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温脾散

温脾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温脾散

药方名称温脾散

处方诃黎勒皮(炮)、人参,各三分;甘草(炙)一分,白术木香茯苓(去皮)、藿香(去梗)、陈皮(去白)、黄蓍、桔梗,各半两。

炮制上件捣,罗为散。

功能主治治脾胃气不和,腹胁虚胀,不欲乳食,困倦无力,壮热憎寒,并皆疗之。

用法用量三岁儿每服一钱,水一盏,入生姜钱子大片,淮枣一枚,同煎至五分、去滓,温服,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加减。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颅囟经》卷上:温脾散

药方名称温脾散

处方附子干姜甘草(炮,锉)各15克白术30克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温脾止泻。治小儿脾胃虚寒,水泻不止,食乳不消,吃奶频吐。

用法用量空腹时用米饮送下,每次1.5克。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鲜鱼、毒物。

备注本方乃四逆汤加白术而成。方中重用白术健脾运湿;附子干姜温阳逐寒;甘草调和诸药。共奏温阳健脾、祛湿止泻之功。

摘录颅囟经》卷上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四:温脾散

药方名称温脾散

处方人参15克(去芦头)白术15克 诃黎勒皮22克木香15克黄耆15克(锉)白茯苓15克藿香15克 陈橘皮15克(汤浸,去白、瓤,焙)桔梗15克(去芦头)甘草7.5克(炙微赤,锉)

制法上药捣粗罗为散。

功能主治治小儿脾气不和,食少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3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少许、大枣1枚,煎至75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八十四

猜你喜欢

  • 点舌丹

    药方名称点舌丹处方真蟾酥3钱(乳浸),真麝3分,蜈蚣3条(炙,去头足),川山甲3钱(土炒成珠),全蝎1钱,僵蚕(炒去丝)1钱,蝉蜕1钱,明雄黄1钱,朱砂1钱,乳香(枯)5分,没药(枯)5分。制法上为细

  • 蕲艾膏

    药方名称蕲艾膏处方蕲艾5钱,川椒5钱,水粉1两,黄丹3钱,轻粉1钱。制法上为末,熟麻油调膏。功能主治内臁。用法用量隔纸贴之。摘录《医学入门》卷八

  • 夺命独参汤

    药方名称夺命独参汤处方人参(一两)功能主治治伤寒汗下后,终日昏闷,不省人事,发热发渴,似有狂言,一切危急之证宜服此药。服后额上鼻尖有微汗,是其应也。用法用量上作一服,用水一升,煎至七分,去滓温冷,不拘

  • 参苓内托散

    药方名称参苓内托散处方归身1钱,黄耆1钱,川芎1钱,白芍1钱,陈皮1钱,白术1钱,山药1钱,熟地1钱,茯苓1钱,人参1钱,甘草5分,肉桂5分,熟附子5分,牡丹皮5分,地骨皮5分。功能主治鬓疽已成,坚而

  • 六甲散

    药方名称六甲散处方沉香3钱,槟榔3钱,甘草1两,木香1两,恒山1两,龙骨(醋浸,炙)1两,人参1两,白茯苓1两,柴胡(去芦头)1两,青皮(去白)1两,甘松1两,半夏(汤浸7次)1两,藿香(洗净)1两,

  • 蟠桃丸

    药方名称蟠桃丸处方沉香9克木香9克乳香9克(箬上炙)没药9克(箬上炙)琥珀3克或1.5克 白丑(生用,头宋)24克 黑丑(用牙皂煎浓汁浸半日,铺锅底焙,一半生,一半熟,取出研末)24克槟榔30克(一半

  • 加味乌须固齿补肾方

    药方名称加味乌须固齿补肾方处方当归(酒洗)3两,川芎3两,熟地黄3两,川牛膝3两,枸杞子3两,香附子3两,旱莲草3两,胡桐律3两,牙皂角3两,荆芥穗3两,细辛3两,青盐6两。制法上为细末,用粳米1升半

  • 益母草流浸膏

    药方名称益母草流浸膏来源为益母草制成的流浸膏。性状为棕褐色的液体;味微苦。炮制取益母草1000g,切碎,加水煎煮三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约500ml,放冷,加入等量的乙醇,搅匀,静置,沉淀,滤

  • 搜风汤

    药方名称搜风汤处方防风18克 真辽人参12克(另炖同服。如无,可用野台参21克代之。高丽参不宜用)清半夏9克 生石膏24克僵蚕6克柿霜饼15克(冲服)麝香0.3克(药汁送服)功能主治祛风通络,清热涤痰

  • 大掌中金

    药方名称大掌中金处方大绵附1个,生姜自然汁1碗,母丁香1个。制法以姜汁煮绵附,煮干为度,同母丁香为末。功能主治翻胃,服水药不得者。用法用量以少许安掌中舐吃。摘录《得效》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