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莱菔叶

莱菔叶

《中药大辞典》:莱菔叶

药材名称莱菔叶

拼音Lái Fú Yè

别名萝卜杆(《滇南本草》),莱菔菜(《本草从新)》,萝卜缨(《本草再新》),莱菔甲(《现代实用中药》),萝卜甲(《江苏植药志》)。

出处《唐本草》

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莱菔根出叶。冬季或早春采收。风干或晒干。

性状干燥根出叶具有旋卷、多皱纹的长叶柄,羽状裂片卷曲收缩,通常弯曲成团状,黄绿色;质地干脆,易破碎,有香气。以干燥、质轻、黄绿色、有香气而不霉蛀的为佳。

性味辛苦,平。

①《滇南本草》:"性温,味甘。"

②《本草从新》:"辛苦,温。"

③《饮片新参》:"咸,平。"

归经①《滇南本草》:"入脾、胃二经。"

②《本草再新》:"入脾、肺二经。"

功能主治消食,理气。治胸膈痞满作呃,食滞不消,泻痢,喉痛,妇女乳肿,乳汁不通。

①崔禹锡《食经》:"消食和中。"

②《滇南本草》:"白萝卜杆叶,治脾胃不和,宿食不消,胸膈膨胀,噎膈,打呃,呕吐酸水,赤白痢疾,妇人乳结、乳肿,经闭。"

③《本草再新》:"化痰止咳,消食理气。"

④《随息居饮食谱》:"凡一切喉症,时行瘟疫,斑疹疟痢,水土不服,饮食停滞,痞满疳痘,胀泻,脚气,痧毒诸病,洗尽浓煎服之。"

⑤《饮片新参》:"生律利气,化湿,和肠腑,治泻利,开胃。"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入散剂,鲜者捣汁。

注意《次片新参》:"气虚血弱者禁用。"

复方①治初痢:莱菔苗叶阴干,随色之红白用。赤者砂糖调服,白者糖霜调服。(《本经逢原》)

②治噎膈打呃:白萝卜杆五钱(微炒),神曲三钱,白蔻仁三钱。共为细末。每服三钱,淡姜汤下。并治红白痢疾,加枳壳;山查各等分,煎服。(《滇南本草》)

③治小便出血:鲜莱菔叶捣汁,加好陈墨少许,饮之。(《医界春秋》(1):93,1986)

④治妇人奶结红肿疼痛,乳汁不通,或被压着,或小儿吹着:红萝卜杆叶不拘多少,捣汁一杯,新鲜更好,煨热,点水酒或烧酒服亦可。(《滇南本草》)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莱菔叶

药材名称莱菔叶

拼音Lái Fú Yè

英文名Radish leaf

别名萝卜叶、萝卜杆叶、莱菔菜、萝卜缨、莱菔甲、莱菔英、萝卜英

出处出自《唐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莱菔的基生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aphanus sativus L.

采收和储藏:冬季或早春采收,洗净,风干或晒干。

原形态莱菔,一年生或二年生直立草本,高30-100cm。直根,肉质,长圆形、球形或圆锥形,外皮绿色、白色或红色。茎分枝,无毛,稍具粉霜。基生叶和下部茎生叶大头羽状半裂,长8-30cm,宽3-5cm,顶裂片卵形,侧裂片4-6对,长圆形,有钝齿,疏生粗毛;上部叶长圆形,有锯齿或近全缘。总状花骗子顶生或腋生;萼片长圆形;花瓣4,白色、紫色或粉红色,直径1.5-2cm,倒卵形,长1-1.5mm,具紫纹,下部有长5mm的爪;雄蕊6,4长2短;雌蕊1,子房钻状,柱头柱状。长角果圆柱形,长3-6cm,在种子间处缢缩,形成海绵质横膈,先端有喙长1-1.5mm;种子1-6颗,卵形,微扁,长约3mm,红棕色,并有细网纹。花期4-5月,果期5-6月。

生境分部原产我国,全国各地均有栽培,且有大量的栽培品种。

性状性状鉴别,叶通常皱缩卷曲成团,展平后叶片琴形羽状分裂,长可达40cm,表面不平滑,黄绿色。质干脆,易破碎。有香气。

化学成分叶含叶黄素(phytoxanthin),挥发油,油中含α、β-已烯醛(α、β-hexenal)及β、γ-已烯醇(β、γ-hexenol)。

性味味辛;苦;性平

归经脾;胃;肺经

功能主治消食理气;清肺利咽;散瘀消肿。主食积气滞;脘腹痞满;呃逆;吐酸;泄泻;痢疾;咳谈;音哑;咽喉肿痛;妇女乳房肿痛;乳汁不通;外治损伤瘀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研末或鲜叶捣汁。外用:适量,鲜叶捣敷;或干叶研末调敷。

