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黄荆叶

黄荆叶

《中药大辞典》:黄荆叶

药材名称黄荆叶

拼音Huánɡ Jīnɡ Yè

别名蚊枝叶(《生草药性备要》),白背叶(《岭南采药录》),姜荆叶(《湖南药物志》),埔姜叶(《广东中药》),姜子叶(《农村常用草药手册》)。

出处《纲目拾遗》

来源马鞭草科植物黄荆叶片。夏初未开花时采集净叶,堆叠踏实,使其发汗,倒出晒至半干,再堆叠踏实,待绿色变黑润,再晒至足干。

生境分部主产广东、广西等地。

性状干燥叶片皱缩,灰黑色或绿褐色,背面色较暗淡,被短毛;为掌状复叶,小叶5枚,间或3枚,长卵圆形至披针形,先端长尖,基部楔形;叶柄方形被毛。叶脆易碎,有香气。

化学成分含紫花牡荆素、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四羟基-甲氧基黄酮α-D-葡萄糖甙、5-羟基-3,6,7,3’,4’-五甲氧基黄酮、对羟基苯甲酸、5-羟基异苯二酸、3,4-二羟基苯甲酸等。还含牡荆定碱及维生素C等。

药理作用对大鼠甲醛性关节炎有抗炎作用。

性味甘苦,平。

①《草木便方》:"寒。"

②《岭南采药录》:"甘苦,平。"

③《农村常用草药手册》:"苦,寒。"

功能主治解表清热,利湿解毒。治感冒,中暑,吐泻,痢疾,疟疾,黄疸,风湿,跌打肿痛,疮痈疥癣。

①《救生苦海》:"治九窍出血,捣汁,酒和,服二合。"

②《本草求原》:"洗癣疥恶毒。"

③《岭南采药录》:"治小儿五疳。煎汤浴身,散热,消疮肿痛。和米炒淬水饮之,止吐泻。"

④《广州植物志》:"治久痢,霍乱转筋,脚气肿满。"

⑤《贵州民间方药集》:"治痢疾,血淋;利水,治浮肿,黄疽。"

⑥《南宁市药物志》:"捣烂酒炒外敷,治跌打,风湿。"

⑦《农村常用草药手册》:"解表发汗,消暑止渴。"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鲜者0.5~2两。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复方①治感冒:黄荆叶一两,路边荆一两,葱,姜各二钱。水煎服。(《农村常用草药手册》)

②治中暑呕吐、腹痛、腹泄:黄荆叶二两,红辣蓼二两,生半夏二两。焙干研细末,炼蜜为丸,黄豆大。日服二次,每次二钱。(《农村常用草药手册》)

③治痧气腹痛:新鲜黄荆枝头嫩叶、新鲜辣蓼枝头嫩叶各一两(切碎),吴茱萸三钱(研细)。同捣极烂,做成条状锭子,晒干。用时取药锭一钱,凉开水磨服。(《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④治疟疾:黄荆叶六两,煎水取浓汁一碗半服(发作前四小时服一半,二小时服一半。寒疟或体弱不适用)。(《广东中药》)

⑤治脚蛀(脚癣):黄荆叶,捣烂罨上。(《纲目拾遗》)

⑥治毒蛇咬伤,满身红肿发泡:黄荆嫩头,捣汁涂泡上,渣盫咬处。(《谈野翁试验方》)

⑦治外伤、犬及蜈蚣咬伤:黄荆叶二至四两,捣烂,擦、敷患处。(《农村常用草药手册》)

临床应用①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

取鲜黄荆叶半斤洗净,加水800毫升,煎煮1.5小时后过滤,再浓缩志100~120毫升。成人每次30~40毫升,日服3次。治疗急性菌痢54例,均在服药后第二天全身症状减轻,大便次数减少,体温降至正常;腹痛、里急后重、脓血粘液便分别在2~7天内消失。平均5.1天治愈。治愈50天后随访18例,未见复发。对慢性细菌性痢疾或作为预防服药,也有一定效果。

②治疗急性肠炎

取鲜布荆黄荆)嫩叶5块煎服,每日1剂;或用布荆梗、叶1斤,煎成7500毫升,日服150毫升。治疗40余例,一般服药第2天即基本控制。夏季用开水冲泡代茶,有预防肠炎作用。

备注同属植物灰毛牡荆的叶在西藏地区与本品同等入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黄荆叶

药材名称黄荆叶

拼音Huánɡ Jīnɡ Yè

英文名Negundo Chastetree Leaf

别名蚊枝叶、白背叶、姜荆叶、埔姜叶、姜子叶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来源药材基源:为马鞭草科植物黄荆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tex negundo L.

