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防已汤

防已汤

备急千金要方》卷八:防已汤

药方名称防已汤

处方防己茯苓白术桂心生姜各12克 乌头7枚(去皮,熬令黑)人参6克甘草9克

制法上八味药,叹咀。

功能主治主治历节风,四肢疼痛,如锤煅不可忍。

用法用量以苦酒200毫升,水2升,煮取740毫升,每服160毫升,日三夜一。服后当觉燥热麻痹,神识微觉昏沉;若不觉,再服,以觉乃止。

备注方中乌头为大毒之晶,原方中云:"凡用乌头,皆去皮,熬令黑乃堪用,不然至毒,人宜慎之",临床应用时须严格掌握用量和药后反应,以防中毒。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八

《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三:防已汤

药方名称防已汤

处方防己4.5克 桑白皮赤苓 苏叶各6克木香1.5克

功能主治主治妊娠脾虚,通身浮肿,腹满肠鸣,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三

女科指掌》卷三:防已汤

药方名称防已汤

处方白皮防已茯苓紫苏木香砂仁姜皮

功能主治妊娠子满。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女科指掌》卷三

圣济总录》卷六:防已汤

药方名称防已汤

处方防己(锉)2两,桂(去粗皮)2两,麻黄(去根节,煎,掠去沫,焙干)2两,葛根(锉)2两,甘草(炙,锉)1两,防风(去叉,锉)1两,芍药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中风口噤,颈项筋急,饮食不下,失音不能言者;亦治伤寒失音不能语,口噤。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以水1盏,加生姜半分(切),煎取7分,去滓温服,日3夜1。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

猜你喜欢

  • 点白还黑丹

    药方名称点白还黑丹处方三汁膏1两(生地、桑堪、旱莲草各取汁,三汁共享一盂,入铁锅熬之极干,研末听用),母丁香5钱,没石子5钱,真铅粉5钱(炒)。制法上为末,以瓷器盛之,勿泄气。功能主治乌须。主用法用量

  • 夜交藤粥

    药方名称夜交藤粥处方夜交藤60克粳米50克大枣2枚 白糖适量制法取夜交藤用温水浸泡片刻,加清水500克,煎取药汁约300克,加粳米、白糖、大枣,再加水200克煎至粥稠,盖紧焖5分钟即可。功能主治养血安

  • 莲实粥

    药方名称莲实粥别名莲子粥处方嫩莲实半两(去皮,细切),粳米3合。功能主治健脾和中,益神固精。益耳目聪明,补中强志。止泄痢。除百疾。主用法用量莲子粥(《饮膳正要》卷二)。本方方名,《老老恒言》引作“莲肉

  • 刻欢丹

    药方名称刻欢丹处方真关黄1分,元寸香1分,三梅片1分,闹羊花3分,真蟾酥1分5厘,猪牙皂3分,北细辛2分,灯草灰1钱,真金箔10张,真川芎1分。制法上为极细末,瓷瓶收贮。功能主治一切咽喉急症,痰厥气闭

  • 二芎饼子

    药方名称二芎饼子处方抚芎、川芎、干姜(炮)、藁本(去芦)、苍耳(炒)、天南星(炮,去皮)、防风(去芦)、甘草(炙)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姜汁浸蒸饼为丸,如鸡头子大,捏作饼子,晒干。功能主治清头目,化风

  • 川芎茶

    药方名称川芎茶处方紫苏叶(锉碎)、生姜(锉丝)、鲜川芎梗叶(锉碎。如无,用干川芎亦可)、陈皮、鲜菖蒲(用根,锉丝)各等分。制法作1盒,细茶1盒,于5月5日午时洗干净手收药,与茶拌匀,用厚纸包封,勿令泄

  • 灰草散

    药方名称灰草散处方荔枝壳(微烧存性)、草纸(烧存性)、多年陈茅草(晒干)。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痘溃烂。用法用量掺于烂处,即收水结痂。摘录《种痘新书》卷十二

  • 清经散

    药方名称清经散处方丹皮9克地骨皮15克白芍9克(酒炒)大熟地9克(九蒸)青蒿6克 白茯苓3克黄柏1.5克(盐水浸炒)功能主治治肾中水亏火旺,经行先期量多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傅青主女科》卷上

  • 经验健脾丸

    药方名称经验健脾丸处方党参(去芦)40两,青皮(炒)40两,白术(炒)80两,山楂40两,茯苓80两,石斛40两,橘皮40两,香附(炙)40两,山药80两,神曲(炒)40两,半夏曲(炒)40两,甘草4

  • 茯苓补心汤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茯苓补心汤药方名称茯苓补心汤处方茯苓12克 桂心6克大枣20枚紫石英3克甘草6克人参6克赤小豆9克麦门冬9克制法上8味,哎咀。功能主治治心气不足,善悲愁恚怒,衄血,面黄烦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