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小儿感冒颗粒

小儿感冒颗粒

药方名称小儿感冒颗粒

处方广藿香75g菊花75g连翘75g大青叶125g板蓝根75g地黄75g地骨皮75g白薇75g薄荷50g石膏125g

性状为浅棕色的颗粒;味甜、微苦。

炮制以上十味,地黄白薇地骨皮石膏(100g)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菊花大青叶热浸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浸出液,滤过;广藿香薄荷连翘提取挥发油,其水溶液滤过,滤液与以上二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50℃)的清膏;将石膏25g、板蓝根粉碎成细粉。取清膏1份、蔗糖粉2份、糊精1份,与上述细粉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加入挥发油,混匀,即得。

功能主治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用于小儿风热感冒,发热重,头胀痛,咳嗽痰黏,咽喉肿痛;流感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用开水冲服。一岁以内一次6g,一岁至三岁一次6~12g,四岁至七岁一次12~18g,八岁至十二岁一次24g,一日2次。

规格每袋装12g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猜你喜欢

  • 加味荆芥散

    药方名称加味荆芥散处方炒荆芥3钱,桃仁3钱,五灵脂3钱,荠菜3钱。功能主治化瘀祛风。主产后血晕,血瘀又感风邪,头晕且痛,时或昏闷,微有寒热,无汗,腹痛拒按,少腹硬痛,心下满急,神昏口噤,舌略带青,苔薄

  • 补血通幽汤

    药方名称补血通幽汤处方油归、蒸地、蒌仁、麻仁、江壳、杏仁、郁李仁、力子、楂粉、莱菔子。功能主治麻症气不下,幽门不通下脘,血虚燥。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麻症集成》卷四

  • 柴陈拈涌汤

    药方名称柴陈拈涌汤处方柴胡、黄芩、半夏、甘草、陈皮、白茯、枳壳、厚朴、玄明粉、香附、鳖甲、归尾、赤芍。功能主治疟母。老痰食积留于胁下,按之有形,多成痎疟,连岁不已,脉来弦细无力。摘录《医学传灯》卷下

  • 谷芽枳实小柴胡汤

    药方名称谷芽枳实小柴胡汤处方谷芽1钱,枳实1钱,厚朴1钱,山栀6分,大黄6分,柴胡6分,黄芩6分,陈皮5分,半夏5分,人参5分,炙甘草5分。功能主治谷疸,食已即肌,头痛,心中郁怫不安,饥饱所致蒸变而黄

  • 点眼丹砂膏

    《圣济总录》卷一○六:点眼丹砂膏药方名称点眼丹砂膏处方丹砂(研)1分,干姜(炮,捣)1分,越燕屎(研)1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目珠子卒脱出,并有青翳。用法用量以人乳调,点眼中,每日3次。摘录《圣济

  • 补益白薇丸

    药方名称补益白薇丸别名白薇丸处方白薇1两,木香半两,当归半两(锉,微炒),桂心半两,泽兰半两,牛膝半两(去苗),熟干地黄1两,牡丹半两,人参半两(去芦头),芎?半两,白术半两,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

  • 附子四逆汤

    药方名称附子四逆汤处方炮附子半两,炮姜半两,白术1两,甘草3钱,桂7钱。功能主治伤寒寒结膀胱,脐似冰,饮水下焦声沥沥,主脉沉,客脉滑者。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1两,水2盏,煎至1盏,去滓,食前温服

  • 积气圆

    药方名称积气圆处方巴豆(一百个.去皮.心.膜.出油取霜)三钱,桃仁(去皮.尖.麸炒.别研)一两半,附子(炮.去皮.脐)四两,米醋(五升.以大黄同用慢火熬成膏大黄.面裹.煨.去面.为末)、干漆(炒焦)、

  • 寒水石粥

    药方名称寒水石粥处方寒水石2两(捣碎),粳米2合,牛蒡根4两(切)。功能主治心下烦热多渴,恍惚。用法用量上以水4大盏,煎至2盏半,去滓,下米煮粥食之。摘录《圣惠》卷九十六

  • 茯苓酒

    药方名称茯苓酒处方茯苓粉。功能主治暖腰膝。主头风虚眩,五劳七伤。用法用量同曲、米酿酒饮之。摘录《本草纲目》卷二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