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大青草

大青草

《中药大辞典》:大青草

药材名称大青草

拼音Dà Qīnɡ Cǎo

别名泽兰、化痰清(《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出处《苏州本产药材》

来源爵床科植物水蓑衣全草。夏、秋采收,割取地上部分,晒干。

原形态一年或二年生草本。茎高25~90厘米。茎稍带四棱,秃净或嫩茎被短柔毛。叶对生;矩圆状披针形,榄状或线形,长2~9厘米,宽7~15毫米,纸质,两端均狭,全缘,两面皆被突起的小线条,叶柄长3~10毫米。花无柄,3~6朵或更多,簇生叶腋;苞片卵形或椭圆形,长6~8毫米,小苞片长约为萼之半;萼长约8毫米,裂片5,线状披针形,被粗毛;花冠浅蓝色或带白色,长约12毫米,冠管上部扩大,2唇形,秃净,4裂,上部1裂;先端尖,下部3裂,先端圆形;雄蕊4,成对,2个较长,不伸出;雌蕊1,花柱线形,柱头2裂;子房上位,2室。蒴果长椭圆形,有2纵纹,长10毫米,宽3毫米,褐色,熟时2果瓣裂开。种子多数,扁圆形,长达1毫米,浅茶褐色。花期7~8月。

生境分部生于半阴湿处的溪边、山谷、疏林及草丛中。我国南方各地均有分布。

化学成分含油25%及微迹生物碱、磷酸钙及氯化钾。种子与叶中均含钾盐,但叶中钾盐含量更多,因此利尿作用也更强。

性味《苏州本产药材》:"苦,大寒。"

功能主治①《苏州本产药材):"治口疮,时行热毒,丹毒,黄疸。"

②《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化痰止咳,治吐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

注意《苏州本产药材》:"虚寒、胃弱者忌用。"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大青草

药材名称大青草

拼音Dà Qīnɡ Cǎo

出处本品以杜根藤之名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卷十山草类,云:"杜根藤产湖南宝庆府山坡间,状与九头狮子草极相类,唯独茎多须,须办绿色,开花亦如九头狮子草,而只一瓣色白,无苞。"按其文及附图和产地,与本种相符。

来源药材基源:为爵床科植物杜根藤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lophanoides quadrifolia (Wall.) Ridl. [Justicia quadrifolia Wal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杜根藤直立或披散状草本,高达50cm。叶对生;叶片椭圆形至短圆状披针形,长2-12cm,先端渐尖,基部渐窄成短柄,全缘;侧脉4对。花密集生于叶腋内,有花1至多数;苞片倒卵状匙形,长约7mm;小苞片缺;花萼裂片5,条状披针形,长约7mm,被毛;花冠白色,筒状,外被微毛,长8-12mm,冠檐二唇形,上唇近舟状,下唇3浅裂;雄蕊2,药室2,不等高,其中之一在下,有尾。蒴果棒状,长约8mm。上部具种子4颗,下部实心,种子有小瘤状突起。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路旁草丛或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湖南、云南等地。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时行热毒;丹毒;口舌生疮;黄疸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鲜品捣烂绞汁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灰叶南蛇藤

    药材名称灰叶南蛇藤拼音Huī Yè Nán Shé Ténɡ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灰叶南蛇藤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lastrus glaucophyllus Rehd.et Wils.采收

  • 骆驼蓬子

    《中药大辞典》:骆驼蓬子药材名称骆驼蓬子拼音Luò Tuo Pénɡ Zǐ出处《新疆中草药》来源为蒺藜科植物骆驼蓬的种子。成熟时采收。化学成分种子含生物碱3.92%,6.4~7.0

  • 冷水丹

    《全国中草药汇编》:冷水丹药材名称冷水丹拼音Lénɡ Shuǐ Dān别名高足细辛来源马兜铃科马蹄香属植物马蹄香Saruma henryi Oliv.,以根状茎及根入药。夏秋挖根,洗净晒干或

  • 朴消

    《中药大辞典》:朴消药材名称朴消拼音Pǔ Xiāo别名朴硝石(《吴普本草》),消石朴(《别录》),海末(《石药尔雅》),朴硝(《局方》),盐消、皮消、水消(《纲目》),海皮硝、毛硝(《药材学》)。来源

  • 青蛙

    《中药大辞典》:青蛙药材名称青蛙拼音Qīnɡ Wā别名蛙鱼(《汉书》),蛙、长股(《别录》),田鸡、青鸡,坐鱼、蛤鱼(《纲目》)。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蛙科动物黑斑蛙或金线蛙等的全体。原形态①黑斑蛙

  • 粉苞苣

    《全国中草药汇编》:粉苞苣药材名称粉苞苣拼音Fěn Bāo Jù别名杂赤咸巴[西藏]来源菊科苦荬菜属植物细叶苦荬菜Ixeris gracilis Stebb.[Lactuca gracili

  • 水菖蒲

    药材名称水菖蒲拼音Shuǐ Chānɡ Pú别名泥昌、水昌、水宿、茎蒲、白昌、溪荪、兰荪、昌蒲、昌阳泥菖蒲、蒲剑、水八角草、家菖蒲、臭蒲、大叶菖蒲、土菖蒲出处水菖蒲始载于《别录》。1.《本草经集注》云

  • 石青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青菜药材名称石青菜拼音Shí Qīnɡ Cài别名厚脸皮、石头菜、华被萼苣苔来源苦苣苔科被萼苣苔属植物宽萼苣苔Chlamydoboea sinensis (O

  • 竹鼠油

    药材名称竹鼠油拼音Zhú Shǔ Yóu来源啮齿目竹鼠科中华竹鼠Rhizomys sinensis Gray,以脂肪入药。生境分部福建、广东、四川、云南、陕西。功能主治解毒排脓,生

  • 赤小豆花

    《中药大辞典》:赤小豆花药材名称赤小豆花拼音Chì Xiǎo Dòu Huā别名腐婢(《本经》)。出处《药性论》来源为豆科植物赤小豆或赤豆的花。夏季采取。性味①《本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