采收和储藏:夏末开花时采叶,鲜用或堆叠踏实,使其发汗,倒出晒至半干,再堆叠踏实,等绿色变黑润,再晒至足干。

原形态黄荆,直立灌木,植株高1-3m。小枝四棱形,与叶及花序通常被灰白色短柔毛。叶柄长2-5.5cm;掌状复叶,小顺5,稀为3,小叶片长圆状披针形至披针形,基部楔形,全缘或有少数粗锯齿,先端渐尖,表面绿色,背面密生灰白色绒毛,中间小叶长4-13cm,宽1-4cm,两侧小叶渐小,若为5小叶时,中间3片小叶有柄,最外侧2枚无柄或近无柄,侧脉9-20对。聚伞花序排列成圆锥花序式顶生,长10-27cm;花萼钟状,先端5齿裂,外面被灰白色绒毛;花冠淡紫色,外有微柔毛,先端5裂,二唇形;雄蕊伸于花冠管外;子房近无毛。核果褐色,近球形,径约2mm,等于或稍短于宿萼。花期4-6月,果期7-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路旁或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长江以地南各地。

性状干燥叶片皱缩,灰黑色或绿褐色,背面色较暗淡,被短毛;为掌状复叶,小叶5枚,间或3枚,长卵圆形至披针形,先端长尖,基部楔形;叶柄方形被毛。叶脆易碎,有香气。同属植物灰毛牡荆Vitex canescens Kurz的叶在西藏地区与本品同等入药。

化学成分含紫花牡荆素(Casticin)、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Luteolin-7-glucoside)、四羟基-甲氧基黄酮α-D-葡萄糖甙、5-羟基-3,6,7,3',4'-五甲氧基黄酮、对羟基苯甲酸、5-羟基异苯二酸、3,4-二羟基苯甲酸等。还含牧荆定碱(Nishindine)及维生素 C等。叶含多种化学成分。

1.挥发油:干叶含油约0.1%,油中含桉油精(cineole)3.2%及l-桧萜(l-sabinene)、莰烯、β-丁香烯及奥等。

2.黄酮类化合物:黄荆素(5,3′-dihydroxy-3,6,7,4′-tetramethoxyflavone,vitexicarpin,casticin)、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luteolin-7-glucoside)、艾黄素(5-hydroxy-3,6,7,3′,4′-pen-tamethoxyflavone,artemetin)、荭草素(orientin)、异荭草素(isoorientin)。

3.环烯醚萜甙类:桃叶珊瑚甙(aucubin)、淡紫花牡荆甙(agnuside)。

4.有机酸类:对羟基苯甲酸、5-羟基间苯二酸、3,4-二羟基苯甲酸、原儿茶酸、维生素C、5-氧-异酞酸(5-oxy-isophthalic acid)。

5.生物碱类:尼参定碱(nishindine)。此外,尚有β-谷甾醇、诺尼醇-葡萄糖(glucononitol)、胡萝卜烯(carotene)、三十一烷等。

药理作用1.抗炎作用 黄荆叶对去肾上腺雄性大鼠的甲醛性足肿胀,有抗炎作用。黄荆叶提取物500μg/ml对48/80引起的大鼠巨噬细胞组胺释放抑制率为112%,110μg/ml的抑制率为105%,4μg/ml的抑制率为54%。 2.抗基因毒性作用 黄荆叶提取物儿科用糖浆和片剂,没有基因毒性作用,但是可抑制二甲基亚硝基胺(dimethylnitrosamiue)、甲基甲烷磺盐(methylmethane sulfonate)和四环素(tetracyclin)的基因毒性,表现为减少这三种毒素诱发的微核多染红细胞的生成。

性味味辛;苦;性凉

归经肺;肝;小肠经

功能主治解表散热;化湿和中;杀虫止痒。主感冒发热;伤暑叶泻;痧气腹痛;肠炎;痢疾;疟疾;湿疹;癣;疥;蛇虫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鲜品30-60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或绞汁涂。

