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旋覆花根

旋覆花根

药材名称旋覆花根

拼音Xuán Fù Huā Gēn

英文名root of Japanese Inula, root of Linearleaf Inula, root of British Inula

出处出自《名医别录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旋覆花、欧亚旋覆花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nula japonica Thunb.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洗净,晒干。

原形态1.旋复花,多年生草本,高30-80cm。根状茎短,横走或斜升,具须根。茎单生或簇生,绿色或紫色,有细纵沟,被长伏毛。基部叶花期枯萎 ,中部叶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4-13cm,宽1.5-4.5cm,先端尖,基部渐狭,常有圆形半抱茎的小耳,无柄,全缘或有疏齿,上面具疏毛或近无毛,下面具疏伏毛和腺点,中脉和侧脉有较密的长毛;上部叶渐小,线状披针形。头状花序,径3-4cm,多数或少数排列成疏散的伞房花序;花序梗细长;总苞半球形,径1.3-1.7cm,总苞片约5层,线状披针形,最外层带叶质而较长;外层基部革质,上部叶质;内层干膜质;舌状花黄色,较总苞长2-2.5倍;舌片线形,长10-13mm;管状花花冠长约5mm,有三有披针形裂片;冠毛白色,1轮,有20余个粗糙毛。瘦果圆柱形,长1-1.2mm,有10条纵沟,被疏短毛。花期6-10月,果期9-11月。

2.欧亚旋覆花,与旋覆花不同点在于:叶片长圆或椭圆状披针形,基部宽大,心形,有耳,半抱茎。头状花序,径2.5-5cm;总苞径1.5-2.2cm,长达1cm。瘦果圆柱形,有浅沟,被短毛。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于海拔150-2400m的山坡路旁、湿润草地、河岸和田埂上。

2.生于河岸、湿润坡地、田埂和路旁。

资源分布:1.广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及广西等地。

2.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新疆、河南等地。

性味味咸;性温

功能主治祛风湿;平喘咳;解毒生肌。主风湿痹痛;喘咳;疔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

复方续断筋:旋复花根洗净,捣,量疮大小,取多少敷之,日一易之,以瘥为度。(《救急方》)②治面寒疼:旋复根、水牛肉。煎服。(《滇南本草》)

各家论述1.《别录》:主风湿。

2.《江苏植药志》:治刀伤,疗疮;煎服平喘镇咳。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白蘑

    药材名称白蘑别名口蘑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伞菌科白蘑Tricholoma mongolicum Imai,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部夏秋两季雨后,尤其在立秋前后大量地产生在草原上,形成“蘑菇圈”。分布于

  • 苦蓢树

    药材名称苦蓢树别名缸瓦冧、水胡瞒、黄藤、许树、苦蓝盘、苦郎树、假茉莉来源马鞭草科赪桐属植物苦蓢树Clerodendron inerme (L.) Gaertn.,以根、茎、叶入药。根、茎全年可采,根洗

  • 密花山矾

    药材名称密花山矾拼音Mì Huā Shān Fán来源药材基源:为山矾科植物密花山矾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ymplocos congesta Benth.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洗净,切片,晒

  • 酸不溜

    《中药大辞典》:酸不溜药材名称酸不溜拼音Suān Bù Liū别名分枝蓼、叉枝蓼、酸姜(《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出处《内蒙古中草药》来源为蓼科植物叉分蓼的全草。夏、秋采收,阴干。原形态多

  • 土人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土人参药材名称土人参拼音Tǔ Rén Shēn别名栌兰、飞来参、瓦参、桃参、申时花来源为马齿苋科土人参属植物锥花土人参Talinum paniculatum (Jacq.)Gaer

  • 阴(句黾)

    药材名称阴(句黾)拼音Yīn ( Jù Miǎn )英文名eagle tortoise别名鹰嘴龟、大头龟、鹰龟出处出自《医林篡要》:阴GOU,山龟也,头扁大,难缩入腹,居山。补心清肾之功不如龟,以其陆

  • 松木皮

    《中药大辞典》:松木皮药材名称松木皮拼音Sōnɡ Mù Pí别名赤松皮(《千金方》),赤龙鳞(《永类钤方》),赤龙皮(《纲目》)。出处《纲目》来源为松科植物马尾松或其同属植物的树皮

  • 大昏头鸡

    药材名称大昏头鸡拼音Dà Hūn Tóu Jī别名贯众、蕨薇菜根、大叶兰芝、大叶鲁基、牛尾贯众、昏头鸡、大叶贯众来源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刺齿贯众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rtomium ca

  • 天蓬草

    《中药大辞典》:天蓬草药材名称天蓬草拼音Tiān Pénɡ Cǎo别名雀舌草(《救荒野谱》),雪里花(《纲目拾遗》),吴檀(《植物学大辞典》),寒草、金线吊葫芦(《福建民间草药》),瓜子草、

  • 石莽草

    《中药大辞典》:石莽草药材名称石莽草拼音Shí Mǎnɡ Cǎo别名石辣蓼(《广西中药志》),头花蓼、小红藤(《广西植物名录》),太阳草(《云南中草药》),满地红、四季红、火溜草(《文山中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