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黄花山柰

黄花山柰

药材名称黄花山柰

拼音Huánɡ Huā Shān Nài

别名石竹花、岩白姜、土山奈、水马鞭、若竹叶

来源药材基源:为姜科植物黄花大苞姜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ulokaempferia coenobialis(Hance) K.Larsen[ Monolophus coenobialis Hance; Kaempferiacocnobialis(Hance) C.H.Wright]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鲜用。

原形态黄花大苞姜,丛生草本,高15-30cm。叶5-9片;无柄或具极短的柄;叶舌圆形,膜质,长不及2mm;叶片被针形,长5-14cm,宽1-2cm,先端长尾状渐尖,基部急尖,质薄,无毛,最下部的一片叶明显比上部的小。花序顶生;苞片2-3枚,被针形,长3-5cm,先端尾状渐尖,内有花l-2朵;花萼管状,长l-1.5cm;花冠黄色,管长约3cm,花冠裂片被针形,长约Icm;侧生退化雄蕊椭圆形,长约1.2cm;唇瓣黄色,宽卵形,长1.5-2cm;花丝短,花药长约3mm;药隔附属体长圆形,长约4mm。果卵状长圆形,长约1cm,先端有宿萼。花期4-7月,果期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地林下阴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和广西等地。

功能主治解毒;祛风湿。主蛇咬伤;;风湿痹痛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香蕈

    药材名称香蕈拼音Xiānɡ Xùn别名香信(《本草求原》),香菇(《随息居饮食谱》)。出处《日用本草》来源为侧耳科植物香蕈的子实体。春、秋、冬季均可收采,采得后除去泥砂杂质,晒干或焙干。原形

  • 刺通草

    药材名称刺通草拼音Cì Tōnɡ Cǎo英文名pith of Himalayan Trevesia别名党楠、裂叶木通、棁木、挡凹、天罗伞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刺通草

  • 托里贝母

    药材名称托里贝母拼音Tuō Lǐ Bèi Mǔ英文名Bulbus Fritillariae Tortifoliae来源为百合科植物托里贝母Fritillariatortifolia X. Z

  • 地打果树皮

    药材名称地打果树皮拼音Dì Dǎ Guǒ Shù Pí来源药材基源:为紫金牛科植物小乔木紫金牛的茎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disia arborescens Wal1.「A.humilis Vah

  • 牛蹄

    《中药大辞典》:牛蹄药材名称牛蹄拼音Niú Tí出处《别录》来源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蹄。性味《纲目》:"牛头蹄,凉。"功能主治①《别录》:"牛悬蹄,疗

  • 水梨藤

    《中药大辞典》:水梨藤药材名称水梨藤拼音Shuǐ Lí Ténɡ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猕猴桃科植物水梨儿藤的根皮。原形态藤状灌木。茎圆柱形,黑褐色,表面光滑。叶互生,阔披针形,长

  • 水麦冬

    药材名称水麦冬来源水麦冬科(芝菜科)水麦冬Triglochin pulustre L.,以果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功能主治消炎,止泻。藏医常用治眼痛,腹泻。用法用量研末与其它药配用。摘

  • 长青草

    药材名称长青草拼音Chánɡ Qīnɡ Cǎo别名雪山苓、捆仙绳、富贵草、转筋草、上天梯、土桔梗、四季青[四川]来源黄杨科粉蕊黄杨属植物顶蕊三角咪Pachysandra terminalis

  • 亚香棒虫草

    药材名称亚香棒虫草拼音Yà Xiānɡ Bànɡ Chónɡ Cǎo来源药材基源:为麦角菌科真菌亚香棒虫草的菌核及子座。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rdyceps hawkesii Gray采收和储藏:冬

  • 木瓜枝

    《中药大辞典》:木瓜枝药材名称木瓜枝拼音Mù Guā Zhī出处《别录》来源为蔷薇科植物贴梗海棠的枝叶。性味《纲目》:"酸涩,温,无毒。"功能主治《别录》:"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