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新华字典>局组词

局相关字典

局[jú]字在开头的词语

  • 局尺[jú chǐ]
      惶惧不安貌。
  • 局境[jú jìng]
      处境。
  • 局促[jú cù]
      ①狭小:房间太~,走动不便。
      ②〈方〉(时间)短促:三天太~,恐怕办不成。
      ③拘谨不自然:~不安。‖也作侷促、跼促。
  • 局蹴[jú cù]
      犹委琐。庸俗不大方。
  • 局力[jú lì]
      度量和才干。
  • 局笮[jú zé]
      1.亦作“局窄”。 2.狭窄;困窘。
  • 局段[jú duàn]
      1.手段;计谋。 2.指文章的谋篇布局。
  • 局趚[jú sù]
      徘徊不前。
  • 局骗[jú piàn]
      设圈套骗人:局骗财物。
  • 局家[jú jiā]
      某些牌戏或赌博中每一局的主持人。
  • 局宇[jú yǔ]
      犹器度。
  • 局署[jú shǔ]
      官署。
  • 局票[jú piào]
      旧时用以召唤妓女的字条。 旧时嫖客唤妓女出来陪伴的票子
  • 局隘[jú ài]
      犹狭隘。
  • 局量[jú liàng]
      〈书〉器量;气度。 器量;度量;气度;气量
  • 局局[jú jú]
      1.笑貌。 2.畏缩貌;拘束貌。 3.狭窄貌。
  • 局体[jú tǐ]
      格局体制。
  • 局蹐[jú jí]
      同‘跼蹐’。
  • 局板[jú bǎn]
      指清同治﹑光绪间各省官书局所刊印的书籍。
  • 局司[jú sī]
      指官衙之主事者。
  • 局蠼[jú qú]
      蜷曲不伸貌。
  • 局身[jú shēn]
      厕身于,身处于。
  • 局蹄[jú tí]
      偏举一足。
  • 局奁[jú lián]
      指匣子。
  • 局分[jú fēn]
      器局,才分。
  • 局束[jú shù]
      窘迫拘束。
  • 局任[jú rèn]
      犹职责,职务。
  • 局格[jú gé]
      犹格局。
  • 局限性[jú xiàn xìng]
      受限制的或受约束的性质。如:它本身受到我们不可逃避的人类局限性制约。
  • 局面[jú miàn]
      ①一个时期内事情的状态:稳定的局面ㄧ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②〈方〉规模:这家商店局面虽不大,货色倒齐全。
  • 局促一隅[jú cù yī yú]
    1. 局敛[jú liǎn]
        约束﹑收敛。
    2. 局鼃[jú wā]
        指井底之蛙。因局促于井底,故名。
    3. 局曲[jú qū]
        卑躬屈膝,惶悚不安。
    4. 局麻[jú má]
        把身体的一部分麻醉(区别于“全麻”)。 把身体的一部分麻醉(区别于“全麻”)
    5. 局地[jú dì]
        局部地区。 局部地区局地天气有变
    6. 局蜷[jú quán]
        艰于行步,举步维艰。
    7. 局钱[jú qián]
        付给侍宴妓女的钱。
    8. 局踀[jú chuò]
        局促,不安貌。
    9. 局足[jú zú]
        1.蜷曲其足。 2.蹻足;举足。喻时间短暂。
    10. 局调[jú diào]
        指文章的格局情调。
    11. 局蹜[jú sù]
        局缩,蜷缩。
    12. 局气[jú qì]
        ∶公平;公正;守规矩;讲道理。如:说话、办事局气着点儿。 〈方〉∶公平;公正;守规矩;讲道理说话、办事局气着点儿
    13. 局躬[jú gōng]
        犹言弯腰曲背。喻惶恐不安。
    14. 局缩[jú suō]
        1.犹狭小。 2.畏缩。 3.退缩;蜷缩。
    15. 局屈[jú qū]
        屈曲。
    16. 局方[jú fāng]
        本指宋太医局所定之药方,后亦泛称一般通用的方剂。
    17. 局数[jú shù]
        局促,不舒展。
    18. 局琐[jú suǒ]
        犹猥琐。
    19. 局顾[jú gù]
        观望不前。
