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竹鸡

竹鸡

《中药大辞典》:竹鸡

药材名称竹鸡

拼音Zhú Jī

别名山菌子(《本草拾遗》),鸡头鹘(《东坡诗集》),泥滑滑(《纲目》),竹鹧鸪(《中国动物图谱·鸟类》)。

出处汪颖《食物本草》

来源为难科动物竹鸡

原形态体长约29厘米。嘴短,褐色。虹膜淡褐色。头、颈侧、颏、喉等均栗红色。上体大都黄橄榄褐色;各羽或显或微地缀以黑褐色虫蠹状斑,头顶杂以少数棕点;额与上背沾灰色,眉纹蓝灰,向后几伸至背侧;背部具栗斑甚着,并有较小的白斑,背以后仅微缀以栗色细点;肩羽与背略同,但白斑较多;三级飞羽有很大的栗褐色圆斑;翼上的内侧覆羽和飞羽满布有棕黄色波状纹,外侧者转为暗褐色,初级飞羽外缘淡栗色;中央尾羽淡肉桂栗色,密杂以黑褐色虫蠹状纹,并贯以5~6道淡肉桂栗色横斑;外侧尾羽几转纯肉桂栗色;胸蓝灰,延及两肩,成颈圈状,其下更缘以栗红色;腹和胁棕色,前浓后淡,两胁密杂以黑褐色斑;尾下覆羽棕色沾有栗色。脚和趾黄褐色,雄者有长距。

栖于山丘薮地或丛林间。善潜伏,飞捷而低。雄者好斗。以植物的果实、种子、嫩叶及蝗虫蚱蜢、白蚁等昆虫为食。

生境分部分布长江以南诸省的山地。

性味《医林纂要》:"甘,温。"

归经本草求真》:"入心、脾、肝。"

功能主治①《本草拾遗》:"主治野鸡病,杀虫,煮炙食之。"

②《医林纂要》:"补中。"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竹鸡

药材名称竹鸡

拼音Zhú Jī

英文名Bamboo partridge

别名山菌子、鸡头鹘、泥滑滑、竹鹧鸪

出处出自汪颖《食物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雉科动物灰胸竹鸡的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ambusicola thoracica(Temminck)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捕捉,杀死后去羽毛及内脏,取肉鲜用。

原形态灰胸竹鸡,小型禽类。体长约29cm。嘴短,褐色。虹膜淡褐色。头、颈侧、颏、喉等均栗红色。上体大都黄橄榄褐色,并缀以黑褐色毛虫状细斑,头顶杂以少数棕点;额与上背沾灰色,眉纹蓝灰,并向后延伸至背侧;背部大多杂以栗斑和细白斑。肩羽与背相似,但白斑居多。三级飞羽有很大的栗色圆斑;翼上的内侧覆羽和飞羽满布有棕黄色波状纹,个侧者转为暗褐色;初级飞羽外缘淡栗色;中央尾羽淡肉桂栗色,密杂以黑褐色毛虫状纹,并贯以5-6道淡肉桂栗色横斑;外侧尾羽几转纯肉桂栗色;胸蓝灰,延及两肩,成颈圈状,其下更缘以栗红红;腹和胁棕色,前浓后淡,两胁密杂以黑褐色斑;必下覆羽棕色沾有栗色。脚和趾黄褐色,雄者有长距。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栖于森林、竹林或灌木丛中善潜伏,飞捷而低。繁殖季节,雄者喜鸣,好斗。以植物的果实、种子、嫩叶及蝗虫蚱蜢、白蚁等昆虫为食。

资源分布: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诸省的山地。

性味味甘;性平

归经脾;肝经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杀虫解毒。主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大便溏泄;痔疮

用法用量内服:1只,煮食;或炙食。

注意《食物考》:“烹宜用姜。竹鸡有毒,宜生姜解之。”

各家论述1.《本草拾遗》:主治野鸡病,杀虫,煮炙食之。

2.《医林纂要》:补中。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兴安升麻

    药材名称兴安升麻拼音Xìnɡ ān Shēnɡ Má英文名Rhizoma Cimicifugae Dahuricae别名北升麻、虻牛卡根来源为毛茛科植物兴安升麻Cimicifuga

  • 西瓜子仁

    《中药大辞典》:西瓜子仁药材名称西瓜子仁拼音Xī Guā Zǐ Rén出处《纲目》来源为葫芦科植物西瓜的种仁。夏季食用西瓜时,收集瓜子,洗净晒干,去壳取仁用。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西瓜

  • 硫黄

    《中国药典》:硫黄药材名称硫黄拼音Liú Huánɡ英文名SULFUR别名硫磺、黄牙、天生黄来源本品为自然元素类矿物硫族自然硫,采挖后,加热熔化,除去杂质;或用含硫矿物经加工制得。

  • 勒马回

    药材名称勒马回别名斩龙剑、蜈蚣草、追风草、一支香来源玄参科婆婆纳属植物水蔓菁Veronica linariifolia Pall. ex Link subsp. Dilatata (Nakai et

  • 地柏枝

    《全国中草药汇编》:地柏枝药材名称地柏枝拼音Dì Bǎi Zhī别名岩柏草、岩柏枝、石柏、岩柏、山扁担、红鸡草来源为卷柏科卷柏属植物江南卷柏Selaginella moellendorfii

  • 黄花山柰

    药材名称黄花山柰拼音Huánɡ Huā Shān Nài别名石竹花、岩白姜、土山奈、水马鞭、若竹叶来源药材基源:为姜科植物黄花大苞姜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ulokaempferia coen

  • 花南星

    药材名称花南星拼音Huā Nán Xīnɡ别名由拔、大叶天南星、大叶半夏、蛇磨芋、南星七、虎爪南星、绿南星、半边莲、独脚莲、虎芋、麻芋子、血理箭、芋儿南星、黑南星、蛇杆棒、金半夏、狗爪半夏、花包谷、烂

  • 短叶蹄盖蕨

    药材名称短叶蹄盖蕨拼音Duǎn Yè Tí Gài Jué英文名Short-leaf Lady Fern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来源药材基源:为蹄盖蕨科植物东北蹄盖蕨的根茎。拉丁植物

  • 油桐根

    《中药大辞典》:油桐根药材名称油桐根拼音Yóu Tónɡ Gēn别名桐子树根(《草木便方》),桐油树蔃(《岭南采药录》),高桐子根(《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桐油树根(《贵州草药》)

  • 苦瓜叶

    《中药大辞典》:苦瓜叶药材名称苦瓜叶拼音Kǔ Guā Yè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葫芦科植物苦瓜的叶片,夏、秋采收。化学成分新鲜叶含苦瓜素。药理作用苦瓜素可能即系喷瓜素,后者有二种异构体,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