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荚果蕨贯众

荚果蕨贯众

《中药大辞典》:荚果蕨贯众

药材名称荚果蕨贯众

拼音Jiá Guǒ Jué Guàn Zhònɡ

英文名Rhizoma Matteucciae Struthiopteris

别名野鸡膀子、小叶贯众

来源为球子蕨科植物荚果蕨Matteuccia struthiopteris(L.)Todaro的根茎及叶柄基部。春、秋季采收,削去地上部分,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达lm。叶簇生,二型,营养叶矩圆倒披针形,长45~90cm,宽14~25cm,二回羽状深裂,下部有10多对羽片,向下逐渐缩小成耳状,叶柄短;孢子叶较短,叶柄较长,一回羽状,羽片向下反卷成有节的荚果状,盖住孢子囊群。

生境分部生于林下或山谷阴湿处。产于东北、华北及陕西、四川、西藏。

性状本品呈圆纺锤形或歪椭圆形,长10~15cm,直径6.5~8cm,密布叶柄基部,顶端可见黄棕色膜状鳞片。叶柄基部扁三棱形,上宽下细,向内弯曲;表面黑棕色,微有光泽,背面有纵棱5~6条,中间 l 条明显隆起,有的上端可见1~2条呈飞鸟形皱纹,腹面亦有纵棱;质硬,横切面外皮黑色,内面淡棕色,有线形维管束2个,排成八字形。基部根茎外露。味微涩。

化学成分含羟基促脱皮甾酮(ecdysterone)以及脂肪酸,其中以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acid)为主。

性味性微寒,味苦。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杀虫,止血。用于蛲虫病、虫积腹痛、赤痢便血、子宫出血、湿热肿痛。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荚果蕨贯众

药材名称荚果蕨贯众

拼音Jiá Guǒ Jué Guàn Zhònɡ

别名小叶贯众黄瓜香、野鸡膀子

出处本品为贯众品种之一,《本草图经》在贯众条下注云:“今陕西河东州郡及荆襄间多有之,而少有花者,春生苗赤,叶大如蕨,茎杆三棱,叶绿色似小鸡翎……根紫黑色,形如大瓜,下有黑须毛,又似老鸱。”并附有淄州贯众图。根据分布及形态记述和附图所示,其原植物与荚果蕨相符。但也有人认为是蹄盖蕨属(Athyrium)或鳞毛蕨属(Dryopteris)植物。

来源药材基源:为球子蕨科植物荚果蕨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tteuccia struthiopteris(L.)Todaro[Osmunda struthiopteris L.]

采收和储藏:春、秋季采挖,削去叶柄、须根,除净泥土,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植株高约90cm。根茎直立,与叶柄基部密被披针形鳞片。叶簇生,二型,有柄;营养叶长圆倒披针形,长40-90cm,宽15-25cm,叶轴和羽轴偶有棕色柔毛,二回深羽裂;下部10多对羽片向下逐渐缩短成小耳形,中部羽片宽1.2-2cm;裂片边缘浅波状或顶端具圆齿;侧脉单一。孢子叶较短,直立,有粗硬较长的柄,一回羽状,纸质;羽片向下反卷成有节的荚果状,包围囊群。孢子囊群圆形,着生于侧脉分枝的中部,成熟时汇合成条形;囊群盖膜质,白色,成熟时破裂消失。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800-3200m的高山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河南、四川、西藏等地。

性状1.性状鉴别 本品呈倒卵形或长圆形,上部钝圆,下部稍尖,稍弯曲,长10-16cm,直径在4-7cm;棕褐色;全体密被叶柄残基、须根和少量鳞片。叶柄残基上部扁平,向下渐窄,背部隆起,中央有1条纵棱,近上端可见“V”或“M”形突皱纹;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有黄白色小点(分体中柱)2个,呈“八”字形排列。叶柄基部生有1-3条须根,多分支,有时具棕色绒毛。气微而特异,味涩。

2.显微鉴别 根茎(直径1.3cm)横切面:表皮常脱落,最外面为数列至10余列厚壁细胞,分体中柱10余个,断续环状排列。内皮层明显。木质部由多角形管胞组成;周围为韧皮部;薄壁组织中有大形裂隙,细胞内充满细小淀粉粒。