    20. 局部[jú bù]
        一部分;非全体:局部麻醉 ㄧ局部地区有小阵雨。 整体的一部分,不是全体
    21. 局勇[jú yǒng]
        旧时公署的卫兵。
    22. 局节[jú jié]
        指狭隘的礼制法度。
    23. 局域网[jú yù wǎng]
        把小区域范围内的若干电子计算机和数据通信设备直接连接而成的网络。
    24. 局外人[jú wài rén]
        指与某事无关的人:~不得而知。
    25. 局致[jú zhì]
        谓周到缜密。
    26. 局跳[jú tiào]
        跳跃奔窜。
    27. 局碎[jú suì]
        犹狭隘委琐。
    28. 局势[jú shì]
        (政治、军事等)一个时期内的发展情况:~平稳 ㄧ~越来越严重。
    29. 局套[jú tào]
        陈规,俗套。
    30. 局限[jú xiàn]
        限制在某个范围内:局限性ㄧ提倡艰苦朴素,不能只局限在生活问题上。
    31. 局子[jú zi]
        1.旧时指警察局。
    32. 局背[jú bèi]
        驼背。
    33. 局席[jú xí]
        指宴席。
    34. 局断[jú duàn]
        指手段﹑计谋。
    35. 局顿[jú dùn]
        犹颠仆。
    36. 局内人[jú nèi rén]
        原指参加下棋的人,泛指参与其事的人:此事非局内人不得而知。也说局中人。
    37. 局主[jú zhǔ]
        指赌局的主持人。
    38. 局滞[jú zhì]
        1.局限停滞。 2.呆板。
    39. 局定[jú dìng]
        限制;固定。
    40. 局操[jú cāo]
        犹小节。
    41. 局中人[jú zhōng rén]
        局内人。 泛指参与其事、了解内情的人。亦见“局内人”
    42. 局跽[jú jì]
        惶悚不安貌。

    局[jú]字在结尾的词语

    • 谘议局[zī yì jú]
        清政府伪装预备立宪而设立的地方谘议机关。规定该局有讨论本省行政兴革和公债税收等权﹐实际上不能监督地方行政。
    • 京局[jīng jú]
        1.宋时指中央机构各部门,又称百司。 2.指清代铸钱机构宝泉局及宝源局。
    • 弈局[yì jú]
        棋局﹐棋盘。
    • 一局[yī jú]
        1.谓全盘。局,指博戏或棋类的盘面。 2.下棋一次。 3.某些体育项目比赛一次也叫一局。 4.一个官署。 5.同样局势,情况相同。
    • 智局[zhì jú]
        明智与器量。
    • 奇局[qí jú]
        新奇曲折。
    • 善后局[shàn hòu jú]
        清代后期,在有军事的省份中,通常设有处理特殊事务的机构,称善后局。督﹑抚可以不按常规,支款办事。
    • 了局[liǎo jú]
        ①结束;了结:后来呢,你猜怎样了局?ㄧ事情弄得没法了局ㄧ不知何日了局。②解决办法;长久之计:你这病应该赶快治,拖下去不是个了局ㄧ在那儿住下去,终久不是了局。
    • 警察局[jǐng chá jú]
        维护公共秩序、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并拥有行政、司法权力的政府部门。 维护公共秩序、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并拥有行政、司法权力的政府部门
    • 散局[sàn jú]
        谓团体解散。
    • 驿局[yì jú]
        掌管邮传的机构。
    • 迟局[chí jú]
        谓对局比赛时应付缓慢。比喻回答得慢。
    • 吃局[chī jú]
        方言。指宴席。
    • 邮电局[yóu diàn jú]
        办理邮政电信业务的机构。 处理邮政和电信事务的部门
    • 宝源局[bǎo yuán jú]
        明清时管理铸造钱币的官署。元末至正二十一年(公元1361年),朱元璋于应天府设宝源局,掌管铸钱之事。至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在各行省设宝泉局,与宝源局同铸“洪武通宝”钱,并禁止私人铸钱。清承其制,以宝泉局属户部,宝源局属工部。参阅《续文献通考.钱币五》。
