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黄帝内经素问集注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

  •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

    简介序卷一卷二卷三卷四卷五卷六卷七卷八卷九跋

  •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

    9卷。清·张志聪集注。本书与《黄帝内经灵枢集注》都是张志聪和他的学生们集体撰写的。对于《内经》一书的原文作了较详细的注释。是近代流行较广的一种《内经》全注本。解放后有排印本。

猜你喜欢

  • 走马牙疳

    病证名。见《外科启玄》。简称走马疳。指患牙疳而发病迅速,势如走马者。多因胎毒、大病后、时行疫疠或疹痘余毒未清,复感外邪,积毒上攻齿龈所致。《景岳全书·杂证谟》:“走马牙疳,牙床腐烂,齿牙脱落,谓之走马

  • 二十三号中孚方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红花汤,见该条。

  • 热淫

    淫,过甚。热气过甚,成为致病邪气。《素问·至真要大论》:“热淫所胜,平以咸寒,佐以苦甘,以酸收之。”

  • 胁下痛

    证名。指季肋部疼痛。《灵枢·本藏》:“肝偏倾则胁下痛也。”《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留饮者,胁下痛引缺盆。”参见两胁痛、两胁下痛、留饮各条。

  • 夜啼四证

    指小儿夜啼四种不同的症候。①指寒、热、重舌口疮、客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②指惊啼、热烦啼、腹痛啼、神不安啼(《片玉心书》)。③指热夜啼、寒疝夜啼、触邪夜啼、心烦夜啼(明·秦景明《幼科金针》)。④

  • 小儿痃气

    病证名,脐胁两旁弦起疼痛名痃气。由饮食不调,生冷过度,与血气相搏,结聚所成。治宜理气消瘀之剂。

  • 肉皂荚

    见《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即肥皂荚,详该条。

  • 足髎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阳交,见该条。

  • 疫毒痢

    病名。指痢疾之传染性强而病情危重者。见宋《史载之指南方》。亦称“疫痢”、“时疫痢”。《肘后备急方·治伤寒时气温病方》已有“天行毒病,挟热腹痛,下痢,升麻、甘草、黄连、当归、芍药、桂心、黄柏各半两,以水

  • 齐德之

    【生卒】:十四世纪【介绍】:元代外科医生。曾任医学博士、御药院外科太医。学术思想强调从整体观出发来认识疮疡病因,认为是阴阳不和,气血凝滞所致。在诊断与治疗上重视全身症状,结合脉证,作为辨证论治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