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味清胃汤

加味清胃汤

症因脉治》卷一:加味清胃汤

药方名称加味清胃汤

处方升麻、川连、甘草葛根石膏、桑白皮枳壳地骨皮

功能主治膏粱积热,土中之火刑金,致内伤腋痛。

摘录症因脉治》卷一

症因脉治》卷三:加味清胃汤

药方名称加味清胃汤

处方川连、升麻、丹皮、山栀、甘草、干葛。

功能主治中消。

摘录症因脉治》卷三

幼科释谜》卷六:加味清胃汤

药方名称加味清胃汤

处方升麻当归黄连、丹皮、生地黄茯苓陈皮

功能主治小儿胃热生痰,咳逆羸瘦。

摘录幼科释谜》卷六

《治疹全书》卷下:加味清胃汤

药方名称加味清胃汤

处方升麻黄连、丹皮、生地、当归甘草桔梗牛蒡荆芥、元参。

功能主治疹后牙疳红肿者。

摘录《治疹全书》卷下

《育婴秘诀》卷三:加味清胃汤

药方名称加味清胃汤

处方黄连当归升麻、生地黄牡丹皮白芷梢各等分,细辛减半。

功能主治小儿走马牙疳,初作口气,次第齿黑,盛则断烂,热血迸出,甚者齿皆脱落,外证脑热肌削,手足如冰,寒热时来,滑泻肚痛,口臭干渴,齿龈生疮,爪黑面黧,身多疮疥。

用法用量噙漱咽之。

摘录《育婴秘诀》卷三

猜你喜欢

  • 新定枇杷叶饮

    药方名称新定枇杷叶饮处方枇杷叶4.5克扁豆茯苓陈皮各1.5克 缩砂1.2克麦门冬3克木香0.9克功能主治解暑毒。【加减】吐泻,去麦门冬,加丁香;热高,加香薷、黄连。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观聚方要补》卷

  • 九味宽中散

    药方名称九味宽中散处方苍术8两(米泔浸,炒),厚朴4两(姜汁炒),甘草(炙)1两,山楂(去核)8两,枳实(炒)2两,茯苓(去皮)2两,藿香2两,陈皮4两,香附4两(米泔浸,炒)。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感

  • 救苦灵丹

    药方名称救苦灵丹处方三黄汤、煅石膏(研末)4两,黄蜡10两,白蜡10两,密陀僧(研末)1两,花椒(去茎)1两5钱。制法上用麻油3斤,煎滚入花椒,煎黑去滓,煎至滴水成珠,将白蜡溶化,次下甘石、陀僧,调匀

  • 鸡内金散

    《经验方》:鸡内金散药方名称鸡内金散处方鸡内金适量制法将鸡内金焙干研粉。功能主治消石化积,健脾止泻。对小儿疳积、遗尿均有良效。用法用量每次2~3克,温开水送服。摘录《经验方》《三因》卷十二:鸡内金散药

  • 加味七气汤

    《风劳臌膈四大证治》:加味七气汤药方名称加味七气汤处方木香、厚朴、半夏、青皮、苍术、枳壳、陈皮、茯苓、甘草。功能主治气郁,胃口结聚痰涎,呕吐,胸膈痞闷,不思饮食。用法用量原书用本方治上证,加山栀、沉香

  • 海藻散

    《圣济总录》卷一二五:海藻散药方名称海藻散处方海藻(洗去咸,炙干)半两,龙胆半两,海蛤(研)半两,木通(锉)半两,昆布(洗去咸,炙干)半两,礜石(煅,研)半两,松萝半两,小麦面1两,半夏(汤洗7遍)半

  • 桂苓甘露饮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桂苓甘露饮药方名称桂苓甘露饮处方肉桂(半两) 白茯苓(去皮.二钱)白术(二钱)猪苓(二钱)滑石(碾.二钱)寒水石(碾.一两)甘草(炙.一两)泽泻(一两)炮制上为细末。

  • 大麦粥

    药方名称大麦粥处方大麦米50克 红糖适量制法将大麦米浸泡轧碎,煮粥加红糖适量。功能主治益气调中,消积进食。适用于小儿疳症、脾胃虚弱、面黄肌瘦、少气乏力。用法用量每日2次服食。摘录《民间方》

  • 化癖如神散

    药方名称化癖如神散处方蟾酥3钱,黄蜡3钱,羚羊角5分,牛黄5分,麝香3分,巴豆肉1钱,硇砂1分,冰片1分。制法上为末,为丸如菜子大。功能主治痞块积聚。用法用量每用1丸,用扁头针,或患处刺破皮入之,用膏

  • 虎头骨丸

    方出《圣惠》卷五十二,名见《普济方》卷一九七:虎头骨丸药方名称虎头骨丸处方虎头骨1两半(涂酥,炙黄),砒霜1分(细研),桃心120枚(干者),桃奴7枚,腊月猪血半合,寒食面半匙,端午日粽子尖9枚。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