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九一丹

九一丹

医宗金鉴》卷七十二:九一丹

药方名称九一丹

处方石膏(煅)7克 黄灵药3克

功能主治提脓生肌。治疮疡溃后,脓腐将净,欲生肌收回者。

用法用量共研极细,撒于患处,或用纸捻蘸药插人疮内,上用膏药盖贴。

摘录医宗金鉴》卷七十二

徐评《外科正宗》卷二:九一丹

药方名称九一丹

处方石膏9分,白降丹1分。

功能主治提脓拔毒,退管生肌。主

用法用量上为极细末,用绵纸捻作药线、润以面糊,将丹拌上,插入脓管;或掺疮上,以膏贴之。

摘录徐评《外科正宗》卷二

《金鉴》卷七十二:九一丹

药方名称九一丹

别名清凉散、珠宝丹、九仙丹

处方石膏(煅)9钱,黄灵药1钱。

制法上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清热、搜脓、生肌。主疔疮破溃。

用法用量清凉散(《外科传薪集》)、珠宝丹(《青囊秘传》)、九仙丹(《药奁启秘》)。

摘录《金鉴》卷七十二

《疡科遗编》卷下:九一丹

药方名称九一丹

处方石膏4两,漂净冬丹5钱,上好黄升丹2钱。

制法上为细末,和匀。

功能主治生肌长肉。主一切痈疽并发背、烂脚、恶疮。

用法用量掺患处。

摘录《疡科遗编》卷下

猜你喜欢

  • 和解至圣丹

    药方名称和解至圣丹处方郁金3钱,柴胡1钱,白芍3钱,白芥子1钱,天花粉1钱,苏子1钱,荆芥1钱,甘草5分,茯苓1钱。功能主治开郁。主关隔症。用法用量水煎服。各家论述此方妙在平常而有至圣。盖肝气之郁,必

  • 圣术煎

    药方名称圣术煎处方白术(用冬术,味甘者佳,炒)15~60克干姜(炒)肉桂3~6克陈皮(酌用,或不用)功能主治温中健脾。治饮食偶伤,或吐或泻,胸膈痞闷,或胁肋疼痛,或过用克伐等药,致伤脏气,有同前证,而

  • 新加黄龙汤

    药方名称新加黄龙汤处方细生地15克 生甘草6克人参4.5克(另煎汁90毫升)生大黄9克芒消3克 元参15克麦冬(连心)15克当归4.5克海参(洗)2条 姜汁30毫升功能主治益气养阴,泻热通便。治阳明温

  • 和中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和中散药方名称和中散处方厚朴(去皮.姜炙)六两,白术三两,干姜(炮)、甘草(炙),各二两。炮制上为末。功能主治治小儿脾胃不和,呕逆恶心,冷热不调,减食泄泻,腹痛肠鸣

  • 趁痛丸

    《圣济总录》卷十:趁痛丸药方名称趁痛丸处方大戟(刮去皮)甘遂白芥子各30克制法上三味,捣罗为末,用大麦面30克和匀,醋调作饼子,慢火炙黄熟,再捣罗,用薄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主风毒留客日深,气

  • 马齿苋羹

    药方名称马齿苋羹处方马齿苋菜。功能主治下痢赤白,水谷不化,腹痛。用法用量煮熟,入咸豉或姜醋拌匀食之。摘录《寿世青编》卷下

  • 厚脾丸

    药方名称厚脾丸处方厚朴(去粗皮,姜制)半两,肉豆蔻1个(面裹煨,去面),龙骨半两(煅),诃子肉(煨,去核)半两。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小儿疳劳虚冷,白痢泄泻,手足逆冷。用法用量每服

  • 健步四物汤

    药方名称健步四物汤处方当归(酒洗)1钱5分,川芎1钱5分,白芍(酒炒)1钱5分,熟地黄1钱5分,牛膝(去芦,酒洗)1钱,木瓜1钱,川续断1钱。制法上锉。功能主治血虚不荣于下部而令足痿弱,不能行步。用法

  • 活脾散

    《幼幼新书》卷十引茅先生方:活脾散药方名称活脾散处方羊粪31个(焙),丁香100粒,胡椒50粒。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慢脾惊风。用法用量每服半钱,用60年东日照处壁土煎汤调下。摘录《幼幼新书》卷十引

  • 茯苓黄耆汤

    药方名称茯苓黄耆汤处方白茯苓(去黑皮)1两,黄耆(锉)1两,菊花1两,独活(去芦头)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当归(切,焙)1两,生干地黄(焙)1两,人参1两,乌头(炮裂,去皮脐)1两。制法上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