    • 计局[jì jú]
        指计省的下属机构。
    • 哄局[hǒng jú]
        骗局。
    • 乐局[lè jú]
        古代管理音乐的机关。
    • 诗局[shī jú]
        为编校﹑刊刻诗集而设立的机构。
    • 路局[lù jú]
        指铁路或公路的管理机构。
    • 中局[zhōng jú]
        围棋﹑象棋术语。指双方布局完成,局势进入变化复杂的激战阶段。 象棋比赛中指棋势发展到中盘的比赛阶段中局频频进攻
    • 器局[qì jú]
        器量;度量。 器量;度量器局方概
    • 电局[diàn jú]
        旧称电报局。
    • 觠局[quán jú]
        蹲伏不伸,匐跧曲身貌。
    • 出局[chū jú]
        1.离官署回家。 2.妓女出外陪酒。 3.钱币铸就后由铸局发行。 棒球比赛中,进攻的球员因被三振、封杀或刺杀而失去继续进攻的权利这次比赛的最后一次出局
    • 踏局[tà jú]
        1.亦作“蹋局”。 2.走绳索杂技动作之一。举起一脚,用一脚踩踏。局,局。
    • 工部局[gōng bù jú]
        1.1840年鸦片战争后,英﹑美﹑日等帝国主义在上海﹑天津等地租界设立的行政机关,是帝国主义执行殖民政策和奴役中国人民的工具。上海工部局成立于1854年。1943年上海﹑天津等地租界由日伪政府接收,工部局之名即不再存在。
    • 厘捐局[lí juān jú]
        见“厘金局”。
    • 置局[zhì jú]
        1.设置官署。 2.设置骗局。
    • 美人局[měi rén jú]
        以美色为诱饵的骗局。
    • 要局[yào jú]
        重要部门。
    • 寒局[hán jú]
        委琐局促,不大方。
    • 当局[dāng jú]
        ①下棋对局,比喻身当其事。②指主管部门:当局尚未表态。
    • 虚局[xū jú]
        犹骗局。
    • 生药局[shēng yào jú]
        药材店。
    • 起局[qǐ jú]
        一局棋的开始部分。
    • 官书局[guān shū jú]
        ①清同治、光绪年间各地官府所设的出版机构。有金陵官书局(江南书局)、浙江官书局等十多家。②清末官办翻译出版机构。1895年清政府把维新派强学会的强学书局改组为官书局,译刻各国政法、商务、工程等书籍。1898年并入京师大学堂。
    • 过局[guò jú]
        往官署理事。
    • 承局[chéng jú]
        1.宋代的低级军职,属殿前司。 2.差役的尊称。 3.清代皇商在各省的承办人。
    • 卑局[bēi jú]
        低矮狭小。
    • 月局[yuè jú]
        风月场。指妓院。
    • 搅局[jiǎo jú]
        扰乱别人安排好的事情。
    • 丹局[dān jú]
        1.赤诚的胸怀。 2.指《洛书》。
    • 困局[kùn jú]
        困难的局面:陷入~。摆脱~。
    • 积善局[jī shàn jú]
        旧时民间组织的办理慈善事业的机构。
    • 败局[bài jú]
        失败的局势。 失败的局面败局已定扭转败局
    • 羁局[jī jú]
        拘束;束缚。
    • 风局[fēng jú]
        风度气质。
    • 救生局[jiù shēng jú]
        旧时负责拯救水上遇难者和打捞尸体的机构。
    • 排局[pái jú]
        1.棋类术语。象棋谓在残局基础上加工编排而成的棋局。棋子不多,而形势惊险,着法引人入胜。 2.围棋谓终局在棋盘上计算胜负。
    • 汤饼局[tāng bǐng jú]
        即汤饼会。
    • 浣衣局[huàn yī jú]
        明代犯罪女子服役洗衣处。
    • 榷场局[què chǎng jú]
        管理榷场事务的官署。
    • 四司六局[sì sī liù jú]
