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参赭镇气汤

参赭镇气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参赭镇气汤

药方名称参赭镇气汤

处方野台参12克 生赭石(轧细)18克 生芡实15克 生山药15克 萸肉(去净核)18克 生龙骨(捣细)18克 生牡蛎(捣细)18克 生杭芍12克 苏子(炒,捣)6克

功能主治主阴阳两虚,喘逆迫促,有将脱之势;亦治肾虚不摄,冲气上干,致胃气不降,胸腹满闷。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衷中参西》上册:参赭镇气汤

药方名称参赭镇气汤

处方野台参4钱,生赭石(轧细)6钱,生芡实5钱,生山药5钱,萸肉(去净核)6钱,生龙骨(捣细)6钱,生牡蛎(捣细)6钱,生杭芍4钱,苏子2钱(炒,捣)。

功能主治阴阳两虚,喘逆迫促,有将脱之势;亦治肾虚不摄,冲气上干,致胃气不降作满闷。

摘录《衷中参西》上册

猜你喜欢

  • 金箔如锦丸

    药方名称金箔如锦丸处方金箔7片(别研),芦荟(别研)2钱,朱砂(别研)2钱,轻粉半钱(别研),全蝎7枚(去毒,炒焦),蜈蚣1条(炙黄),胡黄连3钱,天南星(炮,制)3钱,半夏(炮)3钱。制法上为细末,

  • 加味控涎丹

    药方名称加味控涎丹处方甘遂(去心)1两,紫大戟(去皮)1两,白芥子1两,木鳖子1两,桂5钱。制法上为末,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肩、背、臂痛。用法用量每服5-7-10丸,临卧淡姜汤或热水送下。摘录

  • 赭遂攻结汤

    药方名称赭遂攻结汤处方生赭石(轧细)60克朴消15克甘遂4.5克(轧细)功能主治治宿食结子肠间不能下行,大便多日不通。用法用量前二味煎汤送甘遂末服。热多者,去干姜;寒多者,酌加干姜6~15克;呕多者,

  •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药方名称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别名厚朴汤(《医方类聚》卷五十四引《通真子伤寒括要》)、厚朴人参汤(《伤寒总病论》卷二)。处方厚朴12克(炙,去皮)生姜9克(切)半夏6克(洗)甘草6克(炙)人参3克功能

  • 肥中丸

    药方名称肥中丸处方藿香1两,人参1两,白术1两,半夏半两,陈粟米2两。制法上为细末,每服2钱,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和胃进食,快气。主用法用量用蜜1匙,姜3片煮浮,温服。摘录《鸡峰》卷二十

  • 黄芩芦根汤

    药方名称黄芩芦根汤处方黄芩1两(去黑心),芦根1两,人参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桂(去粗皮)半两。制法上为粗散。功能主治伤寒吐下后,内外有热,烦渴不止。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1枣大(

  • 必消散

    药方名称必消散处方五木大杨树上木耳菌。制法拭净,净瓦上炙焦存性,为细末。功能主治妇人乳肿,不论内外。用法用量每服3钱,砂糖调陈酒送下。即消。摘录《医学从众录》卷八

  • 藿枇饮

    药方名称藿枇饮别名藿脾饮处方藿香叶、枇杷叶(去毛)、桑白皮、陈皮、干葛、白茯苓、鸡距子各等分。功能主治酒疸。用法用量藿脾饮(《法律》卷六)。摘录《准绳·类方》卷五引戴氏方

  • 双黄连栓(小儿消炎栓)

    药方名称双黄连栓(小儿消炎栓)处方金银花2500g黄芩2500g连翘5000g性状为棕色或深棕色的栓剂。炮制以上三味,黄芩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三次各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

  • 保婴百中膏

    药方名称保婴百中膏处方沥青2斤半,威灵仙1两,蓖麻子120枚(去壳,研),黄蜡2两,乳香1两(另研),没药1两(另研),真麻油(夏)2两(春秋3两,冬4两),木鳖子(去壳)28斤(切碎,研)。制法上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