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洞天酥香膏

洞天酥香膏

药方名称洞天酥香膏

处方当归酒熟地杜仲制苁蓉 炙黄耆天冬麦冬五味子高丽参 怀牛膝鹿茸杏仁蛇床子酒川断 紫霄花 盐菟丝虎胫骨谷精草香附酒生地 制远志制山甲木鳖子男子头发(洗净)各15克 大蛤蚧1对

制法上药二十五味,如法炮制,锉碎,用香麻油1.2升,同药入铜锅内,用桑枝火熬枯去滓,再熬至滴水成珠,俟热气尽,再入下药:水飞松香120克,花龙骨9克,母丁香9克,当门子9克,水飞黄丹30克,赤石脂9克,制乳没9克,瑶桂15克,腰黄9克,沉香9克,倭硫黄9克,大土膏(即鸦片原膏)9克,木香9克,蟾酥9克,阳起石9克。上药共研细末,用桑、槐、柳条不住手搅匀,盛瓷罐内,浸井水中或水缸中七日夜,出尽火气方可用。

功能主治补肝肾,益气血,壮筋骨,通经络。主五劳七伤,淋泻痞证,无痰气喘,瘫痪。

用法用量以布缎摊膏,计重9克,衰弱者倍之。摊膏时将铜器或瓷杯取滚水化糯米糊涂布缎为妙。药七十天—换。常贴脐上或命门。

摘录《千金珍秘方选》

猜你喜欢

  • 加味祛邪补气散

    药方名称加味祛邪补气散处方诃子、豆蔻、浙贝、花粉、硼砂、麦冬、乌梅、白芷、首乌、僵蚕、丁香、芡实、紫河车、莲肉(为引)。功能主治阴寒不和,脾气不收,吐泻并作。摘录《痘疹会通》卷三

  • 大黄耆汤

    《三因》卷八:大黄耆汤药方名称大黄耆汤处方黄耆3两,桂心3两,巴戟(去心)3两,石斛(酒浸)3两,泽泻3两,茯苓3两,干姜(炮)3两,防风2两,独活2两,人参2两,天雄(炮,去皮脐)1两,芍药1两,附

  • 地黄金粉散

    药方名称地黄金粉散别名地黄汤、生地黄汤处方地黄半斤(取自然汁),飞罗面4两。制法同调成糊,摊于漆盘内,候干取下为末。功能主治虚劳吐血,消瘦;肾气虚弱。用法用量地黄汤(《鸡峰》卷九)、生地黄汤(《普济方

  • 温中降气丸

    药方名称温中降气丸处方附子(去皮脐.切作半枣大.称一两.用生姜自然汁半升.银石器内慢火煮.姜汁尽为度.薄切.焙)、干生姜(二两.去皮)。白术、人参、陈皮(去白)、神曲(炒黄)、半夏(汤洗七次)、白附子

  • 姜葱膏

    药方名称姜葱膏处方生姜1斤(取自然汁)4两,葱汁4两。制法共煎成膏,入牛胶少许,麝香1分,摊布上。功能主治流痰痉痛,不红不肿,皮肉冰冷。用法用量贴。摘录《梅氏验方新编》卷七

  • 槲皮汤

    《圣济总录》卷一六六:槲皮汤药方名称槲皮汤处方槲皮1.8升(细切)功能主治治产后乳痈,发热肿痛。用法用量上一味,以水6升,煮取4.2升,通手便洗,不拘时,频暖洗之。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六《卫生总微》

  • 甘松汤

    药方名称甘松汤处方荷叶心、藁本、甘松。功能主治收湿拔毒。主湿脚气。用法用量煎汤。洗之。摘录《普济方》卷二四二

  • 国老散

    《幼幼新书》卷二十引《聚宝方》:国老散药方名称国老散处方甘草(炙)银柴胡秦艽大乌梅肉(焙干)各60克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治小儿骨蒸热久,三焦壅滞,不思饮食。用法用量每次1~2克,食后热汤点服。注意服

  • 调气汤

    《审视瑶函》卷五:调气汤药方名称调气汤处方白芍药1钱,陈皮1钱,生地黄1钱,黄柏(盐水炒)1钱,香附子(醋制)1钱,知母(盐水炒)1钱,当归身1钱,枳亮8分,白茯苓8分,甘草(用生梢)5分。制法上锉碎

  • 大风丸

    《医学入门》卷八:大风丸药方名称大风丸处方大风子肉半斤,荆芥1两半,当归1两半,苦参1两半,羌活1两,独活1两,防风1两,蝉蜕1两,全蝎1两。制法上为末,用大风子壳煮汁,和晚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