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小喇叭

小喇叭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喇叭

药材名称小喇叭

拼音Xiǎo Lǎ Bɑ

别名千层石蕊、树格达、地喇叭

来源地衣类千层石蕊Cladonia verticillata Hoffm.,以地衣体入药。

生境分部分布于贵州。

性味咸、微涩,平。

功能主治止血,清热。主治刀伤,咳血,烫伤。

用法用量3~5钱,外用适量,研末或茶油调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小喇叭

药材名称小喇叭

拼音Xiǎo Lǎ Bɑ

别名地喇叭,树格达(苗名)。

出处《贵州草药》

来源石蕊科植物千层石蕊全草。夏季采收。

原形态地衣类植物。平铺于岩石上,鳞片状,灰绿色。孢子器柄高1厘米左右,灰白色,先端杯状,边缘呈锯齿形,内面粉粒状,粗糙。孢子褐色,着生于杯状边缘上。

生境分部生于路旁阴湿岩上。分布贵州。

性味性平,味咸微涩。

功能主治止血,清热。治咳血,刀伤,汤火伤。

复方①治咳血:小喇叭五钱。煨水服。

②治刀伤:小喇叭,捣缄包患处。

③治汤火烫伤:小喇叭烘干研末,调菜油敷患处。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小喇叭

药材名称小喇叭

拼音Xiǎo Lǎ Bɑ

别名地喇叭

出处出自《贵州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石蕊科植物多层石蕊的地衣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ladonia verticillata Hoffm.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去杂质,洗净,晒干。

原形态鳞叶发达,呈掌状深裂,分叉着生。裂片直径2-5mm,灰色、灰绿色。枝柄(孢子器柄)多单一直立,高1-1.5cm,粗1-2mm,先端呈杯状层层叠生,呈多层宝塔状。孢子褐色,着生于杯状孢子器边缘。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高山地带,多见于草甸灌丛中或岩石表面的苔藓植物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河北、陕西、甘肃、青海、新疆、江苏、安徽、浙江、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地衣体鳞片状,掌状深裂,灰绿色。上面生有数孢子器柄,长约1cm,灰白色,先端呈杯状,边缘有锯齿,内面粉闰状。

性味咸;微涩;性平。

功能主治清凉止血。主咳血;外伤出血;汤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高山黄华根

    《中药大辞典》:高山黄华根药材名称高山黄华根拼音Gāo Shān Huánɡ Huá Gēn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高山黄华的根。8~9月采挖。性味性寒,味苦,有小毒。

  • 沙枣花

    《中药大辞典》:沙枣花药材名称沙枣花拼音Shā Zǎo Huā出处《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来源为胡颓子科植物沙枣的花,6~7月采。化学成分含山柰酚,花白素,脂肪油0.3%,少量挥发油。性味味甘涩,性温

  • 石头菜

    药材名称石头菜拼音Shí Tou Cài来源药材基源:为景天科植物长药八宝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ylotelephium spectabile(Bor.)H.Ohba[Sedum spectab

  • 鹰嘴爪

    《中药大辞典》:鹰嘴爪药材名称鹰嘴爪拼音Yīnɡ Zuǐ Zhǎo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鹰科动物苍鹰的嘴和脚爪。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鹰骨"条。功能主治主五痔,烧为末服之。摘录《中药大

  • 泡桐树皮

    药材名称泡桐树皮拼音Pào Tónɡ Shù Pí别名桐皮、白桐皮、水桐树皮、桐木皮出处《本经》载有桐。《纲目》载;"贾思勰《齐民要术》言:……华(花)而不实者为白桐。白桐

  • 铁脚威灵仙叶

    药材名称铁脚威灵仙叶拼音Tiě Jiǎo Wēi Línɡ Xiān Yè出处《南京民间药草》来源为毛莨科植物黄药子的叶。原形态藤本,长2米,茎有条纹。叶对生,通常五出羽状复叶;小

  • 红母鸡草

    《中药大辞典》:红母鸡草药材名称红母鸡草拼音Hónɡ Mǔ Jī Cǎo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为豆科植物大叶山蚂蝗的茎叶。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原形态大叶山蚂蝗,又名:恒河山绿豆。亚灌木状

  • 荃皮

    《全国中草药汇编》:荃皮药材名称荃皮拼音Quán Pí别名小柳拐、山救驾、毛叶探春来源木犀科黄素馨Jasminum giraldii Diels,以根入药。生境分部陕西、甘肃、四川

  • 野苦梨

    药材名称野苦梨拼音Yě Kǔ Lí来源蔷薇科华西栒子Cotoneaster harrowianus Wils.,以根皮入药。生境分部贵州。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消肿解毒。治疗痈肿疮毒。用法用量

  • 麋角

    《中药大辞典》:麋角药材名称麋角拼音Mí Jiǎo出处《别录》来源为鹿科动物麋鹿的骨化老角。炮制孟诜:"可五寸截之,中破,炙令黄香后,末。"性味甘,温。①《别录》:&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