叶柄基部横切面:分体中柱2个,呈八字形排列;内皮层明显;木质部两端呈弯钩状折叠;周围为韧皮部。维管束周围可见棕褐色的分泌细胞。

化学成分含蜕皮甾酮(ecdysterone),尖叶土杉甾酮(ponasterone) A,蕨甾酮(pteosterone),β-谷甾醇(β-sitosterol),东北贯众素(dryocrassin),以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为主的脂肪酸以及微量元素。

药理作用荚果蕨根茎及叶柄基部的煎剂稀释到16%浓度时,体外对猪蛔虫头段有不同程度的抑制和松弛作用。50%-70%的煎剂对整体猪蛔虫作用2-6小时后,猪蛔虫的活动呈不同程度的抑制。

鉴别薄层色谱:取样品粗粉5g,在沙氏提取器中,用氯仿回流提取3小时,回收氯仿至20ml供点样用。以β-蜕皮激素为对照品。用硅胶G(上海荧光化学厂)铺板105℃活化1h。以氯仿-甲醇(9:1)展开,展距15cm。用5%磷钼酸乙醇溶液喷雾,供试品色谱中,与对照品相应位置处均显蓝色斑点。

性味苦;微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杀虫;止血。主热病发斑;腮腺炎;湿热疮毒;蛔虫腹痛;蛲虫病;赤痢便血;尿血;吐血;衄血;崩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5g,大剂量可用至50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清热解毒宜生用;止血宜炒炭。

注意孕妇慎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猪母柴根

    药材名称猪母柴根拼音Zhū Mǔ Chái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忍冬科植物反针叶荚蒾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burnum lancifolium Hsu.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鲜用或切片晒

  • 苏铁

    药材名称苏铁拼音Sū Tiě别名铁树、凤尾棕、凤尾蕉、梭罗花、铁甲松、金边凤尾来源苏铁科苏铁属植物苏铁Cycans revoluta Thunb.,以叶、根、花及种子入药。四季可采根、叶,夏季采花,秋

  • 铁苋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铁苋菜药材名称铁苋菜拼音Tiě Xiàn Cài别名人苋、血见愁、海蚌含珠、撮斗装珍珠、叶里含珠、野麻草来源大戟科铁苋菜属植物铁苋菜Acalypha austr

  • 破叶莲

    药材名称破叶莲拼音Pò Yè Lián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赣皖乌头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onitum finetianum Hand.Mazz.采收和储藏:春、秋季采挖,除去残茎及须根,

  • 野槟榔

    《中药大辞典》:野槟榔药材名称野槟榔拼音Yě Bīnɡ Lɑnɡ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壳斗科植物白皮柯的花序。4~5月采收。原形态白皮柯,又名:猪栎。常绿乔木,高5~20米。小枝有褐色茸毛。叶

  • 带鱼

    《中药大辞典》:带鱼药材名称带鱼拼音Dài Yú别名鞭鱼(《医林纂要》),带柳(《福清县志》),裙带鱼(《柑园小识》),海刀鱼、鳞刀鱼(《黄渤海鱼类调查报告》)。出处《本草从新》来

  • 《中药大辞典》:橘药材名称橘拼音Jú别名黄橘(《本草图经》)。出处《本经》来源为芸香科植物福橘或朱橘等多种橘类的成熟果实。原形态①福橘(《泉南杂志》),又名:绿橘(《纲目》),红橘、大红蜜描

  • 黄多孔菌

    药材名称黄多孔菌别名杂蘑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多孔菌目多孔菌科黄多孔菌Polyporus elegans (Bull.) Fr.,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部生长在阔叶树朽木及枯树上,偶尔生长于针叶树的腐木上。

  • 太阳海星

    药材名称太阳海星拼音Tài Yánɡ Hǎi Xīnɡ别名太阳鱼来源药材基源:为太阳海星科动物陶氏太阳海星的全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olaster dawsoni Verrill采收和储藏:夏、秋

  • 高山龙胆

    药材名称高山龙胆拼音Gāo Shān Lónɡ Dǎn别名白花龙胆、无茎龙胆、麻龙胆来源药材基源:为龙胆科植物氓县龙胆的带根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entzana purdomii Marq.[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