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麻黄厚朴汤

麻黄厚朴汤

普济方》卷一六○引《指南方》:麻黄厚朴汤

药方名称麻黄厚朴汤

处方厚朴(制)1两,麻黄(去节)1两,杏仁(去皮尖)1两,橘皮1两,甘草半两,半夏(洗)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脾咳。咳则右胁下痛,引肩背痛,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咳,恶风脉浮。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盏半,加生姜3片,煎至7分,去滓温服。

摘录普济方》卷一六○引《指南方》

圣济总录》卷二十二:麻黄厚朴汤

药方名称麻黄厚朴汤

处方麻黄(去根节,煎掠去沫)1斤,厚朴(去粗皮,锉)半斤,甘草(锉)4两,大黄(锉)4两。

制法上4味生用,为粗末。

功能主治时行憎寒壮热,骨节烦疼,头疼项强。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以水1盏,加生姜3片,葱白2寸,豉20粒,同煎至7分,去滓热服。连服3次,汗出立愈。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二

猜你喜欢

  • 小儿一捻金

    药方名称小儿一捻金处方生大黄槟榔黑丑 白丑各30克朱砂台参各15克 赤金10张制法上药共研细粉,合匀装瓶,净装0.3克,蜡封。功能主治治停乳呕吐,痰涎壅盛。用法用量一岁以下每服0.15克(半瓶),一岁

  • 黄玉膏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黄玉膏药方名称黄玉膏处方大黄5钱,黄柏5钱,黄芩5钱5分,当归5钱5分,栀子5钱5分。功能主治祛热消肿,凉血解毒。主疮疡红肿坚硬,唇角干痛,鼻孔生疮。用法用量用香油16两,将上

  • 参芪补膏

    药方名称参芪补膏处方党参50克黄芪100克当归30克大枣20枚红糖100克制法将前3味药加水煎煮2次,去渣取汁500克;再将大枣文火炖烂取汁及枣泥入药汁,加红糖收膏。功能主治补气补血。适用于气不足之痛

  • 代茶汤

    药方名称代茶汤处方白术1钱5分、麦门冬1钱(去心)。功能主治夏月服之,健脾止渴。主用法用量夏日吃茶水多,必至泄泻。白术补脾燥湿,麦门冬生津止渴也。摘录《摄生众妙方》卷四

  • 乳吮散

    药方名称乳吮散处方枇杷叶7.5克(去毛,炙焦黄色)母丁香7.5克制法上药为细末。功能主治治婴儿吐乳不定。用法用量每服0.3~0.5克,涂乳上吮儿,便止。摘录《小儿卫生总微论》卷十

  • 鸡肉丸

    《名家方选》:鸡肉丸药方名称鸡肉丸处方雌鸡1具(去羽皮骨肠),信石(为末)1钱5分。制法上和调,分而为七,纳土器七枚,固封,以盐泥遍涂器面,乃悉烧之,初以文火,后以武火,须臾下火,细末糊丸。功能主治梅

  • 茯苓前胡汤

    《圣济总录》卷二十五:茯苓前胡汤药方名称茯苓前胡汤处方赤茯苓(去黑心)1两,前胡(去芦头)3分,枳实(锉,麸炒)半两,木香半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半两,甘草(炙)1分。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

  • 利水实脾汤

    药方名称利水实脾汤处方苍术白术茯苓陈皮猪苓泽泻滑石香附抚芎厚朴砂仁各2.4克甘草0.9克功能主治治脾虚生湿,土不制水,面目浮肿,胸满喘急,大便溏泄,小便不利。用法用量上药加生姜3片,灯心20支,水煎,

  • 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

    药方名称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别名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汤、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桂枝新加汤、桂枝芍药人参生姜汤、桂枝加人参芍药新加汤、桂枝芍药人参新加汤、桂枝人参芍药汤、桂枝加芍药人参新加

  • 粉灵砂

    药方名称粉灵砂处方灵砂1两,蚌粉(同炒略变色)2两,丁香49粒,胡椒49粒。制法上为末,生姜自然汁煮半夏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脾痛翻胃。用法用量每服30丸,翻胃,煨生姜汤送下;虚人脾痛,炒盐汤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