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肉穗草

肉穗草

药材名称肉穗草

拼音Ròu Suì Cǎo

别名家阿麻

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肉穗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rcopyramis bodinieri Levl. Et Van.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洗净,切碎晒干。

原形态小草本,纤细,高5-12cm,具匍匐茎,无毛。叶片纸质,卵形或椭圆形,先端钝或急尖,基部钝、圆形或近楔形,长1.2-3cm,宽0.8-2cm,边缘具疏浅波状齿,齿间具小尖头,3-5基出脉,叶面被疏糙伏毛,基出脉微隆起,侧脉不明显,绿色或紫绿色,有时沿基出脉及侧脉呈黄白色,背面通常无毛,有时沿侧脉具极少的糙伏毛,通常呈紫红色,极稀为绿色,基出脉与侧脉隆起;叶柄长3-11mm,无毛,具狭翅。聚伞花序,顶生,有花1-3朵,稀5朵,基部具2枚叶状苞片,苞片通常为倒卵形,被毛,总梗长0.5-3(-4)cm,花梗长1-3mm,常四棱形,棱上具狭翅;花萼长约3mm,具四棱,棱上有狭翅,先端宽而成垂直的长方形裂片,裂片背部具刺状尖头,有时边缘微羽状分裂;花瓣紫红色至红色,宽卵形,略偏斜,长3-4mm,先端急尖;雄蕊内向,花药黄色,近顶孔开裂,药隔基部伸延成短距,距上弯,长为药室的1/2左右;子房坛状,先端具膜质,冠檐具波状齿。蒴果通常白绿色,杯形,具四棱,膜质冠长出萼1倍;宿存萼与花时无异。花期5-7月,果期10-12月或翌年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2450m的山谷密林下、阴湿的地方或石缝间。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味甘;涩;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消肿解毒。主热毒血痢;暑湿泄泻;肺热咳嗽;目赤肿痛;吐血;疔疮肿毒;外伤红肿;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泡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长毛风毛菊

    药材名称长毛风毛菊拼音Zhǎnɡ Máo Fēnɡ Máo Jú英文名Leaf of Pilose Combretum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长毛风毛菊的全草。拉丁植物

  • 川莓

    药材名称川莓拼音Chuān Méi别名大乌泡、乌泡来源蔷薇科川莓Rubus setchuenensis Bur. et Franch.,以根入药。生境分部湖北、四川。性味酸、咸,平。功能主治

  • 毛枝崖爬藤

    药材名称毛枝崖爬藤拼音Máo Zhī Yá Pá Ténɡ别名红五加、五爪龙、大血藤、扁藤。来源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毛枝崖爬藤的根或茎藤。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etrastigma obovatum

  • 蘘草

    药材名称蘘草拼音Xiānɡ Cǎo出处《别录》来源为姜科植物蘘荷的叶。性味①《别录》:"味苦,寒,无毒。"②《千金翼·本草》:"味甘苦,寒,无毒。"③

  • 水竹叶

    《中药大辞典》:水竹叶药材名称水竹叶拼音Shuǐ Zhú Yè别名鸡舌草、鸡舌癀(《泉州本草》)。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鸭跖草科植物水竹叶的全草。夏、秋采收,晒干。原形态一年生草本

  • 广藿香

    《中国药典》:广藿香药材名称广藿香拼音Guǎnɡ Huò Xiānɡ英文名HERBA POGOSTEMONIS别名藿香、排香草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 (

  • 大苞叶千斤拔叶

    药材名称大苞叶千斤拔叶拼音Dà Bāo Yè Qiān Jīn Bá Yè出处《贵州草药》来源豆科植物大苞叶千斤拔的叶片功能主治治外伤,煎水洗.使伤口不易化脓,

  • 祁州一枝蒿

    药材名称祁州一枝蒿拼音Qí Zhōu Yì Zhī Hāo别名蛇舌草、竹叶艾(《广西药植名录》),鱼胆草、苦蒿(《云南中草药》)。出处《祁州药志》来源为菊科植物小飞蓬的全草。原形态

  • 野茶辣

    药材名称野茶辣拼音Yě Chá Là别名软柏木、大苦木、假吴萸、鱼胆木、假茶辣、鱼苦胆、山黄皮、老鸦饭、亚洛轻、石岩青、亚罗青、野胡椒、抱鸡婆、老鸦树、罗汉香、白酒药、野白腊。来源药材基源:为楝科植物

  • 毛苦瓜

    药材名称毛苦瓜拼音Máo Kǔ Guā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长果栝楼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richosanthes kerrii Craib采收和储藏:秋后果熟时采收,鲜用或晒干。原形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