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八珍丹

八珍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八珍丹

药方名称八珍丹

处方甘草(炒)、天麻(去芦)、朱砂(研飞)、天南星牛胆制),各五两;牛黄(研)一分,腻粉(研)、雄黄(飞),各一两一分;天浆子(微炒)三百五十个,银箔七十片(为衣)。

炮制上为细末,入研药匀,炼蜜为圆,如豌豆大,以银箔为衣。

功能主治治小儿惊风壮热,精神昏愦,呕吐痰涎,惊悸恍惚,或发瘛,目睛上视。

用法用量每服,一岁儿服一圆,薄荷汤化下。疾证末退,可再服之,更量儿大小加减,奶食后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卫生鸿宝》卷一:八珍丹

药方名称八珍丹

处方白花藕粉、白茯苓、白扁豆(炒)、莲肉(去皮心)、川贝、山药(焙)、白蜜等分,人乳(另入)。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大补虚损。主男妇虚劳。

用法用量遇食,用1两,冲滚水服。

摘录《卫生鸿宝》卷一

《局方》卷十:八珍丹

药方名称八珍丹

处方甘草(炒)5两,天麻(去芦)5两,朱砂(研飞)5两,天南星牛胆制)5两,牛黄(研)1分,腻粉(研)1两1分,雄黄(飞)1两1分,天浆子(微炒)350个,银箔70片(为衣)。

制法上为细末,入研药匀;炼蜜为丸,如豌豆大,以银箔为衣。

功能主治小儿惊风壮热,精神昏愦,呕吐痰涎,惊悸恍惚,或发瘛疭,目睛上视。

用法用量1岁儿每服1丸,薄荷汤化下,奶食后服。疾证未退,可再服之。

摘录《局方》卷十

猜你喜欢

  • 练花粉

    药方名称练花粉处方川芎1两,藁本1两,练花1两,丁香2两,英粉半升。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固阳气,御风寒雾湿,止痱子、风疹瘙痒。主用法用量粉身以止汗。摘录《鸡峰》卷四

  • 复方地榆丸

    药方名称复方地榆丸处方铁苋菜1斤,马齿苋6两,地榆5两,仙鹤草6两。制法铁苋菜、地榆共为细末,马齿苋、仙鹤草煎取适当煎液,共搅拌,再以药液为丸。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积止痢。主细菌性痢疾。用法用量口服,

  • 混元丹

    《古今医鉴》卷十四:混元丹药方名称混元丹处方黄耆1钱(蜜炙),人参(去芦)1钱,缩砂(去皮)2钱,白茯神(去心皮)2钱半,益智(去壳)6钱,莪术(火,煨)3钱,山药(姜汁炒)2钱半,远志(甘草水泡,去

  • 避瘟丹

    《医方易简》卷四:避瘟丹药方名称避瘟丹处方乳香苍术细辛甘松川芎降香各等分制法上药为末,枣肉为丸,如芡实大。功能主治预防瘟疫。用法用量遇瘟疫大作之时,家中各处焚之。摘录《医方易简》卷四《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 苓桂参甘芍药附子汤

    药方名称苓桂参甘芍药附子汤处方人参1钱,甘草1钱,茯苓3钱,桂枝2钱,附子2钱,芍药2钱。功能主治腰痛、腹痛。用法用量流水煎半杯,温服。摘录《四圣悬枢》卷三

  • 人参粥

    药方名称人参粥处方人参15克(为末)生姜(去汁)15克功能主治治反胃吐酸。用法用量上二味,以水2升,煮取1升,入粟米1合,煮为稀粥,觉饥食之。摘录《寿亲养老新书》卷四

  • 龙脑煎

    《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三:龙脑煎药方名称龙脑煎处方白龙脑15克乳香7.5克朱砂7.5克细辛7.5克黄连7.5克(去须)制法上药先将细辛、黄连捣罗为散,以水300毫升,浸一复时,用蜜150克,并药水同煎至

  • 桂术二陈汤

    药方名称桂术二陈汤处方桂枝2.4克白术4.5克 广皮3克半夏4.5克茯苓9克枳实3克泽泻4.5克牛膝4.5克车前6克 姜3片功能主治治痰饮。水从胃出,下走肠间,漉漉有声,胸中微痞,头目作眩。用法用量水

  • 化核膏

    《外科全生集》卷四:化核膏药方名称化核膏处方壁虎14条蜘蛛28个蜗牛36枚 大麻油2千克 鲜何首乌藤叶 鲜甘菊根 鲜薄荷鲜牛蒡草 鲜苍耳草各250克连翘玄参苦参白蔹白芥子僵蚕水红花子大黄荆芥防风各12

  • 蟾酥散

    《青囊秘传》:蟾酥散药方名称蟾酥散处方蟾酥1钱,没药(炙)4钱,甲片(炙)2钱,蜈蚣2钱,雄黄2钱,麝香5分,川乌2钱,草乌2钱,藤黄2钱(一本有蝎尾4钱,没药2钱)。功能主治痈疽。阴阳2症,不红不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