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味化瘀消坚汤

加味化瘀消坚汤

《美容护肤中医八法》:加味化瘀消坚汤

药方名称加味化瘀消坚汤

处方生地30克,丹皮9克,赤芍9克,蒲公英15克,蚤休9克,夏枯草9克,昆布9克,海藻9克,炒三棱9克,炒莪术9克。

功能主治凉血清热,消痰软坚。主脾胃积热,熏蒸于肺,痰瘀聚。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摘录《美容护肤中医八法》

方出《朱仁康临床经验集》,名见《千家妙方》卷下:加味化瘀消坚汤

药方名称加味化瘀消坚汤

处方生地30g,丹皮9g,赤芍9g,公英15g,蚤休9g,夏枯草9g,昆布9g,海藻9g,炒三棱9g,炒莪术9g。

功能主治凉血清热,消痰软坚。主囊肿性痤疮。脾胃积热,重蒸于肺,日久痰瘀积聚成疮。

临床应用囊肿性痤疮刘某某,男,21岁。1973年1月20日。3年来脸面经常出现痤疮,开始起黑头粉刺,面部油多发亮,并起脓疱及囊肿,痒疼相兼,挤出脓后形成疤痕疙瘩,时轻时重,缠绵不断。脉弦滑,舌质红绛。诊为囊肿性痤疮,治以凉血清热,消痰软坚。投以上方21剂,病情逐渐趋轻,囊肿较平,不起脓疱。后改成丸剂调服。

摘录方出《朱仁康临床经验集》,名见《千家妙方》卷下

猜你喜欢

  • 葶苈桑白皮散

    药方名称葶苈桑白皮散处方葶苈子(隔纸炒香,研)、汉防己、杏仁、贝母、萝卜子(姜汁炒,研)、家苏子(姜汁炒,研)、桑白皮(蜜炒)、枳壳、黄芩、白芥子(姜汁炒,研)。功能主治麻疹正收及收后,胸高气喘,因肺

  • 独行散

    《云岐子保命集》卷下:独行散药方名称独行散处方五灵脂(半生半炒)60克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行血逐瘀。主产后瘀血冲心,血晕昏迷不省。用法用量每次6克,温酒调下。口噤者,撬开口灌之。摘录《云岐子保命集》

  • 蟾灵膏

    《仙拈集》卷四:蟾灵膏药方名称蟾灵膏处方蟾酥、石灰各等分。制法和匀,成小饼。功能主治肿毒。用法用量贴疮头上,以膏盖之,即破。摘录《仙拈集》卷四《理瀹》:蟾灵膏药方名称蟾灵膏处方草乌、木鳖仁、灵仙、凤仙

  • 固脬散

    药方名称固脬散处方黄丝绢1米(以炭灰汁煮极化烂,用清水洗去灰令尽)黄蜡15克 蜜30克白茅根末6克马勃末6克功能主治治产妇临产时伤手胞破,小便不禁者。用法用量用水1升,煮至150毫升,空腹时顿服。备注

  • 山芋面

    药方名称山芋面处方生山芋30厘米(于沙盆内研令尽,以葛布绞滤取汁)芋麻根1握(去皮,捣碎)制法上药研匀,人大麦面90克,和搜细切如棋子大。功能主治治妊娠恶阻呕逆,头痛,食物不下。用法用量于葱薤羹汁内煮

  • 补心酒

    药方名称补心酒处方麦冬(去心)2两,柏子仁(去油)1两,白茯神1两,当归身1两,龙眼肉1两,生地1两5钱。功能主治怔忡,心神不宁。用法用量盛绢袋,入无灰酒10斤,坛内浸7日用,连坛煮亦可。摘录《奇方类

  • 大效至圣千金饮子

    药方名称大效至圣千金饮子处方绵黄耆(蜜炙)、甘草、陈皮、罂粟壳(炙)、木香、白芍药、地榆、川当归、枳壳(制,炒)、黑豆(炒)、乌梅、淮枣、白术、诃子(炮,去核)、黄连各等分。功能主治小儿脾积虚痢,便下

  • 加减泻心汤

    药方名称加减泻心汤处方川连、黄芩、干姜、银花、查炭、白芍、木香汁。功能主治噤口痢。左脉细数,右手脉弦,干呕,腹痛,里急后重,积下不爽。摘录《温病条辨》卷三

  • 秘方补心丸

    药方名称秘方补心丸处方当归生地各45克川芎甘草人参各30克柏子仁酸枣仁各90克远志(去心)75克 辰砂(飞)胆星各15克金箔20片麝香3克琥珀9克石菖蒲18克茯神(去皮,心)21克制法上研为细末,蒸饼

  • 打伤八味散

    药方名称打伤八味散处方生桅子1斤,生南星4两,生草乌4两,生川乌4两,生半夏4两,红花4两,桃仁6两,杏仁6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跌扑打伤未破皮者。用法用量依伤处之大小,酌量用药之多少。每次约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