        1.宋代官府贵家设四司六局,为盛大宴会供役。四司指帐设司﹑厨司﹑茶酒司﹑台盘司,六局指果子局﹑蜜煎局﹑菜蔬局﹑油烛局﹑香药局﹑排办局。见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四司六局》﹑宋吴自牧《梦粱录.四司六局筵会假赁》。 2.明代洪武初年定内官之制,凡六局,为尚宫﹑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尚功。尚宫局二人,总司纪﹑司言﹑司簿﹑司闻四司之事;尚仪局一人,总司籍﹑司乐﹑司宾﹑司赞四司之事;尚服局一人,总司宝﹑司衣﹑司仗﹑司饰四司之事;尚食局一人,总司馔﹑司酝﹑司药﹑司供四司之事;尚寝局一人,总司设﹑司舆﹑司苑﹑司灯四司
    • 弓局[gōng jú]
        元官署名,属武备寺。
    • 招商局[zhāo shāng jú]
        轮船招商局的简称。清末设立的中国最早的轮船航运企业。1872年由李鸿章筹办。1873年成立。
    • 战局[zhàn jú]
        战争双方在一定时间﹑一定战区内形成的局势。 战争局势扭转战局
    • 公估局[gōng gū jú]
        清中叶以后各地鉴定宝银的机构。银炉所制宝银﹐须经公估局鉴定﹐于宝银面加批重量成色﹐才能在当地流通。外地流入宝银﹐仍须改铸重估。北京设有官办公估局﹐上海﹑汉口﹑天津等地的都是私人开设﹐收入全靠批费。1933年废两改元后停业。
    • 盐厘总局[yán lí zǒng jú]
        旧时管理盐税的官署。
    • 植局[zhí jú]
        犹颠蹶。
    • 曹局[cáo jú]
        1.官署。 2.分职治事的官吏。
    • 港务局[gǎng wù jú]
        港务局是由地方政府授权,行使港务、航务行政管理和地方海事行政管理职能,主管辖区内港务、航务管理和地方海事事业的部门。
    • 邮便局[yóu biàn jú]
        邮政局的旧称。
    • 揭局[jiē jú]
        结局。
    • 铁局[tiě jú]
        1.古代官署名。掌材木铁炭皮货等物的供应。 2.铁制的锔子。
    • 带局[dài jú]
        旧时谓叫妓女陪饮。
    • 书局[shū jú]
        旧时印书或藏书的机构,后多用于出版社或书店的名称。
    • 款局[kuǎn jú]
        和议的局面。
    • 花局[huā jú]
        有妓女陪侍的酒宴。
    • 捡局[jiǎn jú]
        拘束﹐约束。
    • 耸局[sǒng jú]
        惊惧不进貌。耸﹐通“悚”。
    • 内宝钞局[nèi bǎo chāo jú]
        明代崇祯年间官方设立的督造纸币的机构。
    • 临局[lín jú]
        面对棋局。指下棋。
    • 夜局[yè jú]
        指夜间嫖赌之类的聚会。
    • 捐局[juān jú]
        清代专掌捐纳事务的机关。其在中央者为京捐局,在地方者为外捐局。
    • 鞍子局[ān zǐ jú]
        元代制造鞍具的官办作坊。
    • 情报局[qíng bào jú]
        专门从事收集带有机密性质情况的机构。 专门从事收集带有机密性质情况的机构
    • 玉局[yù jú]
        1.棋盘的美称。 2.道观名,在四川成都。传说李老君曾于此坐局脚玉床讲经,因而得名。 3.苏轼曾任玉局观提举,后人遂以“玉局”称苏轼。
    • 鼓铸局[gǔ zhù jú]
        元代制造钱币的官署。
    • 才局[cái jú]
        才能器局。
    • 体局[tǐ jú]
        1.性格器量;人品。 2.犹局面。
    • 伪局[wěi jú]
        犹骗局。
    • 工业布局[gōng yè bù jú]
        也称“工业配置”。指工业各部门、企业在全国或特定地区范围内的设置和组合状况。工业布局的原则一般有:使工业接近原料、燃料供应基地;使工业接近消费地区;加快落后地区的发展;扬长避短,发挥本地区的优势。合理的工业布局,对于充分合理利用资源,减少不合理运输,促进各地区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 迷魂局[mí hún jú]
        比喻令人迷惑﹑诱人上当的骗局。
    • 税局[shuì jú]
        税务局的简称。
    • 扃局[jiōng jú]
        心胸狭隘,不开朗。
    • 成局[chéng jú]
