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黑塔子叶

黑塔子叶

《中药大辞典》:黑塔子叶

药材名称黑塔子叶

拼音Hēi Tǎ Zǐ Yè

出处《重庆草药》

来源为柿科植物福州柿

功能主治鲜叶捣泥(干叶打粉)敷冷结子疮,鱼口、汤火烫伤。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黑塔子叶

药材名称黑塔子叶

拼音Hēi Tǎ Zǐ Yè

出处出自《重庆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柿科植物乌柿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ospyros cathayensis Steward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叶,鲜用或晒干研粉。

原形态常绿或半常绿小乔木,高10m左右。树冠开展,多枝,有刺;枝圆筒形,深褐色至黑褐色,散生近圆形小皮孔,小枝纤细,有短柔毛。叶互生;叶柄长2-4mm,有微柔毛;叶薄革质,长圆状披针形,长4-9cm,宽1.8-3.6cm,两端钝,上面光亮,深绿色,下面淡绿色,中脉上面稍凸起,下面突起;侧脉纤细,每边5-8条。花雌雄异株;雄花生聚伞花序上,稀单生,花萼4深裂,裂片三角形,长2-3mm,两面密生柔毛,花冠壶状,两面有毛,4裂,裂片宽卵形,反曲,雄蕊16,分成8对,一长一短,花药线形,退化子房有粗伏毛;雌花单生,白色,芳香,萼4深裂,裂片卵形,长约1cm,有柔毛,先端急尖,花冠比萼短,壶形,有短柔毛,管长5mm,4裂,裂片覆瓦状排列,近三角形,反曲,退化雄蕊6,花丝有短柔毛,子房球形,有长柔毛,6室,花柱无毛,柱头6浅裂,伸出花冠外,花梗纤细,长2-4cm。浆果球形,直径1.5-3cm,嫩时绿色,熟时黄色;种子褐色,侧扁;萼宿存,4裂,长1.2-1.8cm,先端急尖,纵脉9条,果柄纤细,长3-5cm。花期4-5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600-1500m的山地、河谷及山谷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安徽、浙江、湖北、湖南等地。

功能主治解毒;散结。主疮疖;汤火烫伤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干叶打粉调敷或鲜叶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银南星

    药材名称银南星拼音Yín Nán Xīnɡ英文名Highsheath Arisaema别名银半夏、地珠半夏、银半夏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天南星科植物银南星的块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喉咙草

    《中药大辞典》:喉咙草药材名称喉咙草拼音Hóu Lónɡ Cǎo别名佛顶珠、地胡椒、五岳朝天、小虎耳草(《草木便方》),铜钱草、白花草(《中国树木分类学》),索河花(《植物名汇》)

  • 粗榧根

    药材名称粗榧根拼音Cū Fěi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三尖杉科植物粗榧的根或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phalotaxus sinensis (Rehd.et Wils.)Li[C.drupace

  • 鮧鱼

    《中药大辞典》:鮧鱼药材名称鮧鱼拼音Yí Yú别名鰋(《诗经》),额白鱼(《尔雅》郭璞注),鳐(崔禹锡《食经》),鳀鱼(《食经》),石鰋、潭虱(《医林纂要》),鲶(《动物学大辞典》

  • 蒙古山萝卜

    《中药大辞典》:蒙古山萝卜药材名称蒙古山萝卜拼音Měnɡ Gǔ Shān Luó Bo出处《内蒙古中草药》来源为川续断科植物蒙古山萝卜的花。夏季采搞,阴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60厘米

  • 蒲桃

    药材名称蒲桃拼音Pú Táo别名水蒲桃来源桃金娘科蒲桃Syzygium jambos (L.)Alston,以根皮、果入药。生境分部广西、台湾、福建、广东、云南。化学成分树皮含生物

  • 斑鸠占

    《全国中草药汇编》:斑鸠占药材名称斑鸠占拼音Bān Jiū Zhàn别名神仙豆腐柴、狐臭柴来源马鞭草科斑鸠占Premna fulva Graib,以根、叶入药。生境分部贵州。功能主治清湿热,

  • 春不见

    《中药大辞典》:春不见药材名称春不见拼音Chūn Bú Jiàn别名一朵云(《陕西中草药》)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阴地蕨科植物蕨蔡的带根全草。春、冬采挖,晒干或鲜用。原形态多年生

  • 野靛

    药材名称野靛来源报春花科野靛Lysimachia decurrens G. Forst. var. acroadenia Makino [L. acroadenia Maxim.], 以叶或地上部分入

  • 紫叶秋海棠

    药材名称紫叶秋海棠拼音Zǐ Yè Qiū Hǎi Tánɡ来源药材基源:为秋海棠科植物毛叶秋海棠的带根茎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gonia rex Putz.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