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豌豆

豌豆

药材名称豌豆

拼音Wān Dòu

别名豍豆(《四民月令》),寒豆(《品汇精要》),毕豆(《唐史》),雪豆(《广州植物志》)。

出处《绍兴校定证类本草》

来源为豆科植物豌豆种子

原形态一年生攀援草本,秃净而有粉霜,高1~2米。羽状复叶,互生,叶轴末端有羽状分枝的卷须;托叶卵形,叶状,常大于小叶,基部耳状,包围叶柄或茎,边缘下部有细牙齿;小叶2~6枚,阔椭圆形或矩形,长25~50毫米,全缘。花柄自叶腋抽出,较叶柄为短:花1~3朵,白色或紫色;萼钟形,5裂,裂片披针形:花冠蝶形,旗瓣圆形,翼瓣与龙骨瓣贴生;雄蕊10,成9与1两束;花柱扁平,顶端扩大,内侧具髯毛。荚果长椭圆形,长5~10厘米。种子2~10粒,球形。花期4~5月。

生境分部全国各地有栽培。

化学成分种子含植物凝集素、止杈素及赤霉素A20。未成熟种子含4-氯吲哚基-3-乙酰-L-天门冬氨酸甲酯。豆荚含赤霉素A20。

性味甘,平。

①《饮膳正要》:"味甘,平,无毒。"

②《医林纂要》:"甘咸,寒,滑。"

归经《本草经疏》:"入睥、胃。"

功能主治和中下气,利小便,解疮毒。治霍乱转筋,脚气,痈肿。

①《绍兴校定证类本草》:"主调颗营卫,益中平气。"

②《日用本草》:"煮食下乳汁。"

③《纲目》:"研末涂痈肿、痘疮。"

④《本草从新》:"理脾胃。"

⑤《医林纂要》:"利小便。"

⑥《随息居饮食谱》:"煮食,和中生津,止渴下气,通乳消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

复方①治霍乱,吐利转筋,心膈烦闷:豌豆三合,香葇三两。上药,以水三大盏,煎至一盏半,去滓,分为三服,温温服之,如人行五里再服。(《圣惠方》)

②治脚气擅肩喘:豌豆二升,用水五斗,葱白十茎,擗碎,椒三分,煮取汤二斗,倾入两瓷瓮,以脚各安在一瓮中浸,遣人从膝上淋洗百遍。(《圣济总录》豌豆汤淋渫方)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枳椇木皮

    《中药大辞典》:枳椇木皮药材名称枳椇木皮拼音Zhǐ Jǔ Mù Pí出处《唐本草》来源为鼠李科植物枳椇的树皮。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枳椇子"条。性味《纲目》:&qu

  • 大叶桉

    药材名称大叶桉拼音Dà Yè ān别名蚊仔树来源为桃金娘科桉属植物大叶桉Eucalyptus robusta Smith,以叶入药。全年可采,阴干备用。原形态常绿乔木,高5~15米,树皮粗糙,有槽纹,

  • 羊蹄

    《全国中草药汇编》:羊蹄药材名称羊蹄拼音Yánɡ Tí别名土大黄、牛舌头、羊舌头、野菠菜、羊蹄叶来源为蓼科酸模属植物皱叶酸模Rumex crispus L 或羊蹄R. japoni

  • 接骨树

    药材名称接骨树别名绿泽兰、蚂蚁鼓堆树、戳皮树来源马鞭草科腐卑属植物思茅腐卑Premna szemaoensis Pei,以茎皮入药。全年可采,晒干研末。性味甘,平。功能主治舒筋活络,接骨镇痛,止血生肌

  • 黑面防己

    《全国中草药汇编》:黑面防己药材名称黑面防己拼音Hēi Miàn Fánɡ Jǐ别名耳叶马兜铃、木防己、麻疯龙、暗消来源马兜铃科马兜铃属植物卵叶马兜铃Aristolochia ta

  • 钩栗

    《中药大辞典》:钩栗药材名称钩栗拼音Gōu Lì别名青叶槠(江西《草药手册》)。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壳斗科植物钩栲的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原形态钩栲,又名:厚果、大叶锥栗、猴栗

  • 土人参叶

    《中药大辞典》:土人参叶药材名称土人参叶拼音Tǔ Rén Shēn Yè出处《福建中草药》来源为马齿苋科植物栌兰的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土人参"条。性味微甘,平

  • 金刚藤

    药材名称金刚藤拼音Jīn Gānɡ Ténɡ别名菝葜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百合科植物西南菝葜的根茎。8~9月挖取。洗净,切片,晒干。原形态攀援木本,茎实心,无刺。根茎才;质,结节状。叶

  • 巴山虎

    药材名称巴山虎拼音Bā Shān Hǔ别名金扣钮根(《陆川本草》),细钮扣根、扣子头(《南宁市药物志》),紫花茄根(《福建中草药》)。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茄科植物紫花茄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植物形

  • 狭叶竹节参

    药材名称狭叶竹节参拼音Xiá Yè Zhú Jié Shēn别名竹根七、野三七、鸡头七、土三七、藏三七、三七、扣子七、竹节三七、峨三七、峨眉三七、芋儿七、白三七、明七、竹根七、萝卜参、大竹根七来源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