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红茄苳

红茄苳

药材名称红茄苳

拼音Hónɡ Qié Dōnɡ

英文名bark of Mangrove, bark of Fourpetale Mangrove

别名红树皮、王梨跤

出处始载于《中国树木分类学》。

来源药材基源:为红树科红茄苳的树皮或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izophora mucronata Poir.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剥取树皮,或挖根,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大灌木或乔木,树皮褐色,有纵裂皮孔;常有曲膝状的气根下垂入地。单叶交互对生;叶柄粗厚而扁,长2.5-5cm;叶片革质,阔椭圆形至长圆形,长10-16cm,宽5-10cm,先端具钻状短尖,基部阔楔形,全缘;叶脉不明显。总花梗由当年生枝的叶腋内抽出,有花3-7朵排成聚伞花序,总花梗长2.5-4cm,多少下垂;花柄长1-1.3cm,基部有合生的小苞片;花萼4裂,裂片三角状长圆形,上部渐狭,淡黄色;花瓣4,短于花萼,被白色丝状长毛;雄蕊8,4枚着生于花瓣上,另4枚着生于萼片上;子房半下位,上部圆锥形,突出花盘外,2室,花柱2裂。成熟的果实长卵形,下垂,褐色或绿色,长5-7cm,径2.5-3.5cm,具宿存花萼;种子1,于果离母树前发芽,胚轴突出成长棒状,长36-64cm。花期几乎全年。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滩污泥红树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鞋于台湾。

化学成分红茄苳叶富含糖、脂类和蛋白质[1]。另外本品还含赤霉素(gibberllins)A3、A5、A9[2],α-amyrin),β-香树脂醇(β-amyrin)羽扇豆醇(luperol),菜油甾醇(campe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7-豆甾烯醇(stigmast-7-en-3β-ol),谷甾醇(sitosterol),白桦脂醇(betulin)[3],25-S-螺甾-5-烯-23β,14α-二醇(25-S-spirost-5-ene-23β,14αdiol)[4]及1D-1-O-甲基-粘肌醇(1D-1-O-methyl-mucoinositol)[5].

功能主治解毒利咽;清热利湿;凉血止血。主咽喉肿痛;泄泻;痢疾;尿血;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6-15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小乌泡

    药材名称小乌泡拼音Xiǎo Wū Pào别名乌泡子、狗屎泡来源蔷薇科乌藨紫Rubus parkeri Hance,以根入药。生境分部陕西、湖北、四川、云南。性味咸,凉。功能主治行血,调经。主

  • 羊蹄甲

    药材名称羊蹄甲拼音Yánɡ Tí Jiǎ别名老白花[云南]、洋紫荆[广东]、猪迹羊蹄甲来源豆科羊蹄甲属植物羊蹄甲Bauhinia variegata L.,以根、树皮,叶及花入药。

  • 鲢鱼

    《中药大辞典》:鲢鱼药材名称鲢鱼拼音Lián Yú别名鲸鱼、白鱮(《埤雅》),白脚鲢(《医林纂要》)。出处《纲目》来源为鲤科动物鲢鱼的肉。原形态体侧扁,呈纺锤形,腹部狭窄,从胸部至

  • 茉莉叶

    《中药大辞典》:茉莉叶药材名称茉莉叶拼音Mò Lì Yè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木犀科植物茉莉的叶片。性味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辛,凉。&q

  • 理石

    《中药大辞典》:理石药材名称理石拼音Lǐ Shí别名立制石(《本经》),肌石(《别录》)。出处《本经》来源为硫酸盐类矿物石膏中的纤维石膏。原形态纤维石膏:为白色纤维状,或针状,而具有绢丝光泽

  • 卷心菜

    药材名称卷心菜别名圆白菜、莲花白、包菜来源十字花科卷心菜Brassica oleracea L. var. capitata L.,以叶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栽培。化学成分叶含有维生素U样因子,一般认

  • 角叉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角叉菜药材名称角叉菜来源藻类红藻门角叉菜Chondrus ocellatus Aolmes.,以叶状体入药。功能主治提取的卡拉胶(carrageenan)对B型流行性感冒与腮腺炎病

  • 小罗伞

    药材名称小罗伞拼音Xiǎo Luó Sǎn别名血党、活血眙、腺点紫金牛(《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斑叶朱砂根、小凉伞、珍珠盖凉伞(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

  • 猕猴桃藤中汁

    药材名称猕猴桃藤中汁拼音Mí Hóu Táo Ténɡ Zhōnɡ Zhī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猕猴桃科植物猕猴桃茎中的液汁。化学成分茎含氨基酸,有多量的精氨酸

  • 无患树蔃

    《中药大辞典》:无患树蔃药材名称无患树蔃拼音Wú Huàn Shù Qiánɡ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无患子科植物无患树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无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