        1.成功的局面。 2.预定的格局。 3.设局赌博。
    • 镖局[biāo jú]
        保镖的营业机构 。 旧时从事保镖业务的组织,即“镖行”
    • 蜷局[quán jú]
        局曲不伸貌。 蜷曲或弯曲不伸的样子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楚辞.离骚》
    • 危局[wēi jú]
        危险的局势。 危急的局势 力挽危局
    • 炮局[pào jú]
        旧称制造枪炮的工厂或储藏枪炮的场所。
    • 酒局[jiǔ jú]
        1.酒店。 2.旧时亦指饮酒作乐的聚会。
    • 窘局[jiǒng jú]
        困迫。
    • 骰局[tóu jú]
        用骰子进行赌博或游戏的一种集会。
    • 楸玉局[qiū yù jú]
        苍青色玉石制的围棋盘。
    • 大寳局[dà bǎo jú]
        旧称押宝的赌场。
    • 机局[jī jú]
        1.犹言程式格局。 2.局势。 3.旧时称机器制造类的作坊。
    • 支应局[zhī yìng jú]
        清代后期,各省总督﹑巡抚可以就地筹款,应付特殊用途,通常设置支应局,为非正式的财政机构。
    • 五局[wǔ jú]
        唐代内侍省所辖的五个机构:掖廷﹑宫闱﹑奚官﹑内仆﹑内府。
    • 厘局[lí jú]
        旧时管理征收厘金的机关。局下设卡,卡又有分卡﹑巡卡。
    • 厘金局[lí jīn jú]
        1.亦称“厘捐局”。 2.征收厘金的机关。又名厘局。
    • 谳局[yàn jú]
        古代审理案件的机关。
    • 创局[chuàng jú]
        谓前所未有的局势或局面。 清 王韬《变法自强下》:“居今日而论中州大势,固四千年来未有之创局也。”清 夏燮《<中西纪事>后序》:“阳託和戎,阴同让衅,实昧抽薪之计,早貽伏莽之戎,此华洋之变局,亦千古之创局也!”张孝若《立宪运动及谘议局成立》:“谘议局在 中国,本来是破题儿的第一个创局。”
    • 水局[shuǐ jú]
        旧指妓院娼家。
    • 六局[liù jú]
        1.隋殿内省和唐宋殿中省设置尚食﹑尚药﹑尚衣﹑尚舍﹑尚乘(宋为尚酝)﹑尚辇等六局﹐掌宫廷之供奉。参阅《隋书.百官志下》﹑《旧唐书.职官志三》﹑《宋史.职官志四》。 2.隋门下省设城门﹑尚食﹑尚药﹑符玺﹑御府﹑殿内等六局。门下坊设司经﹑宫门﹑内直﹑典膳﹑药藏﹑斋帅等六局。宫内亦增置女官﹐准尚书省﹐设尚宫﹑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尚工六局。参阅《隋书.百官志下》﹑《隋书.后妃传序》。 3.宋代官府贵家置四司六局﹐掌筵席排设。京师街市有此行业﹐以供民户雇用。四司为帐设司﹑厨司﹑茶酒司﹑台盘司;六局为果子局﹑蜜煎
    • 格局[gé jú]
        结构和格式:经济迅速发展,不断打破旧格局,形成新格局ㄧ这篇文章写得很乱,简直不成个格局。
    • 运送局[yùn sòng jú]
        旧时一种代客办理运输手续的机构。
    • 民信局[mín xìn jú]
        1.旧时私人经营的﹐以投递信件﹑包裹﹐办理汇兑等为主要业务的机构。约起源于明代永乐年间﹐流行于沿江﹑沿海及运河沿岸城市。清代道光至光绪年间最盛。1896年清政府正式设置邮政后﹐逐渐淘汰。 2.侨批局的旧称之一。经营华侨附有信件的汇款的行业。
    • 香药局[xiāng yào jú]
        宋代四司六局之一。掌筵席上备办各种香具﹑醒酒汤菜等。
    • 大局[dà jú]
        整体;全面的形势:以大局为重|大局已定。
    • 机器局[jī qì jú]
        清代管理机械工业的官署。
    • 和局[hé jú]
        (下棋或赛球)不分胜负的结果:三盘棋却有两盘是和局。
    • 转局[zhuǎn jú]
        1.古代用符盘进行占卜,谓之“转局”。 2.旧时原已有客人的妓女,转接另一个客人,叫“转局”。
    • 邮政局[yóu zhèng jú]
        邮局。 邮政部门中分管特定地区(如一城市或一区镇)邮务的分部
    • 文报局[wén bào jú]
        即电信局。
    • 糊弄局[hù nong jú]
        〈方〉(糊弄局儿)敷衍蒙混的事情:他马马虎虎拾掇一下就走了,这不是糊弄局吗?
