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味建中汤

加味建中汤

《幼科直言》卷五:加味建中汤

药方名称加味建中汤

处方白术(炒)、白芍(炒)、扁豆(炒)、黄耆陈皮甘草、白茯苓、丹皮、枣仁、沙参

功能主治小儿病后,面黄肌瘦,夜出盗汗。

用法用量大枣1枚为引。

摘录《幼科直言》卷五

证治汇补》卷六:加味建中汤

药方名称加味建中汤

处方桂枝白芍甘草柴胡木瓜饴糖生姜大枣

功能主治寒湿霍乱转筋。

用法用量水煎去滓,入饴2匙服。

摘录证治汇补》卷六

《赤水玄珠》卷二十:加味建中汤

药方名称加味建中汤

处方桂心半两,白芍1两,炙甘草2钱半,吴茱萸5钱,当归5钱,延胡5钱,丹皮5钱。

功能主治血海受寒,小腹作痛。

用法用量每服5钱,加生姜大枣,水煎,食前服。

摘录《赤水玄珠》卷二十

《朱氏集验方》卷十:加味建中汤

药方名称加味建中汤

处方黄耆建中汤加当归琥珀木香

功能主治女人虚败腹痛。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十

《直指》卷九:加味建中汤

药方名称加味建中汤

处方白术1钱,黄耆各1钱(蜜炙),白芍药2钱,肉桂(去粗皮)1钱,甘草7分,当归(酒洗)1钱。

功能主治诸虚自汗。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用水1盏半,加炒浮小麦1撮,煎8分,去滓,入始少许,再煎温服。

摘录《直指》卷九

《杂病证治新义》:加味建中汤

药方名称加味建中汤

处方桂枝白芍党参黄耆当归、炙甘草生姜大枣

功能主治虚黄,面色萎黄,精神怠倦,小便清白。

用法用量水煎服。

各家论述本方为建中补血之剂。以仲景桂枝汤调中和营,参、耆、当归补血,而为用于血虚发黄之良方。以药理论,本方所用党参,经现代研究有优良之补血作用,故可用于溶血性贫血性黄疸。

摘录《杂病证治新义》

猜你喜欢

  • 贝母汤

    《普济本事方》卷三:贝母汤药方名称贝母汤处方贝母(去心,姜制)黄芩(生,去皮)干姜(生)陈皮(去白)五味子(拣)各30克 桑白皮(蜜炙)半夏(汤浸)柴胡(去苗)桂心(不见火)各15克木香炙甘草各7.5

  • 芍药枳术丸

    药方名称芍药枳术丸处方白术60克(面炒)赤芍药60克(酒炒)枳实30克(面炒)陈皮30克制法上为细末,用荷叶汤煮黄老米粥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健脾和胃,消滞化积。治小儿脾胃不和,食积痞满,腹部胀闷

  • 八将擒王丸

    药方名称八将擒王丸处方带子蜂房3钱,象牙屑5钱,僵蚕3钱,蝉蜕3钱,全蝎1对,木香3钱,乳香3钱,没药2钱。制法上为细末,以黄占8两滚化熬过,入药末搅匀,倾水中取出为丸,如枣仁大。功能主治一切痈疽发背

  • 鸡子饼

    《外台》卷三十六引《必效方》:鸡子饼药方名称鸡子饼别名鸡子饵处方鸡子2枚(取白),胡粉2钱,蜡1两。制法上熬蜡消,下鸡子、胡粉,候成饼。功能主治小儿一岁以上,二岁以下,赤白痢久不愈;小儿秋、夏中暴冷,

  • 韭根散

    方出《圣惠》卷五十七,名见《普济方》卷三○八:韭根散药方名称韭根散处方韭根1握(去土),麝香1钱。制法同研。功能主治蜘蛛咬,遍身成疮。用法用量敷之。摘录方出《圣惠》卷五十七,名见《普济方》卷三○八方出

  • 瓜饮

    药方名称瓜饮处方生瓜1枚(4破,水9升,煮取5升,去滓),白术4两,甘草1两(炙),生姜2两。功能主治脚气,呕逆不得食。用法用量上切3物,纳瓜汁中,煮取2升,去滓,温分3服。注意忌桃、李、雀肉、海藻、

  • 阴阳二气丹

    药方名称阴阳二气丹处方天门冬(捣膏)麦门冬(捣膏)五味子(研,炒),黄柏人中白(小儿溺者,生用,研)玄参(汤泡,去粗皮,捣膏)各30克青黛(色娇嫩者)甘草枯矾 辰砂(为衣)泽泻各9克冰片3克制法各药为

  • 两面龟散

    药方名称两面龟散处方两面龟、鸡屎子、鸡(月巨??)根、诈死子、真珠美、山鸟豆、紫金皮、脱壳藤、鱼桐根、山淡豉、连叉大青、沿地鸡(月巨??)(又方加臭水待根、山芙容根、山苎根、川山蜈蚣)。功能主治一切肿

  • 白术茯苓汤

    《鸡峰》卷十八:白术茯苓汤药方名称白术茯苓汤别名白术汤处方白术4两,茯苓2两,甘草2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逐支饮,通利小便。主饮积胸痞,痰停膈上,头痛目眩,噫醋吞酸,嘈烦忪悸,喘咳呕逆,体重胁痛,

  • 补中益气丸

    药方名称补中益气丸处方炙黄芪200g党参60g 炙甘草100g白术(炒)60g当归60g升麻60g柴胡60g陈皮60g性状为棕色的水丸,或为棕褐色至黑褐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味微甜、微苦、辛。炮制上八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