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桑椹

桑椹

《中国药典》:桑椹

药材名称桑椹

拼音Sānɡ Shēn

英文名FRUCTUS MORI

来源本品为桑科植物Morus alba L. 的干燥果穗。4~6月果实变红时采收,晒干,或略蒸后晒干。

性状本品为聚花果,由多数小瘦果集合而成,呈长圆形,长1~2cm,直径0.5~0.8cm。黄棕色、棕红色至暗紫色,有短果序梗。小瘦果卵圆形,稍扁,长约2mm,宽约1mm,外具肉质花被片4枚。气微,味微酸而甜。

性味甘、酸,寒。

归经归心、肝、肾经。

功能主治补血滋阴,生津润燥。用于眩晕耳鸣,心悸失眠,须发早白,津伤口渴,内热消渴,血虚便秘。

用法用量9~15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摘录《中国药典》

《中药大辞典》:桑椹

药材名称桑椹

拼音Sānɡ Shēn

别名葚(《尔雅》),桑实(《说文)),乌椹(《本草衍义》),文武实(《素问病机保命集》),黑椹(《本草蒙筌》),桑枣(《生草药性备要》),桑葚子(《本草再新》),桑果(《江苏植药志》),桑粒(《东北药植志》),桑藨(《四川中药志》)。

出处《唐本草》

来源为桑科植物果穗。4~6月当桑椹呈红紫色时采收,晒干或略蒸后晒干。

生境分部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主产江苏、浙江、湖南、四川、河北等地。

性状干燥果穗呈长圆形,长1~2厘米,直径6~10毫米。基部具柄,长1~1.5厘米。表面紫红色或紫黑色。果穗由30~60个瘦果聚合而成;瘦果卵圆形,稍扁,长2~5毫米,外具膜质苞片4枚。胚乳白色。质油润,富有糖性。气微,味微酸而甜。以个大、肉厚、紫红色、糖性大者为佳。

化学成分含糖、糅酸、苹果酸及维生素B1、B2,C和胡萝卜素。桑椹油的脂肪酸主要由亚油酸和量的硬脂酸、油酸等组成。

炮制用水洗净,拣去杂质,摘除长柄,晒干。

性味甘,寒。

①《唐本草》:"味甘,寒,无毒。"

②《本草衍义》:"微凉。"

③《滇南本草》:"甘酸。"

归经入肝、肾经。

①《本草从新》:"入肾。"

②《本草撮要》:"入足厥阴、少阴经。"

功能主治补肝,益肾,熄风,滋液。治肝肾阴亏,消渴,便秘,目暗,耳鸣,瘰疬,关节不利。

①《唐本草》:"单食,主消渴。"

②《本草拾遗》:"利五脏关节,通血气,捣末,蜜和为丸。"

③《本草衍义》:"治热渴,生精神,及小肠热。"

④《滇南本草》:"益肾脏而固精,久服黑发明目。"

⑤《纲目》:"捣汁饮,解酒中毒,酿酒服,利水气,消肿。"

⑥《玉楸药解》:"治癃淋,瘰疬,秃疮。"

⑦《本草求真》:"除热,养阴,止泻。"

⑧《随息居饮食谱》:"滋肝肾,充血液,祛风湿,健步履,息虚风,清虚火。"

⑨《现代实用中药》:"清凉止咳。"

⑩《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安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熬膏、生啖或浸酒。外用:浸水洗。

注意《本草经疏》:"脾胃虚寒作泄者勿服。"

复方①治心肾衰弱不寐,或习惯性便秘:鲜桑椹一至二两,水适量煎服。(《闽南民间草药》)

②治瘰疬:文武实,黑熟者二斗许,以布袋取汁,熬成薄膏,白汤点一匙,日三服。(《素问病机保命集》文武膏)

③治阴症腹痛:桑椹,绢包风干过,伏天为末。每服三钱,热酒下,取汗。(《湃湖集简方》)

各家论述①《本草经疏》:"桑椹,甘寒益血而除热,为凉血补血益阴之药,消渴由于内热,津液不足,生津故止渴。五脏皆属阴,益阴故利五脏。阴不足则关节之血气不通,血生津满,阴气长盛,则不饥而血气自通矣。热退阴生,则肝心无火,故魂安而神自清宁,神清则聪明内发,阴复则变白不老。甘寒除热,故解中酒毒。性寒而下行利水,故利水气而消肿。"

②《本草述》:"乌椹益阴气便益阴血,血乃水所化,故益阴血,还以行水,风与血同脏,阴血益则风自息。"

③《本经逢瓯》:"《本经》桑根白皮所主,皆言桑椹之功,而宗爽云《本经》言桑甚详,独遗其椹。即濒湖之博识,尚不加察,但以其功误列根皮之下,所以世鲜采用,惟万寿酒用之。"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箭叶苣

    药材名称箭叶苣别名三角草、土半夏、犁头浆草、犁铧草来源菊科箭叶苣Lactuca henryi Dunn,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陕西、四川、云南。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血。主治乳腺炎,疮疖,无名

  • 薄叶卷柏

    《全国中草药汇编》:薄叶卷柏药材名称薄叶卷柏别名地柏、岩卷柏、地柏桠来源蕨类卷柏科薄叶卷柏Selaginella delicatula (Desv.) Alston,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长江以南各省。

  • 米伞花

    药材名称米伞花拼音Mǐ Sǎn Huā别名垂花穗状报春、斜倾报春花、野洋参来源报春花科米伞花Primula cernua Franch.,以根入药。生境分部贵州。性味辛、甘,平。功能主治补虚,通乳。主

  • 葱汁

    《中药大辞典》:葱汁药材名称葱汁拼音Cōnɡ Zhī别名葱苒(陶弘景),葱涕(《千金·食治》),空亭液(《石药尔雅》),葱涎(《百一选方》),葱油(《现代实用中药》)。出处《别录》来源为百合

  • 楮树根

    《中药大辞典》:楮树根药材名称楮树根拼音Chǔ Shù Gēn别名谷树子根(《本经逢原》),谷木蔃(《生草药手册》)。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为桑科植物构树的嫩根或根皮。9~10月采。性味①《

  • 古山龙

    《全国中草药汇编》:古山龙药材名称古山龙拼音Gǔ Shān Lónɡ别名黄藤、黄连藤来源为防己科古山龙属植物古山龙Arcangelisia loureiri (Pierre) Diels,以

  • 春尖油

    《中药大辞典》:春尖油药材名称春尖油拼音Chūn Jiān Yóu出处《重庆草药》来源为楝科植物香椿树干流出的液汁。10~11月采收。功能主治治齁病。用法用量内服:同人乳蒸化,2~3钱。摘录

  • 青竹蛇

    《中药大辞典》:青竹蛇药材名称青竹蛇拼音Qīnɡ Zhú Shé别名竹叶青、青竹丝(《动物学大辞典》)。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蝮蛇科动物竹叶青的全体。原形态全长50~80厘米。头部

  • 铃兰

    《全国中草药汇编》:铃兰药材名称铃兰拼音Línɡ Lán别名草玉铃、小芦铃、香水花、鹿铃、君影草、草寸香来源百合科草玉铃属植物铃兰Convallaria keiskei Miq.,

  • 星色草

    药材名称星色草拼音Xīnɡ Sè Cǎo别名满天星草、广白头翁[广东]来源石竹科白鼓钉属植物白鼓钉Polycarpaea corymbosa Lam.的全草。春秋采集,洗净晒干。性味淡,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