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药材>麋茸

麋茸

《中药大辞典》:麋茸

药材名称麋茸

拼音Mí Rónɡ

出处《唐本草》

来源为鹿科动物麋鹿未骨化而带有茸毛的幼角

原形态麋鹿,又名:麋(《庄子》),四不象(《黑龙江外记》)。

体长约2米,肩高1米余,雄者体重约200公斤,雌者100公斤。雄者尾长达75厘米,雌者约60厘米。头似马、身似驴、蹄似牛、角似鹿,故称"四不象"。雄者具角,雌者无角;角无眉叉,主干离头部一段距离后,分前后2枝,前枝再分歧成2叉,后枝长而直,不再分叉。尾生有长束毛,尾端超过后肢踝关节。四肢粗大,主蹄宽大能分开,侧蹄显着。冬毛较长,毛色灰棕。鼻孔上方有-白色斜纹,下颊与耳壳内面均呈白色,额及顶部沙黄色,颊褐色,颈下长毛黑褐色,颈背有一黑褐的纵纹延伸到前背部,体侧下部灰白色,四肢内侧及腹部黄白色;夏毛较短而稀,红棕色杂有灰色,幼兽红褐色,杂有黄色,体有白色斑点。每年两次换角,夏角在6~7月成长,11~12月脱落,此后生出1对冬角,翌年3月后脱落。

生境分部麋鹿为我国特产,动物园有饲养。食物主要为草及水生植物。

性味甘,温。

①《本草蒙筌》:"性热。"

②《纲目》:"甘,温,无毒。"

归经①《要药分剂》:"入肾经。"

②《本草撮要》:"入足太阴、少阴经。"

功能主治壮阳,补精,强筋,益血。治虚劳羸瘦,腰膝酸软,筋骨疼痛,男子阳痿,女子不孕。

①《唐本草》:"服之功力胜鹿茸。"

②《本草蒙筌》:"骨软可健,茎痿能扶。"

③《纲目》:"治阴虚劳损,一切血病,筋骨腰膝酸痛,滋阴益肾。"

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或浸酒。

复方①治肾经虚,腰不能转侧:麋茸一两(酥炙黄,燎去毛),茴香半两(炒香),兔丝子(酒浸曝干,用纸条子同碾取末)一两。上为末,以羊肾一对,清酒煮烂去膜,研如泥,和丸如梧子大,阴干,如肾膏少,入酒糊佐之。每服三、五十丸,温酒、盐汤下。(《本事方》麋茸丸)

②治老人骨髓虚竭,补益:麋茸五两(去毛,涂酥炙微黄,为末)。以清酒二升,于银锅中慢火熬成胶,盛瓷器中。每服半匙,温水调下,空心食前服。(《经验方》麋茸煎)

③补养气血,令人有子:熟干地黄(洗,焙)、当归(洗,焙)、麋茸(酥炙,为末)各等分。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米饮或温酒下,空心食前服。(《杨氏家藏方》麋茸万病丸)

各家论述①《医学入门》:"先辈云:鹿茸补阳,麋茸补阴,一云鹿胜麋,一云麋胜鹿。要知麋性与鹿性一同,尽皆甘温补阳之物。"

②《本草求真》:"麋、鹿虽分有二,然总不外填补精髓,坚强筋骨,长养气血而为补肝滋肾之要药也。"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麋茸

药材名称麋茸

拼音Mí Rónɡ

英文名Pilose David's deerhorn, Pilose Antler of David's deer

别名麋、麈、四不象

出处出自《唐本草》。

1.《别录》:麋,生南山山谷及淮海边。

2.陶弘景:麋,今海陵间最多,干百为群,多轮少牡。

3.《纲目》:麋,鹿届也,牡者有角。糜似鹿而色青黑,大如小牛。

来源药材基源:为鹿科动物麋鹿雄性未骨化的带有茸毛的幼角。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aphurus davidianus Milne- Edwards

采收和储藏:每年1-2月和5-6月2次采收,锯取未骨化的幼角,洗净,晾干。

原形态麋鹿,属于麋与驯鹿之间,大小和欧洲的赤鹿相近,体长约2m,高约1m余。雄者重约200kg,雌者约100kg。尾长约70cm。头似马而非马,角似鹿而非鹿,身似驴而非驴,蹄似牛而非牛,故曰“四不象”。雄者具角,雌者无。角的主枝叉分为前后2枝,前概再分岐成二叉,后枝长而直,不再分叉。四肢粗大,主蹄宽大能分开,侧蹄显着。毛色淡褐,背部稍浓,腹部较浅,鼻孔上方有一白色斜纹。冬季毛长而蓬,显棕赤色,幼兽有白色斑点,生后3月始消失。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食物主要为草及水生植物。