复方①治感冒: 黄荆叶一两,路边荆一两,葱、姜各二钱。水煎服。 (《农村常用草药手册》)②治中暑呕吐、腹痛、腹泄: 黄荆叶二两,红辣蓼二两,生半夏二两。焙干研细末,炼蜜为丸,黄豆大。 日服二次,每次二钱。(《农村常用草药手册》)③治痧气腹痛: 新鲜黄荆枝头嫩叶、新鲜辣蓼枝头嫩叶各一两(切碎),吴茱萸三钱(研细)。 同捣极烂,做成条状锭子,晒干。用时取药锭一钱,凉开水磨服。(《江西民间草药验方》)④治疟疾: 黄荆叶六两,煎水取浓汁一碗半服(发作前四小时服一半,二小时服一半。寒疟或体弱不适用)。 (《广东中药》)⑤治脚蛀(脚癣): 黄荆叶,捣烂罨上。(《纲目拾遗》)⑥治毒蛇咬伤,满身红肿发泡:黄荆嫩头,捣汁涂泡上,渣酓咬处。 (《谈野翁试验方》)⑦治外伤、犬及蜈蚣咬伤: 黄荆叶二至四两,捣烂,擦、敷患处。 (《农村常用草药手册》)

各家论述1.《救生苦海》:治九窍出血,捣汁,酒和,服二合。

2.《本草求原》:洗癣疥恶毒。

3.《岭南采药录》:治小儿五疳。煎汤浴身,散热,消疮肿痛。和米炒淬水饮之,止吐泻。

4.《广州植物志》:治久痢,霍乱转筋,脚气肿满。

5.《贵州民间方药集》:治痢疾,血淋;利水,治浮肿,黄疸。

6.《南宁市药物志》:捣烂酒炒外敷,治跌打,风湿。

7.《农村常用草药手册》:解表发汗,消暑止渴。

临床应用1.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 取鲜黄荆叶半斤洗净,加水80Oml,煎煮1.5小时后过滤,再浓缩至100-120ml。成人每次30-40ml,日服3次。治疗急件菌痢54例,均在服药后第二天全身症状减轻,大便次数减少,体温降至正常;腹痛、里急后重、脓血粘液便分别在2-7天内消失。平均5.1天治愈。治愈50天后随访18例,末见复发。对慢性细菌性痢疾或作为预防服药,也有一定效果。

2.治疗急性肠炎: 取鲜布荆(黄荆)嫩叶5块煎服,每日1剂;或用布荆梗、叶1斤,煎成7500ml,日服150ml。治疗40余例,一般服药第2天即基本控制。夏季用开水冲泡代茶,有预防肠炎作用。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山茶子

    药材名称山茶子拼音Shān Chá Zǐ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茶科植物红山茶CamelliajaponicaL.、西南红山茶C.pitardiiCoh.-St.、窄叶西南红山茶C.pitardiiCoh.

  • 黄缅桂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缅桂药材名称黄缅桂拼音Huánɡ Miǎn Guì别名大黄桂、卖仲哈[傣]、黄桷兰、薝卜来源木兰科含笑花属植物黄兰Michelia champaca L.,以

  • 海藻

    《中国药典》:海藻药材名称海藻拼音Hái Zǎo英文名SARGASSUM来源本品为马尾藻科植物海蒿子Sargassum pallidum (Turn.) C. Ag. 或羊栖菜Sargass

  • 白桂木根

    药材名称白桂木根拼音Bái Guì Mù Gēn别名将军树根来源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白桂木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Artocarpus hypargyraus Hance.2.Artpcapus

  • 牛耳岩白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牛耳岩白菜药材名称牛耳岩白菜拼音Niú ěr Yán Bái Cài别名岩白菜[贵州]。猫耳朵[贵州安顺]、石三七[广西贵县]、石虎耳、金山

  • 鸡腰果

    药材名称鸡腰果拼音Jī Yāo Guǒ别名腰果、槚如树来源漆树科鸡腰果Anacardium occidentale L.,以树皮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淡,平。有毒。功能主治截疟杀虫。主治疟疾。用法用

  • 四叶草

    《中药大辞典》:四叶草药材名称四叶草拼音Sì Yè Cǎo别名冷水丹、风车草、四方草(《江西草药》)。出处《江西草药》来源为茜草科植物四叶葎或细四叶葎的全草。夏季花期采收,晒干或鲜

  • 老鹤草

    药材名称老鹤草来源老鹤草Geraniumwilfordii Maxim的干燥带果地上部份。炮制洗净,晒干,切碎用。性味苦、为辛,平。归经归肝、肾、大肠经。功能主治祛除风湿。用于风湿痹痛。用法用量三钱至

  • 三叶罗伞

    药材名称三叶罗伞拼音Sān Yè Luó Sǎn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三叶柏那参的茎或茎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rassaiopsis tripteris (Levl.)Rehd.[Heptap

  • 獐肉

    《中药大辞典》:獐肉药材名称獐肉拼音Zhānɡ Ròu出处《别录》来源为鹿科动物獐的肉。原形态獐(《吕氏春秋》),又名:麕(《诗经》),麇(《说文》),麏(《经典释文》),河麂。体长约1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