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苏铁花

苏铁花

药材名称苏铁花

拼音Sū Tiě Huā

别名凤尾蕉花、铁树花、梭罗花

来源药材基源:为苏铁科植物苏铁的花(大孢子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cas revoluta Thunb.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摘,鲜用或阴干备用。

原形态常绿木本植物,不分枝,高1-4m,稀达8m以上。密被宿存的叶基和叶痕,羽状叶从茎的顶部生出,长0.5-2m,基部两侧有刺,刺长2-3mm,羽片达100对以上,条形,厚革质,长9-18cm,宽4-6mm,先端锐尖,边缘显着向下卷曲,基部狭,两侧不对称,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中央微凹,下面浅绿色,中脉显着隆起。雌雄异株,雄球花圆柱形,长30-70cm,直径8-15cm;小孢子叶长方状楔形,长3-7cm,有急尖头,下面中肋及先端密生褐色或灰黄色长绒毛;大孢子叶扁平,长14-22cm,密生淡黄色或淡灰黄色绒毛,上部顶片宽卵形,边缘羽状分裂,其下方两侧着生数枚近球形的胚珠。种子卵圆形,微扁,顶凹,长2-4cm,径1.5-3cm,熟时朱红色,花期6-7月,种子10月成熟。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华南和西南地区,多栽培于庭园。江苏、浙江及华北各地多栽于盆中,冬季置于温室过冬。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

性状性状鉴别 大孢子叶略呈匙状,上部扁宽,下部圆柱形,长10-20cm,宽5-8cm。全体密被褐黄色绒毛,扁宽部分两侧羽状深裂为细条形,下部圆柱部分两侧各生1-5枚近球形的胚珠。气微,味淡。

性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理气祛湿;活血止血;益肾固精。主胃痛;慢性肝炎;风湿疼痛;跌打损伤;咳血;吐血;痛经;遗精;带下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60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青酒缸根

    药材名称青酒缸根拼音Qīnɡ Jiǔ Gānɡ Gēn出处《草木便方》来源为豆科植物小槐花的根。9~10月挖取根部,洗净,晒干。化学成分含生物碱0.12%。性味苦,温。①《草木便方》:"性温

  • 蛤壳

    《中国药典》:蛤壳药材名称蛤壳拼音Há Ké英文名CONCHA MERETRICIS SEU CYCLINAE别名文蛤、海蛤壳、蛤蜊皮来源本品为帘蛤科动物文蛤Meretrix me

  • 黑心姜

    《全国中草药汇编》:黑心姜药材名称黑心姜别名蓝姜、绿姜、黑姜、乌姜来源姜科姜黄属植物黑心姜Curcuma caesia Roxb.,以根状茎入药。夏季采,洗净,鲜用或切片晒干。性味苦、辛,温。功能主治

  • 爆仗竹

    药材名称爆仗竹拼音Bào Zhànɡ Zhú英文名Coralplant别名吉祥草、马鬃花、观音柳、花丁子、马骔花出处始载于《华北经济植物志要》。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爆仗竹的地上部分。拉丁植物动物

  • 中国繁缕

    药材名称中国繁缕拼音Zhōnɡ Guó Fán Lǚ别名鸦雀子窝来源药材基源:为石竹科植物中国繁缕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ellaria chinensis Regel采收和储藏:春、夏、秋季

  • 黄鹌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鹌菜药材名称黄鹌菜拼音Huánɡ ān Cài别名毛连连、野芥菜[福建]、黄花枝香草、野青菜来源菊科黄鹌菜属植物黄鹌菜Youngia japonica (L.

  • 青叶胆

    《中国药典》:青叶胆药材名称青叶胆拼音Qīnɡ Yè Dǎn英文名HERBA SWERTIAE MILEENSIS别名青叶丹、青鱼胆、走胆药、肝炎草来源本品为龙胆科植物青叶胆Swertia

  • 百灵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百灵草药材名称百灵草拼音Bǎi Línɡ Cǎo别名小白药、小对节生、小掰角、长柄牛奶藤来源萝藦科牛奶菜属植物百灵草Marsdenia longipes W. T. Wa

  • 芦笋

    《中药大辞典》:芦笋药材名称芦笋拼音Lú Sǔn别名芦尖(《要药分剂》)。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芦苇的嫩苗。春、夏挖取。性味①《本草图经》:"味小苦。"②《日用

  • 山杨树皮

    药材名称山杨树皮拼音Shān Yánɡ Shù Pí别名响杨、白杨来源杨柳科山杨树皮Populus davidiana Dode,以树皮入药。生境分部吉林、宁夏、陕西、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