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桂苓五味甘草汤

桂苓五味甘草汤

药方名称桂苓五味甘草汤

别名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茯苓桂心甘草五味子汤、茯苓五味子汤、苓桂味甘汤、苓桂五味甘草汤、桂苓甘草五味汤

处方茯苓4两,桂枝4两(去皮),甘草3两(炙),五味子半升。

功能主治青龙汤下已,多唾口燥,寸脉沉,尺脉微,手足厥逆,气从小腹上冲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热如醉状,因复下流阴股,小便难,时复冒者。

用法用量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原书同卷)、茯苓桂心甘草五味子汤(《千金》卷十八)、茯苓五味子汤(《三因》卷十三)、苓桂味甘汤(《普济方》卷一四○)、苓桂五味甘草汤(《类聚方》)、桂苓甘草五味汤(《血证论》卷八)。本方方名,《医学纲目》引作“茯苓桂枝五味子甘草汤”。

注意海藻菘菜、生葱。

各家论述金匮要略心典》服青龙已,冲气不归,而仍上逆也。茯苓桂枝,能抑冲气,使之下行;然逆气非敛不降,放以五味之酸敛其气;土厚则阴火自伏,故以甘草之甘补其中也。

临床应用①冲气上逆(《上海中医药杂志》1984;6:31):陈某,女,4O岁,1979年10月26日来诊,因情志因素致阵发性脐下悸已8个月,每日发作3-5次,发作时自觉从少腹有气上冲、胸闷喉痒,唇麻齿抖,语言不利,面色潮红,并有冷气下行,足冷腿软,步履困难,近1月来症状加重,头痛畏光,视力减退,发作完毕,一切如常,苔薄白,脉滑数有力。冲气上逆,治拟平冲降气,桂苓五甘汤主之。茯苓桂枝各12g,甘草9g,五味子24g,共服21剂,诸证消失,随访2年,未复发。②气厥(癔病)(《上海中医药杂志》1984;6:31):范某,女,60岁,每因生气出现脐下悸,惊恐气短,四肢发冷,遂即昏倒,小便失禁,甚时每日发作5-6次,历时半年余,西医诊断为癔病,苔薄白,脉滑数有力,辨证为气机逆乱,蒙蔽清窍,发为气厥。方用茯苓桂枝各12g,甘草9g,五味子24g,服6剂后,除略有心悸外,余证悉平,继服24剂病告痊愈,随访无恙。

摘录《金匮》卷中

猜你喜欢

  • 黄甲丸

    药方名称黄甲丸处方朱砂30克阿魏30克槟榔30克 山甲30克(酥炙炒)雄黄15克木香15克制法上为细末,泡黑豆去皮,捣成泥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疟母成块,久不能愈。用法用量每服50丸,用淡姜汤送

  • 清上散

    药方名称清上散处方川郁金甘草北桔梗天花粉干葛薄荷叶各等分功能主治治小儿胎热,眼睛肿赤,粪色稠黄,肚热啼哭,及身上红肿;或头顶生疮疖,耳出脓汁。用法用量上为末,入蜜拌匀。白开水送下0.9~3克。再用艾叶

  • 加减益气汤

    《寿世保元》卷五:加减益气汤药方名称加减益气汤处方黄耆(蜜炒)1钱,人参1钱,白术(去芦)1钱,陈皮1钱,当归1钱,升麻5分,柴胡5分,木香5分,香附7分,青皮(去瓤)7分,川芎7分,桂枝3分,甘草3

  • 提毒散

    药方名称提毒散处方石膏(煅)105克红粉4.5克 章丹12克冰片3.6克制法上四味,同研为极细粉,过罗装瓶。功能主治化腐生肌,解毒止痛。治疖子、疮疡、肿毒溃烂,破流脓血,久不收口。用法用量每次用3克,

  • 四妙散

    药方名称四妙散处方威灵仙(酒浸)15克 羊角灰9克白芥子3克苍耳(一云苍术)4.5克制法上药研末。功能主治治痛风走注。用法用量每服3克,水煎去滓,用生姜1大片擂汁,入汤调服。摘录《丹溪心法》卷四

  • 白术丁香散

    药方名称白术丁香散处方丁香3钱,白术3钱,舶上硫黄3钱,肉豆蔻3钱,人参2钱,桂府滑石2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大人、小儿吐利不止,烦渴,小便少。用法用量大人每服2钱,小儿1钱,食前温米饮调下。摘录《

  • 平安丸

    药方名称平安丸处方公丁香广陈皮神曲枳实草果木香茯苓山楂元胡砂仁沉香麦芽肉果白术槟榔青皮香附蔻仁 母丁香各300克制法上药共轧细面,炼蜜为大丸,重6克,蜡皮封固。功能主治理气和中,健脾消痞。治胃脘疼痛,

  • 双黄连栓(小儿消炎栓)

    药方名称双黄连栓(小儿消炎栓)处方金银花2500g黄芩2500g连翘5000g性状为棕色或深棕色的栓剂。炮制以上三味,黄芩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三次各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

  • 红香粉

    药方名称红香粉处方红粉5g,冰片4g,薄荷脑37g,香脂100g。制法将红粉分为两等分,分别加入冰片及薄荷脑中,研细;把冰片、红粉加入香脂后,再加入薄荷脑、红粉,搅匀即成。功能主治酒渣鼻。用法用量外用

  • 风卷云

    药方名称风卷云处方夜明砂1两,蝉蜕(俱洗净)1两,谷精草(去根)5钱,密蒙花(酒洗)5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痘在眼中。用法用量作2服,用猪肝切开,入药扎好煮熟,取肝并汤食之。摘录《慈幼新书》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