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病名。指气血痹闭而致的一类疾病。由于阳气虚少,阴寒内盛,以致气滞血涩,而闭阻不通。可见身冷或身痛等症。《素问·逆调论》:“是人多痹气也,阳气少,阴气多,故身寒如从水中出。”《灵枢·官针》:“病痹气痛
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1977年版。为菊苣之维吾尔族名,详该条。
见佛教经《四分律》。指月经,详该条。
见《珍珠囊》。即灯心草,详该条。
《素问》篇名。张志聪注:“此篇论五运主岁,有平气、有太过、有不及,各主果、谷、虫、畜、草木、生物数、声、色、味、生长收藏,皆五行政令之常,故曰五常政大论。”文中还提出了热药凉服、凉药热服、上病下取、下
见《中国经济植物志》。为罗布麻之别名,详该条。
气功功法。以达到能够控制自身机能稳定在适中程度,从而有益于克服自身疾病的一种气功锻炼。为张明武所倡。具有平衡阴阳,疏通气血等强身延年作用。其功法包括:调息补气功、跷步运化功、按头安神功、摩肾益精功以及
见《婴童百问》。即心疳。见该条。
见曾鼎《妇科指归》。指孕妇临近分娩时转胎引起的腹痛。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六。即腰椎伤折,详见腰骨损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