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荔核散

荔核散

《得效》卷九:荔核散

药方名称荔核散

处方舶上茴香青皮(全者)、荔枝核各等分。

制法上锉散,去火毒,为末。

功能主治肾大如斗。

用法用量每服2钱,酒下,日3次。不过2剂,除根。

摘录《得效》卷九

普济方》卷二四七引《德生堂方》:荔核散

药方名称荔核散

别名荔枝

处方荔枝核14个(新者,烧存性),沉香1钱,木香1钱,青盐1钱,食盐1钱,八角茴(炒)1钱,小茴香2钱,川楝子肉2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疝气。阴核肿大,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荔枝散(《保命歌括》卷十六)。本方原名荔核丸,据《准绳·类方》改。

摘录普济方》卷二四七引《德生堂方》

猜你喜欢

  • 回春凉膈散

    药方名称回春凉膈散处方连翘1钱2分,黄芩7分,黄连7分,山栀7分,桔梗7分,薄荷7分,当归7分,生地7分,枳壳7分,赤芍7分,甘草7分。功能主治口糜。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

  • 元参化毒饮

    药方名称元参化毒饮处方元参24克麦冬15克(去心)桔梗9克 生甘草4.5克连翘4.5克(去心)升麻4.5克,荆芥穗4.5克 白僵蚕9克(炒)功能主治治发热恶寒,头痛发斑,咽痛口渴,烦躁面赤,或腮颊红肿

  • 断下丸

    《百一选方》卷六:断下丸药方名称断下丸处方神曲(微炒)吴茱萸(绿色者,泡洗七遍)各30克制法上二味,为细末。用米醋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主暴泻。用法用量每服50~100丸,空腹时用米饮送下。摘录《

  • 隔竹煮粥

    药方名称隔竹煮粥处方糯米、白蜡弹子大。功能主治服乳石人咳嗽有血。用法用量以青竹筒1个,入水1升,下米与蜡,密封了口,重汤煮熟。稍热,任意食之。摘录《鸡峰》卷十

  • 加减藿朴夏苓汤

    药方名称加减藿朴夏苓汤处方藿香、川朴花、半夏、茯苓、杏仁、米仁、大豆卷、泽泻、红花。功能主治产后湿温。因胎前湿伏中焦,致产后缠绵不已,状若阴虚发热者。用法用量热重,去豆卷,加葛根、黄芩。摘录《顾氏医径

  • 保和平胃散

    药方名称保和平胃散处方小柴胡汤加竹茹、枳实、藿香、厚朴。功能主治消导和胃止呕。主呕吐有食滞。摘录《伤寒大白》卷二

  • 螺泥丸

    药方名称螺泥丸处方田螺不拘多少制法将田螺放入洗净瓷盆中,用水养之,令吐出泥,用米筛张灰于地上,却将绵纸铺于灰上,去已养田螺,令泥水出澄清,旋去上面清水,却将泥倾于纸上,候泥干调丸,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

  • 长肌丸

    药方名称长肌丸处方胡黄连半两,木香1分,无食子1分,芦荟(研)半分,麝香(研)半分,牛黄(研)半分,黄柏(去粗皮)半分。制法上7味,捣罗4味为末,与3味研者拌匀,滴水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小儿无辜疳

  • 薯蓣散

    药方名称薯蓣散处方薯蓣90克细辛45克秦艽天雄各60克独活桂心山茱萸各75克功能主治治肝肾不足,风邪上侵,头部牵引,目睛疼痛,偏视不明。用法用量上药七味,捣末下筛。每次9克,用酒送服,一日三次。摘录《

  • 含膏丸

    药方名称含膏丸别名含奇丸处方曹州葶苈子1两(纸衬,熬令黑),知母1两,贝母1两。制法上为末,以枣肉半两、别销砂糖1两半,同入药中和为丸,如弹丸大。功能主治咳嗽。用法用量含奇丸(《医学入门》卷七)。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