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桂枝加黄耆汤

桂枝加黄耆汤

金匮要略》卷中:桂枝加黄耆汤

药方名称桂枝加黄耆汤

处方桂枝芍药甘草各6克生姜9克大枣12枚黄耆6克

功能主治治黄汗,两胫自冷,腰以上有汗,腰髋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状,剧则不能食,身疼重,烦躁,小便不利,黄疽脉浮,有表虚症状者。

用法用量上六味,以水800毫升,煮取300毫升,温服100毫升。须臾饮热稀粥约200毫升,以助药力,温覆取微汗,若不汗更服。

摘录金匮要略》卷中

《金匮》卷中:桂枝加黄耆汤

药方名称桂枝加黄耆汤

别名桂枝黄耆五两汤

处方桂枝2两,芍药2两,甘草2两,生姜3两,大枣12枚,黄耆2两。

功能主治助阳散邪,以发郁阻之湿。主黄汗之病,两胫自冷。若身重,汗出已辄轻者,久久必身瞤,瞤即胸中痛,又从腰以上必汗出,下无汗,腰髋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状,剧者不能食,身疼重,烦躁,小便不利。黄疸,脉浮,而腹中和者。

用法用量桂枝黄耆五两汤(《三因》卷十)。《三因》本方用:桂枝(去皮)、芍药各三两,甘草二两(炙),黄耆五两。为散,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加生姜五片,大枣三枚,煎七分,去滓温服。

各家论述①《医方考》:客者除之,故用桂枝之辛甘,以解肌表之邪;泄者收之,故用芍药之酸寒,以敛营中之液;虚以受邪,故用黄耆之甘温,以实在表之气;辛甘发散为阳,故生姜甘草可为桂枝之佐;乃大枣者,和胆益胃之物也。②《医门法律》:用桂枝全方,啜热粥助其得汗,加黄耆固卫。以其发热,且兼自汗、盗汗,发热故用桂枝,多汗故加黄耆也。其发汗已仍发热,邪去不尽,势必从表解之。汗出辄轻,身不重也;久久身瞤胸中痛,又以过汗而伤其卫外之阳,并胸中之阳也;腰以上有汗,腰以下无汗,阳通而阴不通也,上下痞隔,更宜黄耆固阳,桂枝通阴矣。③《金匮要略方义》:以桂枝汤微解其表,和其营卫,使在表之湿随汗而解。表盛之人,虽取微汗,犹恐重伤其表,故少佐黄耆以实表,使之汗不伤正,补不留邪,此正为寓补于散,扶正祛邪之妙用。同时,黄耆桂枝生姜配伍,尤有化气行水之功。然黄耆固表,有碍桂枝之发散,故服后需饮热粥以助药力。其治黄疸者,因黄疸亦属湿郁之证,故其表虚者,亦一并主之。

临床应用虚黄《静香楼医案》:面目身体悉黄,而中无痞闷,小便自利,此仲景所谓虚黄也,即以仲景法治之。桂枝黄耆白芍茯苓生姜、炙草、大枣

摘录《金匮》卷中

猜你喜欢

  • 定痛活络丹

    药方名称定痛活络丹处方苍术(米泔浸洗干净)1两,酒黄柏1两,防己5钱,威灵仙5钱,川乌(煨)5钱,乳香4钱,酒红花4钱,芍药(炒)1两,羌活(炒)1两,当归7钱,白术7钱。制法上为末,酒为丸,如梧桐子

  • 地榆膏

    药方名称地榆膏处方地榆1斤。功能主治涩血。主赤白带下骨立者。用法用量用水3升,煎至1半,去滓再煎如稠饧,空心服3合,1日2次。各家论述《简明中医妇科学》:地榆凉血涩血,血自归经,安有赤白注溢之患哉。摘

  • 庚字化霉丸

    药方名称庚字化霉丸处方蝉蜕(炒去沙土)2钱,川山甲(炙)2钱,川贝母2钱,钟乳石(须择湖广产者,长大色白;用天葵、甘草水煮1日,研万遍。色杂性坚者不用)1钱,生牛乳1钱,郁金2钱,牛黄4分5厘,木香1

  • 五味清浊散

    药方名称五味清浊散处方石榴400g红花200g豆蔻50g肉桂50g荜茇50g来源系蒙古族验方。性状为黄棕色的粉末;气香,味酸、辛、微涩。炮制上五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即得。功能主治开郁消食,暖胃

  • 助胃膏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助胃膏药方名称助胃膏处方白豆蔻仁、肉豆蔻(煨)、丁香、人参、木香,各一两;白茯苓(去皮)、官桂(去粗皮)、白术、藿香(叶)、缩砂仁、甘草(炙),各二两;橘红(去白)

  • 黄连败毒散

    《痘疹会通》卷四:黄连败毒散药方名称黄连败毒散处方栀子(炒)、连翘、当归、川芎、黄芩、生地、防风、荆芥、牛蒡子、北柴胡、甘草、赤芍。功能主治痘疹收靥发热痈毒。摘录《痘疹会通》卷四《异授眼科》:黄连败毒

  • 玄参丸

    药方名称玄参丸处方玄参天门冬(去心,焙)麦门冬(去心,焙)各30克制法上三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滋阴降火。治阴虚火旺,口舌生疮,延久不愈者。用法用量每以绵裹一丸,含化咽津。摘录《圣

  • 葱白益母汤

    药方名称葱白益母汤处方益母草5钱,葱头3钱。功能主治难产。用法用量上用纹银1锭,重4两,水2碗,煎1碗。服之即生。摘录《胎产心法》卷中

  • 安嘈汤

    药方名称安嘈汤处方栀仁、川连(炒)、苍术、陈皮、法半夏、香附、甘草。功能主治痰因火动,嘈杂不宁。用法用量水煎服。若久不愈,加当归、山药。摘录《医钞类编》卷十

  • 集灵胶

    药方名称集灵胶处方天冬、麦冬、生地、熟地、玄参、桔梗、甘草。功能主治虚劳内热骨蒸。用法用量白蜜5斤收胶。摘录《理虚元鉴》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