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锦葵

锦葵

《全国中草药汇编》:锦葵

药材名称锦葵

别名小熟季花

来源锦葵科锦葵Malva sinensis Cav.以花、叶、茎入药。

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常有栽培。

化学成分花含粘液质,紫色花含一种花色甙:锦葵花甙(malvin)。

性味咸,寒。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理气通便。主治大小便不畅,淋巴结结核,带下,脐腹痛。

用法用量研末,每服1钱,白开水送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锦葵

药材名称锦葵

拼音Jǐn Kuí

别名荍、蚍衃、荆葵、钱葵、旌节花、小白淑气花、淑气花、棋盘花、小熟季花、茄花、冬苋菜、冬寒菜、麦秸花。

出处锦葵,古名"荍",始载于《诗经·陈风》。《尔雅·释草》:"荍,蚍衃。"(蚍衃,或作芘芣)陆玑《诗疏》云:"荍,一名荆葵。"《尔雅翼》进一步明确:"荍,荆葵也……一名锦葵。"《植物名实图考》收载于卷三蔬类,云:"锦葵……今荆葵也,似葵紫色……小草多华少叶,叶又翘起……华紫绿色,可食,微苦。

来源药材基源:为锦葵科植物锦葵的花、叶和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lva sinensis Cav.[Malva mauritianaL.var.sinensis(Cav.)DC.;M.sylvestrissensu Mast.]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锦葵 二年生或多年生直立草本,高50-90cm。分枝多,疏被粗毛。叶互生;叶柄长4-8cm,近无毛,但上面槽内被长硬毛;托叶偏斜,卵形,具锯齿,先端渐尖;叶圆心形或肾形,具5-7圆齿状钝裂片,长5-12cm,宽几相等,基部近心形至圆形,边缘具圆锯齿,两面均无毛或仅脉上疏被短糙状毛。花3-11朵簇生,花梗长1-2cm,无毛或疏被粗毛;小苞片3,长圆形,长3-4mm,宽1-2mm,先端圆形,疏被柔毛;萼杯状,长6-7mm,萼裂片5,宽三角形,两面均被星状疏柔毛;花紫红色或白色,直径3.5-4cm,花瓣5,匙形,长约2cm,先端微缺,爪具髯毛;雄蕊柱长8-10mm,被刺毛,花丝无毛;花柱分枝9-11,被微细毛。果扁圆形,径约5-7mm,分果爿9-11,肾形,被柔毛。种子黑褐色,肾形,长2mm。花期5-10月。

生境分部我国南北各城市常见栽培,偶有逸生。

性味咸;寒

功能主治利尿通便;清热解毒。主大小便不畅;带下;淋巴结结核;咽喉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研末,1-3g,开水送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簕欓

    药材名称簕欓拼音Lè Tǎnɡ别名狗花椒、鹰不泊[福建、广东]、鸡胡欓、土花椒[海南]、刺苍根、鸟不宿[广东、广西]来源芸香科花椒属植物簕欓Zanthoxylum avicennae (La

  • 小扁草

    药材名称小扁草拼音Xiǎo Biǎn Cǎo别名草兰花、竹叶兰、兰草花、小兰花来源药材基源:为鸢尾科植物尼泊尔鸢尾的根茎或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ris dacora Wall.[I.nepalen

  • 菊花

    《中国药典》:菊花药材名称菊花拼音Jú Huā英文名FLOS CHRYSANTHEMI别名甘菊花、白菊花、黄甘菊、药菊、白茶菊、茶菊、怀菊花、滁菊、毫菊、杭菊、贡菊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菊Chr

  • 银线草根

    药材名称银线草根拼音Yín Xiàn Cǎo Gēn别名土细辛(《广西中药志》),四叶细辛(《湖南药物志》),天王七、拐拐细辛、四叶七、白毛七(《陕西中草药》)。出处《安徽药材》来

  • 全毛悬钩子

    药材名称全毛悬钩子拼音Quán Máo Xuán Gōu Zi别名红毛猫耳扭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全毛悬钩子的全草。原形态常绿蔓生小灌木,高20~40厘

  • 绵羊角

    药材名称绵羊角拼音Mián Yánɡ Jiǎo来源偶蹄目牛科绵羊Ovis aries L.,以角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功能主治滋补强壮,清热明目。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王不留行

    《全国中草药汇编》:王不留行药材名称王不留行拼音Wánɡ Bù Liú Xínɡ英文名SEMEN VACCARIAE别名留行子、奶米、王牡牛、大麦牛来源本品为石

  • 菱叶

    《中药大辞典》:菱叶药材名称菱叶拼音Línɡ Yè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菱科植物菱或其同属植物的叶。功能主治①《滇南本草》:"晒干为末,搽小儿走马疳。"②《中国

  • 栉叶蒿

    药材名称栉叶蒿别名篦齿蒿、恶臭蒿、粘蒿、籽蒿来源菊科栉叶蒿Neopallasia pectinata (Pall.) Poljak.[Artemisia pectinata Pall.],以地上全草入

  • 地瓜

    药材名称地瓜拼音Dì Guā别名土瓜、凉瓜、凉薯、葛瓜、葛薯、土萝卜(《中国药植志》),草瓜茹(《陆川本草》),沙葛、地萝卜(江西《草药手册》)。出处《中国药植志》来源为豆科植物豆薯的块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