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田螺厣

田螺厣

《中药大辞典》:田螺厣

药材名称田螺厣

拼音Tián Luó Yǎn

出处《本草求原》

来源田螺科动物中国圆田爆

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田螺"条。

功能主治《本草求原》:"煅存性,去目翳。"

用法用量外用:煅存性研极细末点眼。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田螺厣

药材名称田螺厣

拼音Tián Luó Yǎn

英文名river snail operculum

别名中国圆田螺

出处出自《本草求原》。

来源药材基源:为田螺科动物中国圆田螺和中华圆田螺的厣。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Cipangopaludina chinensis(Gray)2.C.cathayensis(Heude)

采收和储藏:田螺放沸水中烫死,取厣晒干。

原形态1.中国圆田螺,贝壳大,外形呈圆锥形,其高度大于壳口高度。壳顶尖。体螺层膨大。贝壳表面光滑无肋,具有细密面明显的生长线,有时在体螺层上形成褶襞。壳面黄褐色或绿褐色。壳口呈卵圆形,上方有一锐角,周缘具有黑色框边,外唇简单,内唇上方贴覆于体螺翅上,部分或全部遮盖脐孔。脐孔呈缝状。厣角质,为一黄褐色卵圆形薄片,具有明显的同心圆的生长纹,厣核位于内唇中央处。

2.中华圆田螺,贝壳大,呈卵圆形,壳质薄而坚实。壳高50mm,宽40mm。螺层6-7层,各层表面膨大,螺层在宽度上增长迅速,螺旋部较短而宽;体螺层特别别膨大;壳顶尖锐,缝合线深。壳面呈绿褐色或黄褐色。壳口为卵圆形,周缘经常具有黑色的框边。外唇简单内唇肥厚,遮盖脐孔。脐孔呈缝状。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活于水草茂盛的湖泊、水库、河沟、池塘及水田内,常以宽大的足部在水库及水草上爬行。以多汁水生植物的叶及藻类为主要食料。

2.生活于池塘、湖泊、水田及缓流的小溪内。

资源分布:1.本种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

2.分布于河北、山东、陕西、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厣为卵圆形薄片,表面黄褐色,有环纹,角质,坚韧;不易折断。气微,味甘、咸。

性味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去翳明目。主目翳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煅存性,研极细末,点眼。

各家论述《本草求原》:煅存性,去目翳。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偏翅唐松草根

    药材名称偏翅唐松草根拼音Piān Chì Tánɡ Sōnɡ Cǎo Gēn别名马尾黄连(《药学学报》12(11):745~746,1965)。出处《中国药植志》来源为毛茛科植物偏

  • 藤本夜关门

    《全国中草药汇编》:藤本夜关门药材名称藤本夜关门来源旋花科藤本夜关门Argyreia osyrensis (Roth) Choisy var. cinerea Hand.-Mazz.,以叶、根入药。生

  • 鲇鱼

    药材名称鲇鱼拼音Nián Yú别名鲶鱼、胡子鲢、鲶巴郎、粘鱼来源鲱形目鲇科鲇鱼Parasilurus asotus (L.),以全鱼(除去内脏)入药。生境分部黑龙江、长江和珠江流域

  • 刺菱根

    药材名称刺菱根拼音Cì Línɡ Gēn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菱科植物野菱的根。功能主治利水通淋。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摘录《中药大辞典》

  • 水仙根

    《中药大辞典》:水仙根药材名称水仙根拼音Shuǐ Xiān Gēn出处《纲目》来源为石蒜科植物水仙的鳞茎。春、秋采挖较佳。将根头挖起后,截去苗茎、须根,洗净泥沙,用开水潦后,晒干;或纵切成片,晒干原形

  • 柠鸡儿果

    药材名称柠鸡儿果拼音Nínɡ Jī ér Guǒ出处《内蒙古中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小叶锦鸡儿的果实。果实将成熟时采收,阴干。原形态多分枝矮灌木,高50~100厘米。树皮黄灰色,幼时

  • 蓟罂粟根

    药材名称蓟罂粟根拼音Jì Yīnɡ Sù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罂粟科植物蓟罂粟ArgemonemexicanaL.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gemone mexicana L.采收和储藏:秋季采

  • 鳕鱼骨

    药材名称鳕鱼骨拼音Xuě Yú Gǔ来源药材基源:为鳕科动物鳕鱼的骨。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adus macrocephalus(Tilesius)采收和储藏:捕获鳕鱼后,除去肉及骨脏,取骨,洗净,晒

  • 苡芭菊

    药材名称苡芭菊拼音Yǐ Bā Jú别名鹅不食草[广东]来源菊科苡芭菊Epaltes australis Less.,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性味辛,温。功能主治通鼻窍,止咳,用于风寒

  • 猬脑

    《中药大辞典》:猬脑药材名称猬脑拼音Wèi Nǎo出处《纲目》来源为刺猬科动物刺猬或短刺猬的脑。原形态动物形态详"刺猬皮"条。化学成分刺猬脑的一般化学成分,参考其他动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