资源分布:本种属我国特产种,清代已饲养于北京南苑,无野生,后被运至英国,我国绝迹。80年代末期由英国政府归还于我国,现饲养于北京和江苏两地,为国家一给保持动物。以草和水生植物为食。每年两次换角,夏角6-7月生长,11-12月脱落,此后生出1对冬角,翌年3月后落角。

性状性状鉴别,幼角为二叉分岐,后枝长而直。表面具茸毛。锯口外围无骨质,中间有细孔。

性味味甘;性温

归经肾经

功能主治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壮腰膝。主虚劳赢瘦;精血不足;阳痿;不孕;腰膝酸软;筋骨疼痛

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或浸酒,熬膏,3-6g。

复方①治肾经虚,腰不能转侧:麋茸一两(酥炙黄,燎去毛),菌香半两(炒香),兔丝干(酒浸曝干,用纸条子同碾取末)一两。上为末,以羊肾一对,清酒煮烂去膜,研如泥,和丸如梧子大,阴干,如肾膏少,入酒糊佐之。每服三、五十九,温酒、盐汤下。(《本事方》麋茸丸)②治老人骨髓虚竭,补益:康茸五两(去毛,涂酥炙微黄,为末)。以清酒二升,于银锅中慢火熬成胶,盛瓷器中。每服半匙,温水调下,空心食前服。(《经验方》糜茸煎)③补养气血,令人有子:熟干地黄(洗,焙)、当归(铣,焙)、麋茸(酥炙,为末)各等分。 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米饮或温酒下,空心食前服。(《杨氏家藏方》茸万病丸)

各家论述1.《医学入门》:先辈云:鹿茸补阳,麋茸补阴,一云鹿胜麋,一云麋胜鹿。要知麋性与鹿性一同,尽皆甘温补阳之物。

2.《本草求真》:麋、鹿虽分有二,然总不外填补精髓,坚强筋骨,长养气血而为补肝滋肾之要药也。

3.《唐本草》:服之功力胜鹿茸

4.《本草蒙签》:骨软可健,茎屡能扶。

5.《纲目》:治阴虚劳损,一切血病,筋骨腰膝酸痛,滋阴益肾。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树舌

    药材名称树舌拼音Shù Shé英文名Artist's Conk别名赤色老母菌、扁芝、梨菌、枫树芝、老母菌、扁蕈、白斑腐菌、木灵芝、树耳朵、老牛肝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真菌》。来源药材基源:为多

  • 卵叶鳞始蕨

    药材名称卵叶鳞始蕨拼音Luǎn Yè Lín Shǐ Jué英文名Ovate-leaf Lindsaea别名金花草出处始载于《蕨类名词及名称》来源药材基源:为鳞始蕨科植物卵叶鳞始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

  • 牛王肺筋草

    药材名称牛王肺筋草拼音Niú Wánɡ Fèi Jīn Cǎo别名豨莶草、山甘草、大黑理肺散、土玄参、豨仙草、白升麻、灯笼大秦艽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南方糙苏带根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l

  • 脾寒草

    《中药大辞典》:脾寒草药材名称脾寒草拼音Pí Hán Cǎo出处《中国药植图鉴》来源为玄参科植物直立婆婆纳的全草。春、夏间采收。原形态一年或二年生草本,全体具细软毛。茎直立,或下部

  • 小蓝花地丁

    药材名称小蓝花地丁拼音Xiǎo Lán Huā Dì Dīnɡ别名紫花地丁、蓝花地丁、大冠远志、小丁香来源远志科远志属植物小远志Polygala sibirica L. var.

  • 千层塔

    《全国中草药汇编》:千层塔药材名称千层塔拼音Qiān Cénɡ Tǎ别名蛇足草、狗牙齿、直立石松、矮松、山芝、虱子草[贵州]、金不换[福建]来源为石松科石松属植物蛇足石松Lycopodium

  • 凉伞盖珍珠

    药材名称凉伞盖珍珠拼音Liánɡ Sǎn Gài Zhēn Zhū来源药材基源:为紫金牛科植物大罗伞树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disia hanceana Mez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洗净,

  • 五色草

    药材名称五色草别名马羊草、笋竹、虉草来源禾本科五色草Phalaris arundinacea 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华北、华中、浙江。功能主治主治妇女红白带,月经不调。用法用量3~5钱。摘录

  • 楤叶悬钩子

    药材名称楤叶悬钩子拼音Sǒnɡ Yè Xuán Gōu Zi英文名Raspberry出处始载于《台湾药用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楤叶悬钩子的叶或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ubus parv

  • 蔗鸡

    《中药大辞典》:蔗鸡药材名称蔗鸡拼音Zhè Jī出处《中国新医药》9:11,1954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甘蔗节上所茁生之嫩芽。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甘蔗"条。功能主治主消渴。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