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亚泵礴

亚泵礴

药材名称亚泵礴

拼音Yà Bènɡ Bó

别名咀签、下果藤

来源药材基源:为鼠李科植物越南咀签的茎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ouania leptostachya DC.var.tonkinensis Pitard.

采收和储藏:夏末采收,鲜用或切段晒干。

原形态越南咀签 藤本灌木,高达10m。茎圆柱形,有纵条纹。小枝顶端常卷曲,小枝及花序轴无毛。单时互生;托叶大,2枚,叶状,具齿,抱茎,边缘有尖锯齿;叶片革质卵圆形或卵状长圆形,长4-10cm,宽2.5-6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圆或略心形,边缘波状或有浅齿,上面绿色,无毛,背淡绿色,沿脉有疏毛,侧脉5-6对,其间细脉平行。总状花序腋生或顶生,花小,杂性;苞片较大;花萼5裂;花瓣5;花盘5裂,超出子房以上,使萼筒与子房上部全部愈合。蒴果圆形,径约1cm,先端冠以宿存的花萼,有3翅。花期春季,果期夏季。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野林缘及空旷处或疏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云南。

栽培生物学特性 喜热带南亚热带气候,喜光,一般土壤都能种植。

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或插条繁殖。于3月育苗,5-6月雨季初期定植,栽于竹篱笆边或利用棚架供攀援。

性味酸;涩;凉

功能主治凉血解毒;舒筋活络。主肢体麻木;烧烫伤;疮疡;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捣烂以冷开水浸泡,取液搽。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荚囊蕨

    药材名称荚囊蕨拼音Jiá Nánɡ Jué英文名Ivorywhite Sreuthiopteris别名篦子草、天鹅抱蛋、锯草、梳子草、铁蕨萁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乌毛蕨科植物

  • 山扁豆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扁豆药材名称山扁豆拼音Shān Biǎn Dòu别名假牛甘、细杠木、水皂角、黄瓜香、鸡毛箭来源为豆科决明属植物含羞草决明Cassia mimosoides L.,以全草入药。夏、

  • 钟乳石

    《中国药典》:钟乳石药材名称钟乳石拼音Zhōnɡ Rǔ Shí英文名STALACTITUM别名石钟乳、滴乳石来源本品为碳酸盐类矿物方解石族方解石,主含碳酸钙(CaCO3 )。采收后,除去杂石

  • 牡丹三七

    药材名称牡丹三七拼音Mǔ Dān Sān Qī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荨麻科植物华艾麻草的根。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块根纺锤状。茎稍倾斜,高40~70厘米。叶互生,具长柄;叶片卵形至长卵形,长8~1

  • 鸡公柴果

    药材名称鸡公柴果拼音Jī Gōnɡ Chái Guǒ别名饭汤子果实来源药材基源:为忍冬科植物茶荚蒾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burnum setigerum Hance.采收和储藏:秋季果实成熟

  • 莱菔子

    《中国药典》:莱菔子药材名称莱菔子英文名SEMEN RAPHANI别名萝卜子来源本品为十字花科植物萝卜Raphanus sativus L.的干燥成熟种子。夏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搓出种子,除去

  • 大金钱草

    药材名称大金钱草拼音Dà Jīn Qián Cǎo别名神仙对坐草(《百草镜》),地娱蚣(王安卿《采药志》),蜈蚣草(《纲目拾遗》),过路黄(《植物名实图考》),铜钱草(《草木便方》

  • 石南实

    《中药大辞典》:石南实药材名称石南实拼音Shí Nán Shí别名鬼目(《本经》)。出处《本经》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石楠的果实。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石南叶"

  • 罗望子叶黄檀

    药材名称罗望子叶黄檀别名黄檀、谢汗省[壮语]来源豆科罗望子叶黄檀Dalbergia tamarindifolia Roxb.,以根、树皮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涩,平。功能主治消炎,解毒,截疟。用法用

  • 菩提香

    药材名称菩提香别名西藏水杨梅来源蔷薇科菩提香Geum urbanum 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西藏。性味辛、甘,平。功能主治滋阴补肾,平肝明目,消肿止痛。治感冒,头晕头痛,高血压,贫血,慢性肠胃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