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归耆汤

归耆汤

医学入门》卷七:归耆汤

药方名称归耆汤

处方当归1钱,黄耆5钱。

功能主治虚火上攻头目,浑身胸背发热。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学入门》卷七

《活幼心法》卷终:归耆汤

药方名称归耆汤

处方当归身5钱,蜜炙黄耆3钱,酸枣仁(炒,研)2钱。

功能主治痘疮浆足,身凉而汗不止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活幼心法》卷终

《医方类聚》卷一七五引《修月鲁般经》:归耆汤

药方名称归耆汤

处方黄耆1两,当归1两,瓜蒌1两,甘草1两,皂角刺1两。

功能主治痈疽无头,但肿痛。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3钱,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入乳香酒,再煎服。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七五引《修月鲁般经》

济阴纲目》卷九:归耆汤

药方名称归耆汤

处方黄耆1两,当归(焙)1两,糯米1合。

功能主治妊娠下痢腹痛,小便涩滞。

用法用量上切细。分4服,水煎服。

摘录济阴纲目》卷九

《种痘新书》卷八:归耆汤

药方名称归耆汤

处方黄耆(炙)2钱,当归1钱,枣仁1钱,炙草4分,麦曲8分,白术8分,茯苓8分。

功能主治固肌秘腠。主痘疹当靥之时,身凉而汗不止属表虚者。

摘录《种痘新书》卷八

《叶氏女科》卷三:归耆汤

药方名称归耆汤

处方当归1两,黄耆5钱,川芎3钱,益母草2钱,枳壳(麸炒)1钱。

功能主治保产。主难产。

用法用量水1钟半,煎7分服。

摘录《叶氏女科》卷三

《诚书》卷十一:归耆汤

药方名称归耆汤

处方黄耆(炙)1两,当归5钱(酒焙),白芍药5钱,川芎5钱,甘草(炙)3钱。

功能主治伤食,痿黄,洞泄,并痘后目。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诚书》卷十一

猜你喜欢

  • 参耆汤

    《朱氏集验方》卷二引《梁氏总要方》:参耆汤药方名称参耆汤处方人参桔梗天花粉甘草各30克白芍药 绵黄耆(盐汤浸)各60克 白茯苓北五味各45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主消渴。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0

  • 防已汤

    《备急千金要方》卷八:防已汤药方名称防已汤处方防己茯苓白术桂心生姜各12克 乌头7枚(去皮,熬令黑)人参6克甘草9克制法上八味药,叹咀。功能主治主治历节风,四肢疼痛,如锤煅不可忍。用法用量以苦酒200

  • 黄耆六一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黄耆六一汤药方名称黄耆六一汤别名黄耆汤(《普济方》卷二二九)。处方黄耆(去芦,蜜炙)180克甘草30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补气生津。治诸虚不足,肢体劳倦,胸中烦悸,唇口干燥

  • 定喘散

    药方名称定喘散处方枯黄芩5钱,橘红5钱,枇杷叶5钱,青黛3钱,苏子3钱,甘草3钱,胆南星5钱,川贝母7钱,花粉7钱,桑皮7钱,杏仁7钱,前胡7钱,款冬花7钱。制法上为极细末。功能主治清肺定喘,除痰解热

  • 调中五参丸

    药方名称调中五参丸处方人参1两,丹参1两,沙参1两,苦参1两,玄参1两,防风1两,蜀椒(去目闭口者)1两,附子(炮去皮)半两,干姜半两,葶苈1合(熬),大黄4两(蒸大黄于5升米下,及热切之,日晒干),

  • 臁疮方

    药方名称臁疮方处方松香1两,轻粉3钱,乳香5钱,细茶5钱。制法共打成膏。功能主治臁疮。用法用量先将葱头、花椒煎浓汤,熏洗净,用布摊膏,厚贴患处,以绢缚定,黄水流尽,烂肉生肌。摘录《广笔记》卷三

  • 川连散

    药方名称川连散处方宣连。制法上为细末,浆水调成饼,摊于碗面上,内用艾及川甲3片,烧烟覆碗,熏成黑色再取下,如是者5次,以黄连饼黑色为度,地上出烟毒,再研细。功能主治下部注疮。用法用量先用黄柏、藿香、茵

  • 龙脑鸡苏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龙脑鸡苏丸药方名称龙脑鸡苏丸处方柴胡(要真银川者)60克(锉,同木通以沸汤100毫升浸一二宿,绞汁后入膏)木通(锉,同柴胡浸)阿胶(炒微燥)蒲黄(真者,微炒)人参各60克麦门

  • 神保丸

    药方名称神保丸别名遇仙丹(《医学集成》卷三)。处方木香0.3克胡椒0.3克巴豆10枚(去皮、心,研)干蝎1枚制法上药以汤释蒸饼为丸,如麻子大,朱砂为衣。功能主治治心膈痛,腹痛,胁下痛,气喘,气噎,大便

  • 拔疔红膏

    药方名称拔疔红膏处方银朱3钱(水飞,晒干),蓖麻仁2钱,嫩松香5钱,黄丹1钱(晒干),轻粉5分。制法上捣为膏。功能主治拔疔。主疔疮、无名肿毒,已成脓或未成脓,已溃或未溃。用法用量以银针将疔头挑破,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