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柏竹沥膏

柏竹沥膏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六:柏竹沥膏

药方名称柏竹沥膏

别名慈竹沥膏(《秘传眼科龙木论》卷七)。

处方慈竹1段(去两头节)黄柏(去粗皮,刮细者,满填竹内)

制法用砖对立,置竹砖上,两头各安净碗,以干竹火,烧令沥出,尽收之。

功能主治治赤眼障翳。

用法用量以钗股铜箸蘸药点眼。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六

《三因》卷十六:柏竹沥膏

药方名称柏竹沥膏

处方慈竹1段(去两头节)、黄柏(去粗皮,刮细者,满填竹内)。

制法用砖对立,置竹砖上,两头各安净碗,以干竹火烧令沥出,尽收之。

功能主治赤眼障翳。

用法用量以钗股铜筷点。

摘录《三因》卷十六

猜你喜欢

  • 苏脾散

    药方名称苏脾散处方良姜9克 缩砂30克(去壳)陈皮24克(去生白)白术15克甘草30克草果15克(去壳)京三棱15克苍术15克制法上药研细末。功能主治温中祛寒,健脾消积。治脾胃虚弱,多食冷物,胸隔不快

  • 白凤散

    药方名称白凤散处方鸡子1个(打1孔,去黄留白),矿石灰2钱(入鸡子内)。制法鸡子用纸封口,外用盐泥封固,火煅通红,去泥,碾为细末。功能主治脓窠疮。用法用量茶油调搽。摘录《医宗说约》卷六

  • 乌龙丹

    药方名称乌龙丹处方真川乌(生,去皮、脐)好五灵脂各60克制法上药研末,入脑、麝1.5克同研,滴水为丸,如小弹子大,阴干。功能主治治诸风瘫痪,口眼歪斜,语言謇涩。用法用量每服1丸,先用姜汁研开,次用好酒

  • 加味三白丹

    药方名称加味三白丹处方三白丹加滴乳石1两,天灵盖2两。制法上药以瓷碗合定封固,文火煅,出火毒。功能主治元气虚寒人之梅疮结毒。用法用量每服3分,入飞面3钱,壮者分3服,中者分5服,羸者分7服。每日以土茯

  • 柴桂汤

    药方名称柴桂汤处方柴胡1钱,桂枝3分,花粉5分,牡蛎2分,炮姜2分,炙草2分。功能主治妇人热病,经来寒热如疟,狂妄。用法用量水煎服。汗出愈。摘录《嵩崖尊生》卷十二

  • 天门冬饮

    药方名称天门冬饮处方天门冬紫菀茸知母(去毛,酒洗)桑白皮(蜜炙)各3克五味子桔梗(去芦)各1.5克功能主治治妊娠外感风寒,咳嗽不已,谓之子嗽。用法用量上药细切,作一服。用水230毫升,煎至150毫升。

  • 丹参煮散

    药方名称丹参煮散别名丹参散处方丹参3两,芎?2两,杜仲2两,续断2两,地骨皮2两,当归1两18铢,通草1两18铢,干地黄1两18铢,麦门冬1两18铢,升麻1两18铢,禹余粮1两18铢,麻黄1两18铢,

  • 豆蔻香连圆

    药方名称豆蔻香连圆处方黄连(去须.微炒)三分,肉豆蔻仁二枚,丁香一分,木香、诃黎勒(炮.去核),各半两。炮制上捣罗为末,以粟米粥和圆黍米大。功能主治治小儿乳食不节,肠胃虚弱,冷热之气客于肠间,下赤白痢

  • 加味归芍汤

    药方名称加味归芍汤处方当归1两,白芍1两,生地5钱,麦冬5钱,天花粉2钱,炒栀子2钱。功能主治肝血不足,肝燥而气逆,稍逢拂意之事,便觉怒气填胸,不能自遣,嗔恼不已。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十

  • 加味连翘升麻汤

    药方名称加味连翘升麻汤处方连翘(去心,酒洗)、升麻(切,酒洗)、葛根(切)、桔梗(泔浸)、赤芍草梢、酒芩、酒栀子、木通(酒洗)、牛蒡(酒淘,炒,研)、白滑石(暑用)、麦冬(去心)。制法上锉。功能主治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