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茯苓白术汤

茯苓白术汤

医方集解》:茯苓白术汤

药方名称茯苓白术汤

处方茯苓白术各等分。

功能主治心下支饮,常苦眩冒。

摘录医方集解

《易简方》:茯苓白术汤

药方名称茯苓白术汤

处方白术1两,附子1两,甘草半两,茯苓半两,官桂半两。

功能主治冒雨湿着于肌肤,或因汗出浸渍,或因澡浴得病,腰重脚弱,身体烦痛,头眩。

用法用量普济方》本方用法“上(口父)咀,每服四钱,水二盏,生姜七片,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服。”

摘录《易简方》

《三因》卷五:茯苓白术汤

药方名称茯苓白术汤

处方茯苓1两,干姜(炮)1两,甘草(炙)1两,白术1两,桂心1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冒暑毒,加以着湿,或汗未干即浴,皆成暑湿。湿温寒热,头目疼痛,胸满妄言,多汗,两胫逆冷者。

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1盏,煎7分,去滓,食前服。

摘录《三因》卷五

圣济总录》卷二十五:茯苓白术汤

药方名称茯苓白术汤

处方茯苓(去黑皮)1两,白术3分,桂(去粗皮)3分,甘草(炙、锉)半两,芎藭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吐后,心下逆满,松悸不定,起即头眩。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五

《直指》卷三:茯苓白术汤

药方名称茯苓白术汤

处方茯苓干姜(炮)、甘草(炙)、白术、辣桂、苍术(炒)各等分。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中湿,身体痛重。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煎服。

摘录《直指》卷三

猜你喜欢

  • 胡椒半夏丸

    药方名称胡椒半夏丸处方半夏1两,干姜1两,胡椒1分,丁香1分。制法上为细末,生姜自然汁煮薄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虚寒喘嗽,冷痰不止。用法用量每服30丸,细嚼,食后干柿汤送下。摘录《普济方》卷一六

  • 水晶丸

    药方名称水晶丸处方南星半夏滑石益智巴霜功能主治治乳哺失节,水浆停滞,胃肠不得宜行,冷气搏之,结聚成癖。用法用量研末,为丸服。摘录《幼科折衷》卷上

  • 加味天然散

    药方名称加味天然散处方乳香1钱,没药1钱,儿茶1钱,血竭1钱,赤石脂3钱,海螵蛸3钱,冰片1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瘰疬溃后。用法用量加入天然散中用之。冬月,加龙骨、象皮各3钱。摘录《外科十三方考》

  • 五味沙苑酒

    药方名称五味沙苑酒处方枸杞子60g山茱萸30g沙苑子30g菊花60g 生地30g 白酒1500ml炮制将上述药材加工碎,装入纱布袋内,放入干净的器皿中;倒入白酒浸泡,密封;7日后开启,去掉药袋,澄清后

  • 减黄丹

    药方名称减黄丹处方白茯苓5钱,山药5钱,人参3分,白术1钱,芡实5钱,薏仁5钱,菟丝子3钱,车前子1钱,生枣仁1钱。功能主治补肾中之气,利膀胱之水。主女劳疸。其症因女色而成,肾气虚损,四肢酸痛,夜梦惊

  • 决明子散

    《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三:决明子散药方名称决明子散处方决明子地肤子细辛白芷桂心车前子各90克柏子仁60克防风60克(去芦头)川椒120克(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制法上药捣细罗为散。功能主治治视物昏暗,

  • 薏苡仁十二味饮

    药方名称薏苡仁十二味饮别名薏苡仁汤处方薏苡仁1升,葳蕤5两,生麦门冬2两(去心),石膏8两(碎,绵裹),杏仁6两(去尖皮、两仁,碎),乌梅40枚(擘),生姜8两,生犀角屑3两,地骨皮3两,人参2两,竹

  • 杨氏神栢散

    药方名称杨氏神栢散处方栢叶(一握.去枝)葱白(一握.同根)炮制上研如泥,用无灰酒一升,同煎一二十沸。功能主治治中风不省人事,涎潮口噤,言语不出,手足亸曳。用法用量去滓温服,不拘时。如不饮酒,分作四五服

  • 攻毒丸

    药方名称攻毒丸处方有子蜂房(焙干存性)。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豌豆大。功能主治痔漏。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黄酒送下。摘录《回春》卷四

  • 兔肝丸

    药方名称兔肝丸处方兔肝60克(炙微黄)防风23克(去芦头)玄参30克 白茯苓30克羚羊角屑23克人参23克(去芦头)决明子90克车前子30克地骨皮15~23克枳壳15克(麸炒微黄,去瓤)黄耆30克(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