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象牙参

象牙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象牙参

药材名称象牙参

拼音Xiànɡ Yá Cān

别名土中闻鸡脚参、鸡脚玉兰

来源姜科象牙参Roscoea intermedia Gagnep.,以入药。

生境分部云南。

性味苦,凉。

功能主治清肺定喘。主治咳嗽,哮喘。

用法用量3~5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象牙参

药材名称象牙参

拼音Xiànɡ Yá Shēn

来源药材基源:为姜科植物滇象牙参或藏象牙参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Roscoea yunnanensis Loes.2.Roscoea tibetica Bat.[R.intermedia Gagnep.]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1.滇象牙参,多年生草本,高15-25cm。根簇生,肉质,稍增粗,多少呈纺锤形,长2-3cm或更长。茎短缩,叶紧接,叶片3-4片,线状被针形或线形,长5-22cm,宽l-2cm,无毛,折叠及镰状弯曲。穗状花序有花l-4朵,总花梗近无或极短;苞片被针形,长3-5.5cm,宽0.3-1cm;花白色、玫瑰红色、紫色或天蓝色;花萼长2-4cm,狭管状,膜质;花冠管略较萼管为长或超出萼管近半,长达4.5cm,花冠裂片长2.5-3cm;侧生退化雄蕊长2-2.5cm;唇瓣倒卵形,长1.5-2.5cm,宽约1.6cm,先端2裂。花期7-8月。

2.藏象牙参,本种与滇象牙参的区别是:植株矮小,高5-15cm;茎基部有3-4枚膜质的鞘,密被腺点;叶通常l-2片,叶片椭圆形,长2-6cm,宽l-2.5cm;花单生或2-3朵顶生,紫红色或蓝紫色。花期6-7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于海拔2600-3500m的高山林下、草坡。

2.生于山坡、草地或松林下。

资源分布:1.分布于我国云南、西藏。

2.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

性味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润肺止咳;补虚。主咳嗽;哮喘;病后体虚;虚性水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广豆根

    药材名称广豆根拼音Guǎnɡ Dòu Gēn英文名Subprostrate Sophora Root别名山豆根、小黄连来源为豆科柔枝槐sophora subprostrata Chun et

  • 药材名称柿拼音Shì别名柿子、朱果来源本品为柿树科植物柿Diospyros kaki L. f.,以果、根、叶入药,柿饼也供药用。根随时可采;秋冬采果。性味果:甘,寒。根:苦、涩,凉。叶:苦

  • 羊乳

    《中药大辞典》:羊乳药材名称羊乳拼音Yánɡ Rǔ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牛科动物山羊或绵羊的乳汁。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羊肉"条。化学成分每100克约含水分87克,蛋白质3

  • 野绿麻

    《中药大辞典》:野绿麻药材名称野绿麻拼音Yě Lǜ Má别名零余子荨麻(《中国植物图鉴》),艾麻草、红禾麻、禾麻草(《贵州草药》)。出处《浙江中医杂志》来源为荨麻科植物珠芽艾麻的全草或根。原

  • 珠芽半支

    药材名称珠芽半支拼音Zhū Yá Bàn Zhī别名狗牙菜、狗牙瓣、小箭草、零余子景天、珠芽石板菜、零余子佛甲草。出处《百草镜》载各种半支,有七十二种,其中不少为景大科景天属植物,本种可能为其中之一。

  • 大黄茎

    《中药大辞典》:大黄茎药材名称大黄茎拼音Dài Huánɡ Jīnɡ出处《唐本草》来源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等的地上茎或嫩苗。性味①《唐本草》:"味酸。

  • 罗汉松根皮

    《中药大辞典》:罗汉松根皮药材名称罗汉松根皮拼音Luó Hàn Sōnɡ Gēn Pí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竹柏科植物短叶土杉或土杉的根皮。全年可采。功能主治治跌

  • 米来瓜

    药材名称米来瓜别名南葛、苦瓜、苦瓜蒌来源葫芦科米来瓜Thladiantha henryi Hemsl.,以块根入药。生境分部湖北。功能主治败火,温补,调气。用法用量3~5钱,水煎服。摘录《全国中草药汇

  • 还阳草

    药材名称还阳草拼音Hái Yánɡ Cǎo别名三匹七(《陕西草药》),姜皮矮陀陀、王蝴蝶(《昆明民间常用草药》),黄花参(《贵州药植目录》)。出处《陕西草药》来源为景天科植物云南景

  • 棠梨

    《中药大辞典》:棠梨药材名称棠梨拼音Tánɡ Lí别名杜、甘棠(《诗经》),杜梨(陆玑《诗疏》),杜棠(《尔雅》郭璞注),野梨(《纲目》),土梨(《中国树木分类学》)。出处《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