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换锦花

换锦花

药材名称换锦花

拼音Huàn Jǐn Huā

出处《植物名实图考》引《南越笔记》云:“脱红换锦,脱绿换锦,此换绵之所以名也。叶似水仙,冬生,至更而落。独抽一茎二尺许,作十余花,花比鹿葱而大,或红或绿,叶落而花,故曰脱红、脱绿;花落而叶,故曰换锦,花与叶两不相见也。按此即石蒜一类。惟花肥多,茎粗稍异。”并附图。据以上形态描述及附图分析,所说即与石蒜科植物换锦花相符。

来源药材基源:为石蒜科植物换锦花的鳞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ycoris sprengeri Comes ex Bak.

采收和储藏:春、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切片晒干。

原形态换锦花 多年生草本。鳞茎卵形,直径约3.5cm。早春出叶,叶带状,长约30cm,宽约1cm,绿色,先端钝。花茎高约60cm;总苞片2枚,长约3.5cm,宽约1.2cm;伞形花序有花4-6朵,淡紫红色;花被裂片倒披针形,长约4.5cm,宽约1cm,先端常带蓝色,边缘不皱缩;花被简长1-1.5cm,玫瑰红或紫色;雄蕊与花被近等长,花柱略伸出于花被外。蒴果具三棱,室背开裂;种子近球形,直径约5mm,黑色。花期8-9月。野牛于阴湿山坡或竹林中。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野生于阴湿山坡或竹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湖北等地。

化学成分鳞茎含石蒜碱 (lycorine),石蒜伦碱( lycore-nin),雪花莲胺碱(galanthamine)等。

性味辛;温;有毒

功能主治解毒;祛痰;利水。主痈疽肿毒;喉风;咳嗽痰喘;水肿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熏洗。内服:煎汤,2-5g。

注意脾胃虚弱者慎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山乌珠叶

    药材名称山乌珠叶拼音Shān Wū Zhū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桃金娘科植物轮叶蒲桃的叶或枝。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yzygium grijsii (Hance) Merr. Et Perry采收和储

  • 仙茅参

    药材名称仙茅参拼音Xiān Máo Shēn别名茅草细辛(《贵州民间方药集》),毛草七、倒扎草根(《贵州民间药物》),条参、水防风、丝茅七(《陕西中草药》)。出处《陕西植药调查》来源为菊科植

  • 雪药

    《全国中草药汇编》:雪药药材名称雪药拼音Xuě Yào别名毛花点草来源荨麻科花点草属植物毛花点草Nanocnide pilosa Migo,以全草入药。春夏采集,洗净泥土,鲜用或晒干。性味酸

  • 刺三甲

    药材名称刺三甲拼音Cì Sān Jiǎ别名五加皮(《滇南本莩》),白竻根(《生草药性备要》),白茨根、山五甲(《草木便方》),苦竻蔃(《岭南采药录》),刺三加、苦刺头(《贵州民间药物》),三

  • 钻秆虫

    《全国中草药汇编》:钻秆虫药材名称钻秆虫拼音Zuàn Gǎn Chónɡ别名高粱条螟[成虫名]、高粱钻心虫来源昆虫纲鳞翅目螟蛾科高粱条螟Diatraea venosata (Wal

  • 六棱菊

    药材名称六棱菊拼音Liù Lénɡ Jú别名百草王、六耳铃、四棱锋、六达草、六十瓣、四方艾、三面风来源为菊科臭灵丹属植物六棱菊Laggera alata (Roxb.)S

  • 盆架树

    《全国中草药汇编》:盆架树药材名称盆架树别名岭刀柄、山苦常来源夹竹桃科盆架树Winchia calophylla A. DC.,以叶、树皮、乳汁入药。生境分部广东、云南。功能主治叶、树皮:止咳平喘。主

  • 九香虫

    《中国药典》:九香虫药材名称九香虫拼音Jiǔ Xiānɡ Chónɡ英文名ASPONGOPUS来源本品为蝽科昆虫九香虫Aspongopus chinensis Dallas 的干燥体。11月

  • 柳叶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柳叶菜药材名称柳叶菜拼音Liǔ Yè Cài别名水丁香、地母怀胎草、菜籽灵、通经草、水兰花、水接骨丹、水窝窝、绒棒紫花草、长角草、鱼鳞草、大样干鱼草、光明草[湖

  • 岩萝卜

    药材名称岩萝卜拼音Yán Luó Bo英文名Henry Urophysa别名岩蝴蝶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尾囊草的根茎和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Urophysahen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