    • 印刷局[yìn shuā jú]
        印刷厂。
    • 知局[zhī jú]
        犹知趣,识相。
    • 猥局[wěi jú]
        浅陋狭隘。
    • 内局[nèi jú]
        制造和供应皇宫中应用物品的机构,大多在皇城内。明朝有八局:兵仗局﹑银作局﹑浣衣局﹑巾帽局﹑针工局﹑内织染局﹑酒醋面局﹑司苑局。
    • 钞局[chāo jú]
        明初户部所设的印钞官署。
    • 全局[quán jú]
        整个的局面。 整个局面影响全局
    • 石首局[shí shǒu jú]
        乐府鼓吹曲名。原名《将进酒》。南朝梁沈约作《梁鼓吹曲》,其第九章首句曰“石首局”,因以为名。
    • 慈幼局[cí yòu jú]
        宋代收养弃婴的机构。
    • 覆局[fù jú]
        《三国志.魏志.王粲传》:“﹝王粲﹞观人围棋﹐局坏﹐粲为覆之。棋者不信﹐以帊盖局﹐使更以他局为之。用相比较﹐不失一道。”后谓棋局乱后﹐重行布棋如旧为“覆局”。亦用以形容聪慧。
    • 机匠局[jī jiàng jú]
        太平天国所设管理织纴人员的机构。
    • 敕局[chì jú]
        宋时内廷承旨撰制法律条例的机构。
    • 识局[shí jú]
        1.识见器量。 2.识得局势﹔知机。
    • 残局[cán jú]
        下到最后阶段的不完整的棋局:窗下覆棋残局在。也指事情发展到最后阶段的破败混乱的局面:面对战争残局,他们一筹莫展。
    • 倦局[juàn jú]
        拳曲;蜷曲。倦,通“蜷”。
    • 开局[kāi jú]
        ①(下棋或赛球)开始:这盘棋刚开局。②(下棋或赛球)开始的阶段:开局打得不太顺手,后来才逐渐占了上风。
    • 踯局[zhí jú]
        1.徘徊不进貌。 2.杜鹃花的别名。
    • 完局[wán jú]
        犹完事。
    • 邮局[yóu jú]
        办理邮政业务的机构。 一建筑物或一建筑物的一部分,其中配备有能够完成邮政部门的全部或局部职能的设备和人员
    • 干局[gàn jú]
        谓办事的才干器局。
    • 拘局[jū jú]
        拘谨。
    • 势局[shì jú]
        即局势。
    • 信局[xìn jú]
        旧时民间代人寄递信件的一种机构。自邮局普遍设立后,逐渐停废。
    • 筹局[chóu jú]
        犹棋局。
    • 软脚局[ruǎn jiǎo jú]
        接风洗尘的宴会。
    • 史局[shǐ jú]
        即史馆。
    • 方局[fāng jú]
        1.指大地。 2.犹圈套﹐迷阵。
    • 棋局[qí jú]
        1.亦作“棊局”。 2.棋盘。古代多指围棋棋盘。 3.指弈棋。 4.指在棋盘上布子的形势。 5.比喻世局。
    • 褊局[biǎn jú]
        狭窄局促。
    • 踡局[quán jú]
        见“踡跼”。
    • 志局[zhì jú]
        志气器量。
    • 水功德局[shuǐ gōng dé jú]
        宋代社会的一种骗局。
    • 收局[shōu jú]
        结局。
    • 意局[yì jú]
        犹气度。
    • 胡弄局[hú nòng jú]
        用骗人的手段敷衍一时。
    • 长局[cháng jú]
        可以长久维持下去的局面。 可以长久维持的局面这样拖着,终久不是长局
    • 石局[shí jú]
        1.石棋盘。 2.元代官名。
    • 分局[fēn jú]
        总局之下分设的办事机构。 如邮局或银行的分支,经常只提供总局或总行的部分服务项目
    • 起功局[qǐ gōng jú]
        谓清点房产。
    • 伏局[fú jú]
        下棋时失败的一方表示服输。
    • 现局[xiàn jú]
        目前的局面。 现时的局面
    • 拐局[guǎi jú]
        拐骗的圈套。
    • 僵局[jiāng jú]
        僵持的局面:陷入僵局ㄧ打破僵局。
    • 赌局[dǔ jú]
        赌博的集会或场所:设赌局。
    • 离局[lí jú]
        远离自己的部属﹔离开职守。
    • 团防局[tuán fáng jú]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地主阶级反动武装的指挥机关。
    • 饮局[yǐn jú]
        酒会,宴会。
    • 边局[biān jú]
        边疆局势。
    • 震局[zhèn jú]
        震惊屈服。
    • 质局[zhì jú]
        指人的性格器识。
    • 邮务局[yóu wù jú]
        邮局的旧称。
    • 骗局[piàn jú]
        使人上当的诡计:别听他的,这完全是一个骗局!

