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鸬鹚骨

鸬鹚骨

《中药大辞典》:鸬鹚骨

药材名称鸬鹚骨

拼音Lú Cí Gǔ

出处本草经集注

来源为鸬鹚科动物鸬鹚

功能主治陶弘景:"主鱼鲠。"

复方①治雀卵面斑:鸬鹚骨烧研,入白芷末,猪脂和,夜涂旦洗。(《摘元方》)及黄素单核甙酸。

②治鱼骨鲠:鸬鹚骨(煅灰)蜜调绵裹含咽。(《本经逢原》)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鸬鹚骨

药材名称鸬鹚骨

拼音Lú Cí Gǔ

英文名cormorant bone

出处出自《本草经集注

来源药材基源:为鸬鹚科动物鸬鹚的骨骼。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alacrocorax carbo sinensis(Blumenbach)

采收和储藏:捕捉后去皮毛及肉,取骨骼晾干,烧灰用。

原形态鸬鹚,中型鸟类,体长80cm。颊、颏和上喉均为白色,形成一半环状。头、羽冠、颈等为黑色,但有金属紫绿色反光,并有白色丝状羽;肩和翼的覆羽青铜棕色,羽缘蓝黑色;初级尺羽黑褐色;次级和三级飞羽灰褐色,并带有绿色金属反光。下体蓝黑色,产具金属反光,下胁有一雪白块斑。尾灰黑色,羽干基部呈灰白色。虹膜翠绿色。眼先橄榄绿色,缀以黑色玟点;眼下橙内色;嘴下喉囊为橄榄黑色,并缀许多鲜黄色斑点。上嘴黑褐,边缘及下嘴灰白色,且具砖红色斑。跗跖黑色,四趾向前,具蹼及锐爪。冬羽时期,头无羽冠,头、颈无白色丝状羽;颊、颏和上喉的白色半环为浅灰棕色所代替,下肋无雪白斑块。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栖息于河川、湖沼及海滨,善潜水捕食鱼类。营巢于芦甘心丛中或矮树、峭壁上。

资源分布:广布于我国各地。经驯养后可供捕鱼。

性味酸;咸;平

归经肾经

功能主治化骨鲠;去面斑。主鱼骨鲠喉;面部雀斑

用法用量内服:烧存性研末,适量,白开水或米汤送下。

复方①治雀卵面斑:鸬鹚骨烧研,入白芷末,猪脂和,夜涂旦洗。(《摘元方》)②治鱼骨鲠:鸬鹚骨(煅灰)蜜调绵裹含咽。(《本经逢原》)

各家论述陶弘景:主鱼鲠。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野扇花果

    药材名称野扇花果拼音Yě Shàn Huā Guǒ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黄杨科植物野扇花的果实,秋、冬或春季采。原形态详"胃友"条。功能主治养肝安神。复方治头晕,心悸,

  • 刺梨根

    《中药大辞典》:刺梨根药材名称刺梨根拼音Cì Lí Gēn别名茨藜子根(《天宝本草》),茨藜根(《贵阳民间药草》)。出处《草木便方》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刺梨的根。7~8月采。化学成分根

  • 小野鸡尾

    药材名称小野鸡尾拼音Xiǎo Yě Jī Wěi别名海风丝、草莲、凤尾蕨、线鸡尾草、小金花草、光棍药、黑蕨、火汤蕨、金粉蕨、中华金粉蕨、乌蕨、土黄连、日本乌蕨、水金鸡尾、金鸡尾、地柏枝、虾虾猛、凤尾莲

  • 大飞扬

    药材名称大飞扬拼音Dà Fēi Yánɡ别名马鞍叶羊蹄甲(《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蝴蝶风、羊蹄藤(《广西中药志》),夜合叶(《贵州药植目录》)。出处《广西中药志》来

  • 蔓胡颓子叶

    《中药大辞典》:蔓胡颓子叶药材名称蔓胡颓子叶拼音Màn Hú Tuí Zǐ Yè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胡颓子科植物蔓胡颓子的枝叶。全年可采。化学成

  • 地红子

    药材名称地红子拼音Dì Hónɡ Zǐ别名矮红子来源蔷薇科小叶平枝灰栒子Cotoneaster horizontalis Decne. var. perpusillus Schne

  • 岩莴苣

    《中药大辞典》:岩莴苣药材名称岩莴苣拼音Yán Wō Jù别名锈草、岩枇杷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苦苣苔科植物岩莴苣的全草。全年均可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生叶4~6枚,有肉质叶柄

  • 藤茶

    药材名称藤茶拼音Ténɡ Chá别名霉茶叶。来源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大叶蛇葡萄的枝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mpelopsis megalophylla Diels et Gilg采收和储藏:夏季采

  • 曲枝天冬

    药材名称曲枝天冬别名毛叶天冬、霸天王、抓地龙、糙叶天冬来源百合科曲枝天冬Asparagus trichophyllus Bunge,以根入药。生境分部辽宁、河北、山西、内蒙古、陕西、宁夏、青海。性味甘

  • 水仙花

    《中药大辞典》:水仙花药材名称水仙花拼音Shuǐ Xiān Huā别名金盏银台(《洛阳花木记》),俪兰(《三余帖》),女史花、姚女儿(《内观日疏》)。出处《本草会编》来源为石蒜科植物水仙的花。原形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