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柴胡桂枝干姜汤

柴胡桂枝干姜汤

伤寒论》:柴胡桂枝干姜汤

药方名称柴胡桂枝干姜汤

别名柴胡桂姜汤(《金匮要略》卷上)。

处方柴胡24克桂枝9克干姜3克栝楼根12克黄芩9克牡蛎6克(熬)甘草6克(炙)

功能主治和解散寒,生津敛阴。主伤寒少阳证,往来寒热,寒重热轻,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心烦;牡疟寒多热少,或但寒不热。

用法用量以水1.2升,煮取600毫升,去滓,再煎取300毫升,温服150毫升,日二服。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愈。

摘录伤寒论

四圣心源》卷七:柴胡桂枝干姜汤

药方名称柴胡桂枝干姜汤

处方柴胡3钱,甘草2钱,人参1钱,茯苓3钱,桂枝3钱,干姜3钱。

功能主治牡疟。寒多热少,或但寒不热。

用法用量煎大半杯,热服,覆衣。

摘录四圣心源》卷七

伤寒大白》卷一:柴胡桂枝干姜汤

药方名称柴胡桂枝干姜汤

处方柴胡桂枝黄芩、广皮、甘草人参、芍药、干姜半夏

功能主治太阳中风,兼少阳寒热;少阳症兼见太阳,小便不利。

摘录伤寒大白》卷一

猜你喜欢

  • 备急如圣散

    药方名称备急如圣散别名如圣散(《杂类名方》)。处方雄黄(研,生用)白矾(飞)藜芦(厚者,去皮用仁,生用)猪牙皂角(去皮、弦>各等分制法上药共研为末。功能主治主时气缠喉风,咽喉闭塞,水谷不下,牙关

  • 正阳散

    药方名称正阳散处方附子30克(炮裂,去皮、脐)皂荚1挺(去皮,涂酥,炙令黄色,去子)干姜7.5克(炮裂,锉)甘草7.5克(炙微赤,锉)麝香3克(细研入)制法上药捣细罗为散。功能主治治阴毒伤寒,面青,张

  • 快斑饮

    药方名称快斑饮处方麻黄(去节存根)1两半(略以酒浸透一宿,焙干),红色曲半两,薄桂(去粗皮)3钱,甘草3钱。制法上锉,焙,为末。功能主治痘疮出不快。用法用量每服1钱,用温白汤调服,不拘时候。摘录《活幼

  • 接骨秘方

    药方名称接骨秘方别名七厘散处方乳香2钱(去油),没药2钱(去油),血竭3钱,猴姜3钱(去毛),硼砂2钱,熟军2钱,自然铜2钱(醋煅,淬7次),当归3钱(酒洗),土鳖虫5钱(制),半两钱(如不能得,以开

  • 加减生地黄汤

    药方名称加减生地黄汤处方生地5钱,川牛膝2钱,粉丹皮1钱5分,麦冬3钱,煅牡蛎1钱,煅龙骨1钱,黑山栀1钱5分,丹参3钱,元参3钱,白芍3钱,真郁金1钱5分,三七1钱5分,荷叶2钱。功能主治因热症吐血

  • 鸡肺散

    药方名称鸡肺散处方雄鸡1只(1斤3-4两者。取其搭脊脊血1块,即名鸡肺,将肺同后药共研烂),辰砂3分(研细),冰片3厘(研细)。制法上共研细如膏,用无灰酒炖滚搅匀。功能主治疳疾眼,生白膜白翳。用法用量

  • 艾姜汤

    药方名称艾姜汤处方艾叶1握,黑豆100粒。功能主治大便下脓血。用法用量新水1大盏,煎至6分,入生姜汁3大匙,稍热服。摘录《直指》卷二十六

  • 下甲丸

    药方名称下甲丸处方下甲(即龟版)150克 侧柏45克香附90克制法上药为末,姜汁浸地黄膏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阴虚气滞,胸闷发热。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时用白汤送下。摘录《医学人门》卷七引丹溪

  • 启宫丸

    药方名称启宫丸处方芎藭白术半夏曲香附各30克茯苓神曲各15克橘红甘草各3克制法上药研末,以粥为丸。功能主治治妇人体肥痰盛,子宫脂满,不能孕育者。(不孕)用法用量每次用白开水冲服10克。摘录《医方集解》

  • 宝灵散

    药方名称宝灵散处方当归2两(酒洗),黄连4两(用,吴茱萸1两煎汤、浸),白芍2两(炒),白术1两(土炒),山楂肉1两,石莲子1两,苍术1两(米泔水浸,炒),枳壳3钱(炒),麦芽1两(炒),神曲1两(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