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苦夭

苦夭

药材名称苦夭

拼音Kǔ Yāo

别名钩夭(《尔雅》),苦板(《纲目》),轮蓟(《苏南种子植物》),狭叶蓟、牛刺犁、小样刺米草(《湖南药物志》),小蓟(《广西中草药》)。

出处本草经集注

来源为菊科植物中国蓟全株。秋季采收。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1.5米。茎直立,有分枝,具蛛丝状白色细柔毛。叶互生,基部叶花时即枯萎脱落,中部叶椭圆状披针形,长10~20厘米,宽1~3厘米,边缘不整齐羽裂或不裂,具长短不等的刺,上面绿色,粗糙,下面被有蛛丝状白毛,上部叶渐小,线状披针形。头状花序顶生,开花后略下垂;总苞钟形,长1.5~2厘米,宽2~2.5厘米;苞片多层,外层苞片先端具细短刺,内层苞片先端膜质,背面有粘涎腺1条,紫红色;花全部管状,花冠紫红色,深5裂,裂片约为花冠筒部膨大部分的3倍;雄蕊5,花药合生,顶端的附属片倒楔形,基部有尾;子房下位,柱头2裂。瘦果长椭圆形,冠毛灰棕色。花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长于山坡、路旁。分布江苏、浙江、广西、湖南等地。

性味甘苦,凉。

①《别录》:"微寒。"

②《药性论》:"味苦,无毒。"

③《湖南药物志》:"甘微苦。"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活血,解毒。治暑热烦闷,妇女崩漏,跌打吐血,痔疮,疔疮。

①《别录》:"主面目通身漆疮。"

②陶弘景:"烧作灰以疗金疮。"

③《日华子本草》:"治丹毒。"

④汪颖《食物本草》:"煎汤洗痔。"

⑤《纲目》:"下气,解热。"

⑥《医林纂要》:"解暑去热。"

⑦《湖南药物志》:"破宿血,生新血,解热毒,利胸膈,除烦闷,补虚损。"

⑧《广西药植名录》:"凉血,止血,活血,解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敷。

复方①治妇女崩漏:狭叶蓟一两,臭椿树皮三钱,野鸭椿子三钱。水煎服。

②治牛箭(下部生疔疮):狭叶蓟、生大黄、犁口草、枇杷树根、狗屎刺叶。捣烂,敷患处。

③治跌伤吐血或下血:狭叶蓟根五钱,叶下红四钱,野鸡泡三钱,吉鸟根二钱,石膏一钱。水煎服。(选方出《湖南药物志》)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饭团根

    药材名称饭团根拼音Fàn Tuán Gēn别名入地麝香、过山香(《广西药植名录》),透地连珠、钻地风、三百两银(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广西药植名录》来源为木兰科植物冷

  • 七星草乌

    药材名称七星草乌拼音Qī Xīnɡ Cǎo Wū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苍山乌头的块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onitum contortum Finet et Gagnep.采收和储藏:夏秋采挖

  • 岩人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岩人参药材名称岩人参拼音Yán Rén Shēn来源桔梗科党参属植物紫花党参Codonopsis purpurea Wall.,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切碎,晒干

  • 大叶金花草

    《中药大辞典》:大叶金花草药材名称大叶金花草拼音Dà Yè Jīn Huā Cǎo别名野黄连、水黄连(《峨媚药植》),牙齿芒(《广州植物志》),擎天蕨(《广西中兽医药植》),雪仙草

  • 金榭榴

    药材名称金榭榴拼音Jīn Xiè Liú别名地丁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金石榴的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redua ikdganuu Hook.f.采收和储藏:5-6月花开时采收,晒干。原形态小

  • 蜈蚣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蜈蚣藤药材名称蜈蚣藤拼音Wú Gōnɡ Ténɡ别名多叶花椒、马椒、小叶刺椒来源芸香科花椒属植物蜈蚣藤Zanthoxylum multijugum Franch

  • 山茴芹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茴芹药材名称山茴芹拼音Shān Huí Qín别名拉拉柏[藏名]来源伞形科山茴芹Carlesia sinensis Dunn,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四川。性味甘、

  • 山里红

    药材名称山里红拼音Shān Lǐ Hónɡ别名野山查(《西藏常用中草药》),扎巴兴罗玛涅买(藏名)。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川梨的果实。9~10月采收成熟果实,晒干。原形态川梨

  • 短小蛇根草

    药材名称短小蛇根草拼音Duǎn Xiǎo Shé Gēn Cǎo别名荷包草、金锁匙、鸡冠草、白丁香、向日癀、金铃仔草、乌枪头、山苋菜、小蛇根草来源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短小蛇根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

  • 决明子

    《中国药典》:决明子药材名称决明子拼音Jué Mínɡ Zǐ英文名SEMEN CASSIAE别名马蹄决明、钝叶决明、假绿豆、草决明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决明Cassia obtus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