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苦瓜根

苦瓜根

《中药大辞典》:苦瓜根

药材名称苦瓜根

拼音Kǔ Guā Gēn

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来源葫芦科植物苦瓜,夏、秋采收。

性味苦,寒。

①《四川中药志》:"性凉,味苦,无毒。"

②《闽南民间草药》:"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治痢疾,便血,疔疮肿毒,风火牙痛。

《民间常用草药汇编》:"退热解毒。治火牙痛;外洗疮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两(鲜用)。外用:煎水洗。

复方①治痢疾腹痛、滞下粘液:苦瓜根二两,冰糖二两。加水炖服。(《众集验方》)

②治大便带血:鲜苦瓜根四两。水煎服。

③治风火牙痛:苦瓜根捣烂敷下关穴。

④治疔疮:苦瓜根研末调蜂糖敷。(②方以下出江西《草药手册》)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苦瓜根

药材名称苦瓜根

拼音Kǔ Guā Gēn

英文名Root of Balsampear

出处出自《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苦瓜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omordica charantia 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根部,洗净,切段,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苦瓜,一年生攀援草本,多分枝,有细柔毛,卷须不分枝。叶大,肾状圆形,长宽各约5-12cm,通常5-7深裂,裂片卵状椭圆形,基部收缩,边缘具波状齿,两面近于光滑或有毛;叶柄长3-6cm。花雌雄同株。雄花单生,有柄,长5-15cm,中部或基部有苞片,苞片肾状圆心形,宽5-15mm,全缘;萼钟形,5裂,裂片卵状披针形,先端短尖,长4-6mm;花冠黄色,5裂,裂片卵状椭圆形,长1.5-2cm,先端钝圆或微凹;雄蕊3,贴生于萼筒喉部。雌花单生,有柄,长5-10cm,基部有苞片;子房纺锤形,具刺瘤,先端有喙,花柱细长,柱头3枚,胚珠多数。果实长椭圆形,卵形或两端均狭窄,长8-30cm,全体具钝圆不整齐的瘤状突起,成熟时橘黄色,自顶端3瓣开裂。种子椭圆形,扁平,长10-15mm,两端均具角状齿,两面均有凹凸不平的条纹,包于红色肉质的假种皮内。花期6-7月。果期9-10月。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湿热;解毒。主湿热泻痢;便血;疔疮肿毒;风火牙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鲜品30-60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

各家论述《民间常用草药汇编》:退热解毒。治火牙痛;外洗疮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茴香根

    《中药大辞典》:茴香根药材名称茴香根拼音Huí Xiānɡ Gēn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伞形科植物茴香的根。7月间采挖。化学成分根含挥发油。油含莳萝油脑、α-松油烯、γ-松油烯、异松油烯、α

  • 绿盐

    《中药大辞典》:绿盐药材名称绿盐拼音Lǜ Yán别名石绿(《海药本草》),盐绿(《纲目》)。出处《唐本草》来源为卤化物类矿物氯铜矿的矿石。原形态斜方晶系。晶体柱状或板状,晶面具垂直条纹。又为

  • 车螯

    《中药大辞典》:车螯药材名称车螯拼音Chē áo别名蜃(《周礼》),昌娥(《外科精要》)。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海产软体动物车螯(帘蛤科文蛤的一种)的肉或壳。性味甘咸,寒。①《本草拾遗》:&

  • 老鹤草

    药材名称老鹤草来源老鹤草Geraniumwilfordii Maxim的干燥带果地上部份。炮制洗净,晒干,切碎用。性味苦、为辛,平。归经归肝、肾、大肠经。功能主治祛除风湿。用于风湿痹痛。用法用量三钱至

  • 大麦奴

    药材名称大麦奴拼音Dà Mài Nú来源药材基源:为黑粉菌科真菌大麦坚黑粉菌寄生于麦穗上所产生的菌瘿及孢子堆。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Ustilago hordei(Pers.)Lagerh采收和储藏:果

  • 萱草根

    《中药大辞典》:萱草根药材名称萱草根拼音Xuān Cǎo Gēn别名漏芦果、漏芦根果(《滇南本草》),地人参(《分类草药性》),黄花菜根(《山东中药》)。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百合科植物萱草、黄花萱草

  • 生姜

    《中国药典》:生姜药材名称生姜拼音Shēnɡ Jiānɡ英文名RHIZOMA ZINGIBERIS RECENS别名姜来源本品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新鲜根茎。

  • 瓮菜癀

    药材名称瓮菜癀拼音Wènɡ Cài Huánɡ别名马蹄癀草。出处福建来源为堇菜科植物瓮菜癀的全草。原形态一年生草本。根弯曲,如鼠尾,末尾尖。茎细而弯曲,匍匐状,长12~3

  • 棕叶芦

    《全国中草药汇编》:棕叶芦药材名称棕叶芦拼音Zōnɡ Yè Lú别名扫地草、棕叶草来源禾本科棕叶芦Thysanolaena maxima (Roxb.) O. kuntze,以根、

  • 山枝仁

    药材名称山枝仁拼音Shān Zhī Rén别名芭豆、崖花子(《中国树木分类学》),榨木仁(《四川中药志》),土连翘、广枝仁(《常用中草药配方》)。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海桐花科植物光叶海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