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獐肉

獐肉

《中药大辞典》:獐肉

药材名称獐肉

拼音Zhānɡ Ròu

出处《别录》

来源为鹿科动物

原形态獐(《吕氏春秋》),又名:麕(《诗经》),麇(《说文》),麏(《经典释文》),河麂。

体长约1米,体重约15公斤。雌雄兽均无角,耳直立,基部有2条软骨质的脊突,顶端较尖。鼻端裸露。眶下腺小。雄兽上犬齿发达,向下延伸成獠牙,突出口外。四肢壮而有力,蹄不长。尾极短。体毛粗而长,体侧及腰部的冬毛长达40毫米,呈波状弯曲。体背和体侧毛棕黄色,口唇与鼻端鼠灰色,额、后头、脸旁淡黄褐色,喉上部白色,下部灰黄色。腹部中央和鼠蹊部淡黄色,四肢棕黄色。幼兽身上有纵列的白色斑点。

栖息于有芦苇的河岸或湖边,亦有在山边、耕地或有长草的旷野。善于隐藏。性喜水,能游泳。以青草为食。

本动物的骨(獐骨)、骨髓或脊髓(獐髓)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生境分部分布长江流域各地。

性味甘,温。

①《千金·食治》:"味甘,温,无毒。"

②崔禹锡《食经》:"味咸,温,无毒。"

功能主治①《别录》:"补益五脏。"

②崔禹锡《食经》:"主大风冷气,口僻,消渴。"

③《子母秘录》:"主乳无汁,獐肉(作)膳食。"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

注意①《金匮要略》:"獐肉不可合虾及生菜、梅、李果食之,皆病人。"

②陶弘景:"麕肉不可合鹄肉食之,成症痼也。"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獐肉

药材名称獐肉

拼音Zhānɡ Ròu

英文名River deer

出处出自《名医别录》;1.《本草图经》:獐之类甚多,麇其总名也。有有牙者,有无牙者,用之皆同。

2.《纲目》:獐,秋冬居山,春夏居泽。似鹿而小,无角,黄黑色,大者不过二、三十斤。雄者有牙出口外,俗称牙獐。

来源药材基源:为鹿科动物獐之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ydropotes inermis Swinhoe

采收和储藏:捕杀后,剔骨取肉,鲜用或干燥。

原形态獐,小型鹿类,外表比麋大,重约15kg,体长约1m,四肢粗壮发达,尾甚短,几被臀部的毛所遮盖。雌雄均无角,雄性獠牙显露,侧扁,向下延伸,突出口外。耳中等大,基部有两条软骨质的脊突,顶端较尖。眼前方有狭袋形的眶下腺。鼠蹊部有一对鼠蹊腺,没有跗腺和脚腺。体毛多棕黄色,浓密粗长。体侧及腰部冬毛长达40mm,呈波形弯曲。幼兽身上有纵行排列的白色斑点。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活于山地草坡灌丛中,不上高山,喜欢在河岸、湖边等湖湿地或沼泽地的芦苇丛中生活。以植物为食。

资源分布:广泛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各省的丘陵河谷地带。

化学成分肉含蛋白质(protein),肽类(peptide),氨基酸(amino acids),脂类(lipids),糖类(carbohydrates),血红蛋白(hemoglobin)。

性味味甘;性温

归经脾经

功能主治补虚;祛风。主外病虚损;消渴;乳少;口僻;腰腿痹痛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100-200g。

注意1.《金匮要略》:獐肉不可合虾及生菜、梅、李果食之,皆病人。

2.陶弘景:麇肉不可合鹄肉食之,成痼也。

各家论述1.《别录》:补益五脏。

2.崔禹锡《食经》:主大风冷气,口僻,消渴。

3.《子母秘录》:主乳无汁,獐肉(作)食。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中药大辞典》:墨药材名称墨拼音Mò别名乌金、陈玄、玄香、乌玉块(《纲目》)。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松烟和入胶汁、香料等加工制成之墨。入药以陈久者为佳。性味辛,平。①《本草拾遗》:"

  • 滇高良姜

    药材名称滇高良姜拼音Diān Gāo Liánɡ Jiānɡ别名良姜出处滇高良姜始载于《滇南本草》,名良姜。《植物名实图考》卷二十五芳草类载:“高良姜,滇生者,叶润根肥,破茎生葶,先作红苞,火焰炫目;

  • 朱砂莲

    《全国中草药汇编》:朱砂莲药材名称朱砂莲拼音Zhū Shā Lián别名背蛇生、躲蛇生来源为马兜铃科马兜铃属植物朱砂莲Aristolochia cinnabaria C. Y. Cheng,

  • 细梗胡枝子

    药材名称细梗胡枝子拼音Xì Gěnɡ Hú Zhī Zǐ别名掐不齐来源豆科细梗胡枝子Lespedeza virgata DC.,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华北、华东、四川、河南。功能主治

  • 丁蛎

    药材名称丁蛎拼音Dīnɡ Lì英文名T-shaped shellfish别名白丁蛎、螺蛟、丁字贝、海丁子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钳蛤科丁蛎的壳。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lleus

  • 凤凰衣

    《全国中草药汇编》:凤凰衣药材名称凤凰衣拼音Fènɡ Huánɡ Yī来源雉科动物鸡Gallus gallus domosticus Brisson所产卵孵化小鸡后鸡蛋壳的内膜。性

  • 禾叶毛兰

    药材名称禾叶毛兰来源兰科毛兰属植物禾叶毛兰Eria graminifolia Lindl.,以全草入药。7~8月采集,洗净切段晒干。性味甘、淡,寒。功能主治益胃,生津。用于热病伤津,口干烦渴,病后虚热

  • 安徽杜鹃

    药材名称安徽杜鹃来源杜鹃花科安徽杜鹃Rhododendron anhweiense Wils.,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安徽、浙江、江西。功能主治活血止痛。主治跌打损伤。用法用量根0.5~1两,水煎,冲黄酒

  • 牛耳散血草

    药材名称牛耳散血草拼音Niú ěr Sàn Xuè Cǎo别名散血草、歇壁蝴蝶来源药材基源:为苦苣苔科植物扭果苣苔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reptocarpus clarkeanus (Hem

  • 苦瓜叶

    《中药大辞典》:苦瓜叶药材名称苦瓜叶拼音Kǔ Guā Yè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葫芦科植物苦瓜的叶片,夏、秋采收。化学成分新鲜叶含苦瓜素。药理作用苦瓜素可能即系喷瓜素,后者有二种异构体,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