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玉米

玉米

药材名称玉米

拼音Yù Mǐ

别名玉高梁(《纲目》),番麦、御麦(《留青日札》),西番麦(《学圃杂疏》),玉麦、玉蜀秫(《农政全书》),玉蜀黍(《纲目》),戎菽(《广群芳谱》),红须麦(《蒙化府志》),薏米包(《医林纂要》),珍珠芦粟、苞芦、鹿角黍、御米(《双溪物产疏》),包谷、陆谷、玉黍(《齐民四木》),西天麦(《平凉县志》),玉露秫秫(《植物名实图考》),纤粟(《随息居饮食谱》),珍珠米(《尔雅谷名考》),粟米、包粟(《岭南采药录》),包麦米(《中国药植志》),苞米(《广西中兽医药植》)。

出处农政全书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玉蜀黍种子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秆粗壮,直立,高1~4米,节间有髓,基部各节具气生根。叶片长大,扁平,剑形或披针形,先端渐尖,边缘呈波状皱折,具强壮之中脉。雄性圆锥花序顶生,雄小穗孪生,长达1厘米,含2小花;两颖几相等长,膜质,背部隆起,具9~10脉;外稃与内稃均透明膜质,几等长于颖;花药橙黄色,长达5毫米;雌小穗孪生,成8~30行排列于粗壮而呈海绵状之穗轴上;两颖相等,甚宽,无脉,具纤毛,第一小花不育;外稃透明膜质,似颖但较小而无毛,具内稃或否;第二小花外稃似第一小花者,具一内稃;雌蕊具极长而细弱之花柱。颖果略成球形,成熟后超出颖片和稃片之外。花果期6~9月。

本植物的根(玉蜀黍根),叶(玉蜀黍叶)、花柱(玉米须)、穗轴(玉米轴)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性味①《纲目》:"甘,平,无毒。"

②《医林纂要》:"甘,淡,微寒。"

归经《本草撮要):"入手、足阳明经。"

功能主治①《纲目》:"调中开胃。"

②《医林纂要》:"益肺宁心。"

③《本草推陈》:"为健胃剂。煎服亦有利尿之功。"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煮食或磨成细粉作饼饵。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上山虎

    药材名称上山虎拼音Shànɡ Shān Hǔ来源药材基源:为冬青科植物榕叶冬青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lex ficoidea Hemsl.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切片,晒干。原形态榕叶冬青

  • 菊花暗消

    药材名称菊花暗消拼音Jú Huā àn Xiāo别名胃药、马氏紫花、白花暗消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密毛紫菀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ster uestitus Franch. [A. mairei

  • 钓杆柴

    《中药大辞典》:钓杆柴药材名称钓杆柴拼音Diào Gǎn Chái别名钓鱼竿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蔷薇科植物中华绣线梅的根。秋季采收。原形态灌木,高达2米。小枝无毛。叶片卵形至卵状

  • 祁州一枝蒿

    药材名称祁州一枝蒿拼音Qí Zhōu Yì Zhī Hāo别名蛇舌草、竹叶艾(《广西药植名录》),鱼胆草、苦蒿(《云南中草药》)。出处《祁州药志》来源为菊科植物小飞蓬的全草。原形态

  • 毛茎马兰

    药材名称毛茎马兰拼音Máo Jīnɡ Mǎ Lán别名银柴胡、青箭杆草、大鱼鳅串、大柴胡来源菊科紫菀属植物毛茎马兰Aster ageratoides Turcz. var. las

  • 婆罗门皂荚

    《中药大辞典》:婆罗门皂荚药材名称婆罗门皂荚拼音Pó Luó Mén Zào Jiá别名忽野檐默、阿梨去伐、波斯皂荚(《酉阳杂俎》),阿勒勃(《本草拾

  • 母菊

    《中药大辞典》:母菊药材名称母菊拼音Mǔ Jú别名欧药菊、洋甘菊(《湖南药物志》)。出处《湖南药物志》来源为菊科植物母菊的花或全草。5~7月采取花朵或全草,晒干备用。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30

  • 胡莲

    药材名称胡莲拼音Hú Lián别名狗牙贝、尖贝母、酒母七、太白尖贝来源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西藏洼瓣花的鳞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loydia tibetica Baker ex Oliv.[Huo

  • 紫苏梗

    《中国药典》:紫苏梗药材名称紫苏梗拼音Zǐ Sū Gěnɡ英文名CAULIS PERILLAE别名苏梗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L.)Britt. 的干燥茎。秋季

  • 关木通

    《中国药典》:关木通药材名称关木通拼音Guān Mù Tōnɡ英文名CAULIS ARISTOLOCHIAE MANSHURIENSIS别名木通马兜铃、东北木通、马木通、万年藤来源本品为马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