    局[jú]字的成语

    • 不顾大局[bù gù dà jú]
        不考虑整个局面或形势。
    • 闲曹冷局[xián cáo lěng jú]
        无足轻重的清闲的官署。
    • 全局在胸[quán jú zài xiōng]
        对于全盘棋的走法心中有数。比喻对整个形势非常了解。
    • 通观全局[tōng guān quán jú]
        指通盘筹划。 把事情整个地加以考虑、谋划
    • 局天扣地[jú tiān kòu dì]
        悲痛诉说的样子。
    • 终非了局[zhōng fēi liǎo jú]
        了局:结局。终归不是长久之计。
    • 背碑覆局[bèi bēi fù jú]
        看过的碑文能背诵,棋局乱后能复旧。指记忆力强。
    • 局骗拐带[jú piàn guǎi dài]
        诈骗财物,诱拐孩子。
    • 长安棋局[cháng ān qí jú]
        比喻动荡不定的政局。
    • 不识局面[bù shí jú miàn]
        犹不识时务。
    • 已成定局[yǐ chéng dìng jú]
        已经形成确定的不可改变的局面或形势。
    • 陷入僵局[xiàn rù jiāng jú]
        指僵持的局面。
    • 局促不安[jú cù bù ān]
        局促:拘束。形容举止拘束,心中不安。
    • 纯属骗局[chún shǔ piàn jú]
        纯粹是一个骗局。
    • 当局者迷[dāng jú zhě mí]
        迷:糊涂,迷惑。指当事人反而糊涂。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局者指下棋的人,旁观者指观棋的人。比喻当事人因为身处其境而对利害得失考虑太多,看不清形势,而局外人却比较明了我自是、笑别人底,却原来、当局者迷。——宋. 辛弃疾《恋绣衾》
    • 终无了局[zhōng wú liǎo jú]
        了局:结局。终归不是长久之计。
    • 顾全大局[gù quán dà jú]
        指从整体的利益着想,使不遭受损害。 为了照顾全局,不为个人或本单位的利益斤斤计较为了顾全大局,我们放弃自己的方案
    • 局地钥天[jú dì yào tiān]
        指惶恐不安的样子。
    • 将奋足局[jiāng fèn zú jú]
        奋:奋起,指奔跑;局:弯曲。要起身奔跑时,腿脚要先弯曲起来。比喻在大的举动之前,总是要先潜伏收敛。

    局[jú]字在中间的词语

    • 假局子[jiǎ jú zǐ]
        犹圈套。
    • 软局子[ruǎn jú zǐ]
        以款待等手段行骗的骗局。
    • 负局翁[fù jú wēng]
        指负局先生。
    • 玉局翁[yù jú wēng]
        宋苏轼自称。
    • 玉局化[yù jú huà]
        地名。在成都市北。宋代著名道观玉局观设此。
    • 负局生[fù jú shēng]
        指负局先生。
    • 活局子[huó jú zi]
        〈方〉圈套;骗局。
    • 负局先生[fù jú xiān shēng]
        传说中的背负磨镜箱的磨镜人。
    • 负局仙[fù jú xiān]
        指负局先生。
    • 短局促[duǎn jú cù]
        谓时间短促。
    • 制局监[zhì jú jiān]
        官名。南朝齐梁间设置,职掌内府器杖兵役。
    • 玉局观[yù jú guān]
        宋代著名的道观。设于玉局化。在今四川成都市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