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石楠叶

石楠叶

药材名称石楠叶

拼音Shí Nán Yè

英文名Folium Photiniae

别名石眼树叶、老少年叶、凿树、石纲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石楠Photinia serrulata Lindl.的。全年可采收,晒干。

原形态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10m,枝光滑。叶片革质,长椭圆形、长倒卵形、倒卵状椭圆形,长8~22cm,宽2.5~6.5cm,基部宽楔形或圆形,边缘疏生有腺细锯齿,近基部全缘,幼时自中脉至叶柄有绒毛,后脱落,两面无毛;叶柄长2~4cm。复伞房花序多而密;花序梗和花柄无皮孔;花白色,直径6~8mm;花瓣近圆形,内面近基部无毛;子房顶端有毛,花柱2~3裂。梨果近球形,直径约5mm,红色,后变紫褐色。花期4~5月,果期10月。

生境分部野生或栽培。分布于安徽、江苏、浙江、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甘肃。

性状叶上表面暗绿色至棕紫色,较平滑,下表面淡绿色到棕紫色,主脉突起,侧脉似羽状排列;常带有叶柄。革质而脆。气微,味苦、涩。

化学成分含氢氰酸、野樱皮甙(prunasin)、熊果酸、皂甙、挥发油。

性味性平,味辛、苦;有小毒。

功能主治祛风补肾。用于风湿筋骨痛、阳痿遗精。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高原蚤缀

    药材名称高原蚤缀拼音Gāo Yuán Zǎo Zhuì别名甘青蚤缀来源药材基源:为石竹科植物西北蚤缀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enaria przewalskii Maxim.采收和储藏:夏季采

  • 猪大肠

    药材名称猪大肠拼音Zhū Dà Chánɡ别名地花生、翻转红。来源药材基源:为远志科植物西藏远志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gala crotqlarioides Buch.Ham.采收和储藏:

  • 黄杞

    药材名称黄杞别名黄榉、土厚朴[广西]来源胡桃科黄杞Engelhardtia roxburghiana Wall.[E. chrysolepis Hance],以树皮、叶入药。生境分部福建、台湾、江西、

  • 鸡爪风

    药材名称鸡爪风拼音Jī Zhuǎ Fēnɡ别名串珠酒饼、酒饼叶、半夜兰来源番荔枝科假鹰爪属植物假鹰爪Desmos cochinchinensis Lour.,以根及全株入药。全年可采,洗净切碎晒干。性

  • 菱壳

    《中药大辞典》:菱壳药材名称菱壳拼音Línɡ Ké别名菱皮(《滇南本草》),乌菱壳(《纲目》),风菱角(《医宗汇编》)。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菱科植物菱或其同属植物的果皮。功能主治

  • 糯芋

    《中药大辞典》:糯芋药材名称糯芋拼音Nuò Yù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柳叶菜科植物柳兰的根。秋季采集,洗净晒干,或鲜用。性味《云南中草药》:"辛苦,热,小毒。"

  • 全叶青兰

    《中药大辞典》:全叶青兰药材名称全叶青兰拼音Quán Yè Qīnɡ Lán出处《陕甘宁肯中草药选》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全叶青兰的全草。夏季采收,除去泥沙、枯叶,晒干。原形态

  • 红木耳

    《中药大辞典》:红木耳药材名称红木耳拼音Hónɡ Mù ěr别名红靛、一口红(《文山中草药》)。出处《泉州本草》来源为苋科植物血苋的全草。原形态多年生直立草本。茎紫红色,高1~2米

  • 由跋

    药材名称由跋拼音Yóu Bá别名小南星(《植物名实图考》)。出处《别录》来源为天南星科植物由跋的块茎。夏季采挖,去掉残茎、须根及外皮,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约80厘米。地下块茎

  • 山海螺

    《中药大辞典》:山海螺药材名称山海螺拼音Shān Hǎi Luó别名地黄(《别录》,白河车(王安卿《采药志》),牛奶子(《植物名实图考》),四叶参(《苏南种子植物》),白蟒肉、山胡萝卜(《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