褥
褥相关字典
褥[rù]字在结尾的词语
- 拜褥[bài rù]
即拜垫。
- 垫褥[diàn rù]
褥子。
- 席褥[xí rù]
1.亦作“席蓐”。 2.席与褥。泛指铺垫之具。
- 被褥[bèi rù]
被子和褥子;铺盖:那床被褥该拆洗了。
- 茵褥[yīn rù]
1.亦作“茵蓐”。 2.床垫子。 褥垫
- 毛褥[máo rù]
毛毯的别名。
- 罴褥[pí rù]
罴皮褥子。
- 坐褥[zuò rù]
1.放在炕几两侧或其他坐具上的褥子,用厚毡等制成。 2.坐月子。
- 凤褥[fèng rù]
华美的褥垫。
- 柔毫褥[róu háo rù]
神话谓以蛟毫织成的坐卧垫具。
- 条褥[tiáo rù]
长褥子。
- 毡褥[zhān rù]
毡制的褥垫。
- 産褥[chǎn rù]
1.孕妇临产时用的褥垫。 因用以指坐月子。《旧唐书·房孺复传》:“及妻在产蓐三四日,遽令上船即路,数日,妻遇风而卒。”宋 朱端章《卫生家宝产科备要·备产济用方序》:“妇人产褥之事,一有蹉跌,为害不细。”郭沫若《归去来·东平的眉目》:“以我学过医而且自己收生过四五个儿女的人看来,他所描写的产褥情形,便不够真实。”
- 却尘褥[què chén rù]
传说不招灰尘的褥子。
- 皮褥[pí rù]
用毛皮做的垫褥。
- 烦褥[fán rù]
见“烦缛”。
- 产褥[chǎn rù]
1.亦作“产蓐”。 2.孕妇临产时用的褥垫。因用以指坐月子。 3.指产褥热。
- 衾褥[qīn rù]
被子和褥子。泛指卧具。
褥[rù]字在开头的词语
- 褥位[rù wèi]
铺有锦褥的座位。
- 褥草[rù cǎo]
1.一种主要的垫料。 2.垫料的别名。
- 褥单[rù dān]
蒙在褥子上的布。也叫褥单子。 蒙在褥子上的布
- 褥套[rù tào]
出门时装被褥等的布套。反面中间开口,两头各有一个兜儿,可搭在肩上或牲口背上。
- 褥特鼠[rù tè shǔ]
鼠名。
- 褥子[rù zi]
坐卧时的垫具。用棉胎或兽皮等制成。 睡觉时垫在身体下面的东西,用棉花或鸭绒或兽皮或草制成
褥[rù]字在中间的词语
- 卧褥香炉[wò rù xiāng lú]
汉武帝时巧匠丁绶制作的一种香炉﹐可使炉体经常保持平衡﹐便于置之褥中﹐故名。
- 产褥热[chǎn rù rè]
病名。产妇在分娩期或产褥期中,由细菌或病毒侵入生殖器官而引起的全身发热性反应。症状是持续发高烧,下腹部疼痛,阴道流脓血,头痛,呕吐等。 分娩或器械性流产后胎盘位置的感染所致的一种异常情况,其特点为不超过38摄氏度的轻度发热,但可发展成局限性子宫内膜炎,或经子宫壁扩散而发生腹膜炎,或进入血流而产生败血症
- 马褥子[mǎ rù zi]
1.搭在马背上的褥子。 2.方言。指方凳。
- 産褥期[chǎn rù qī]
产妇分娩后到生殖器官恢复常态所需的一段时间。
- 库褥官[kù rù guān]
见“库傉官”。
- 活褥虵[huó rù shé]
见“活褥蛇”。
- 皮褥子[pí rù zi]
用毛皮做里儿的褥子。也叫“皮褥”。 用毛皮做里儿的褥子。也叫“皮褥”
- 产褥期[chǎn rù qī]
产妇分娩后到生殖器官恢复常态所需的一段时间。 由分娩直到子宫恢复到正常大小之间的时间
- 活褥蛇[huó rù shé]
1.亦作“活褥虵”。 2.一种能捕鼠的蛇。
褥[rù]字的成语
- 缠绵床褥[chán mián chuáng rù]
缠绵:纠缠不已,无法解脱。形容身患重病,卧床不起。也指沉溺于男女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