复方①治初痢:莱菔苗叶阴干,随色之红白用。赤者砂糖调服,白者糖霜调服。(《本经逢原》)②治噎膈打呃:白萝卜杆五钱(微炒),神曲三钱,白蔻仁三钱。共为细末。每服三钱,淡姜汤下。并治红白痢疾,加枳壳山楂各等分,煎服。(《滇南本草》)③治小便出血:鲜莱菔叶捣汁,加好陈墨少许,饮之。〔《医界春秋》(l):93,1936〕④治妇人奶结红肿疼痛,乳汁不通,或被压着,或小儿吹着:红萝卜杆叶不拘多少,捣汁一杯,新鲜更好,煨热,点水酒或烧酒服亦可。(《滇南本草》)

各家论述1. 崔禹锡《食经》:消食和中。

2.《本草再新》:化痰止咳,消食理气。

3.《饮片新参》:生津利气,化湿,和肠腑,治泻利,开胃。

4.《滇南本草》:白萝卜杆叶,治脾胃不和,宿食不消,胸膈膨胀,噎膈,打呃,呕吐酸水,赤白痢疾,妇人乳结、乳肿,经闭。

5.《随息居饮食谱》:凡一切喉症,时行瘟疫,斑疹疟痢,水土不服,饮食停滞,痞满疳疸,胀泻,脚气,痧毒诸病,洗尽浓煎服之。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黄明胶

    《中药大辞典》:黄明胶药材名称黄明胶拼音Huánɡ Mínɡ Jiāo别名水胶(《外台》),牛皮胶(《本草图经》),海犀胶(《纲目》),广胶、明胶(《本经逢原》)。出处《食疗本草》

  • 山猫儿

    《中药大辞典》:山猫儿药材名称山猫儿拼音Shān Māo ér别名碟碟草(《质问本草》),桔梗兰(《中国植物图鉴》),老鼠砒、家鼠草(《福建民间草药》),铰剪王(《陆川本草》),山交剪、天蒜

  • 香根芹根

    药材名称香根芹根拼音Xiānɡ Gēn Qín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香根芹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smorhiza aristata (Thu-nb.)Makino et Yabe.采

  • 木瓜

    《中国药典》:木瓜药材名称木瓜拼音Mù Guā英文名FRUCTUS CHAENOMELIS别名贴梗海棠、铁脚梨、皱皮木瓜、宣木瓜来源本品为蔷薇科植物贴梗海棠Chaenomeles speci

  • 榅桲

    《全国中草药汇编》:榅桲药材名称榅桲拼音Wēn Bó别名木犁来源蔷薇科榅桲属植物榅桲Cydonia oblonga Mill.,以果实入药。成熟后采收,阴干。性味甘、酸,温。功能主治祛湿解暑

  • 豇豆叶

    《中药大辞典》:豇豆叶药材名称豇豆叶拼音Jiānɡ Dòu Yè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豆科植物豇豆的叶片。功能主治《滇南本草》:"冶淋症。"用法用量内服:煎汤,

  • 苦葵鸦葱

    药材名称苦葵鸦葱拼音Kǔ Kuí Yā Cōnɡ别名又枝鸦葱、女苦奶(《内蒙古中草药》),羊奶及及、散枝鸦葱(《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出处《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来源为菊科植物分枝鸦葱的

  • 韩信草

    《中药大辞典》:韩信草药材名称韩信草拼音Hán Xìn Cǎo别名大力草、耳挖草(《生草药性备要》),金茶匙(《本革求原》),大韩信草(《南宁市药物志》),顺经草(《贵阳民间药草》

  • 西藏桃叶珊瑚根

    药材名称西藏桃叶珊瑚根拼音Xī Zànɡ Táo Yè Shān Hú Gēn别名紫竹根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茱萸科植物喜马拉雅珊瑚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ucuba himalaica Hook f

  • 花楸

    《全国中草药汇编》:花楸药材名称花楸拼音Huā Qiū别名马加木、红果臭山槐来源蔷薇科花楸属植物花楸Sorbus pohuashanensis (Hance) Hedl.,以茎、茎皮和果实入药。秋季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