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太白鹿角

太白鹿角

《中药大辞典》:太白鹿角

药材名称太白鹿角

拼音Tài Bái Lù Jiǎo

别名太白针、地蓬草、细石蕊

出处《陕西中草药》

来源石蕊科植物石蕊地衣体。全年可采,除去杂质,晒干。

原形态地衣体鳞片状,生于子器柄基部和上部,表面灰绿色,里面灰白色,稀瓣裂。子器柄粗壮,直立成树枝状,形如鹿角,高5厘米左右,直径约1.5毫米,呈灰白色或青绿色,无粉芽及针芽。顶端生杯状体,其周边延生呈掌状,上生多数子器;子器小,半球形或多数合生成不规则的疣状突起,子囊盘淡黄褐色或深褐色。

生于高山草地、岩石。石坑或树皮上,常成一望无边的广大群落。

性味味苦,性平。

功能主治通淋利尿,消肿解毒,止血生肌。治膀胱炎,小便不利,目疾,鼻衄,吐血,黄水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太白鹿角

药材名称太白鹿角

拼音Tài Bái Lù Jiǎo

别名地蓬草、太白针

出处出自《陕西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石蕊科植物细石蕊的枝状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ladonia gracilis (L.)Willd.

采收和储藏:四季可采,去杂质,洗净,晒干。

原形态初生地衣体鳞叶状,背面黄绿色,腹面白色,无粉芽。果柄(子器柄)由初生地衣体上伸出,圆柱状,较细,中空,高达8cm,粗1-3mm,单一或很少上部分枝,枝顶端呈锥状或有稍倾斜的杯,杯底不穿孔,杯缘常再生新杯,分枝腋间无穿孔;表面呈淡灰绿色、绿褐色,皮层较平滑,有龟裂,近基部处常生有小鳞叶。子囊盘生于杯缘上,具短柄,呈褐色。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岩石表面的落叶层上或灌丛基部的苔藓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黑龙江、吉林、内蒙古、陕西、安徽、浙江、湖北、四川、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地衣林鳞片状,表面灰绿色,里面灰白色,很少瓣裂,无粉芽。子器柄长约5cm,直径约1.5mm,呈树枝状,形如鹿角,先端生有杯状体。杯状体周边延生呈掌状,杯缘生有多数子器。

化学成分地衣体含黑茶渍素(atranorin),松萝酸(us-nic acid)和过氧麦角甾醇(peroxyergosterol).

性味苦;性凉

归经膀胱;肝经

功能主治利水通淋;消肿解毒;止血生肌。主不便淋涌;风热目赤;烂弦风眼;黄水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石韦毛

    药材名称石韦毛拼音Shí Wéi Máo出处《医林纂要》来源为水龙骨科植物石韦及多种同属植物叶上的毛茸。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石韦"条。功能主治《医林纂要

  • 旱金莲

    药材名称旱金莲拼音Hàn Jīn Lián别名金莲花来源旱金莲科旱金莲属植物旱金莲Tropaeolum majus L.,以全草入药。秋冬采,多鲜用。性味辛,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

  • 金花草

    药材名称金花草拼音Jīn Huā Cǎo别名乌韭、雉鸡尾、孔雀尾、大叶金花草、小叶野鸡尾、蜢蚱参、石青苇来源陵齿蕨科乌蕨属植物乌蕨Stenoloma chusanum (L.) Ching [Sphe

  • 土良姜

    《全国中草药汇编》:土良姜药材名称土良姜拼音Tǔ Liánɡ Jiānɡ别名白草果、草果药、野姜、良姜来源为姜科姜花属植物土良姜Hedychium spicatum Buch.-Ham.的根

  • 鸢尾

    《全国中草药汇编》:鸢尾药材名称鸢尾拼音Yuān Wěi别名蓝蝴蝶、蛤蟆七、青蛙七、蜞马七、搜山狗、冷水丹、豆豉叶、扁竹叶、燕子花、中搜山虎、鸭屁股、土知母[四川]来源鸢尾科鸢尾属植物鸢尾Iris t

  • 蛇胆草

    药材名称蛇胆草别名戏班须、式格娃儿藤来源萝藦科蛇胆草Tylophora secamonoides tsiang,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功能主治止咳。主治咳嗽。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风化硝

    药材名称风化硝拼音Fēnɡ Huà Xiāo来源芒硝的一种风化产品。一般以冬季制作为宜,将芒硝放入平底盆中,置于通风处吹晾,待表面产生白霜,将其刮下即得。生境分部全国各地。性味咸、苦,寒。功

  • 地毡草

    《中药大辞典》:地毡草药材名称地毡草拼音Dì Zhān Cǎo别名金雀梅、金雀花(《泉州青草药》),天地花(《泉州本草》),地红花、小毛毡苔(《福建中草药》)。出处《泉州本草》来源为茅膏菜科

  • 海白石

    药材名称海白石拼音Hǎi Bái Shí别名鹅管石来源药材基源:为枇杷珊瑚科动物粗糙盔形珊瑚等多种盔形珊瑚离散的石来质骨骼。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alaxea aspera Quelch采收和储藏:于

  • 升药底

    《全国中草药汇编》:升药底药材名称升药底拼音Shēnɡ Yào Dǐ别名红粉底来源为加工升药时锅底所留的残渣。生境分部河北、北京、江苏、上海、湖北、湖南。功能主治化腐生肌。主治皮肤溃烂,压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