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风秘

风秘

病证名。由风搏肺脏,传于大肠津液干燥所致。其症大便燥结,排便艰难,多见于老年体弱及素患风病者。《圣济总录·大小便门》:“风气壅滞,肠胃干涩,是谓风秘。”《证治要诀·大便秘》:“风秘之病,由风搏肺脏,传于大肠,故传化难;或其人素有风病者,亦多有秘。宜小续命汤附子倍芍药,入竹沥两蚬壳许,实者,吞脾约麻仁丸;虚者,吞养正丹。”《奇效良方·秘结门》:“风秘为病,风痰秘于大肠,结而不通也。”又:“皂角丸治老人、虚人风秘。乃大肠经有风,大便秘结宜服之。”《张氏医通·大小府门》:“风秘者,风入大肠,传化失职。羌、防、苏子枳壳、麻仁、杏仁皂角灰,煎服润肠丸。”《杂病源流犀烛·大便秘结源流》:“专由风秘,宜小皂角丸;如由虚而兼风秘,宜二仁丸。”《医灯续焰·大便燥结证》:“风燥五仁丸、《得效》皂荚丸搜风顺气丸之类。”又:“《得效》五仁丸治津液枯竭,大肠秘涩,传导艰难。《得效》皂角丸,专治有风人藏府闭塞。”本证多见于张力减退性结肠性便秘。参见大便秘结、五秘条。

猜你喜欢

  • 直接灸

    艾炷灸之一种。又称明灸、着肤灸。是把艾炷直接放在穴位皮肤上施灸的方法。施灸的方法,根据灸量的大小及机体反应的不同,可分为化脓灸和非化脓灸二种。详各该条。

  • 吸筒疗法

    即拔罐法,亦称吸筒法。详拔罐法条。

  • 脚目草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落地生根之别名,详该条。

  • 紫印脸

    病名。见《医林改错》卷上:“紫印脸,脸如打伤血印,色紫成片,或满脸皆紫,皆血瘀所致。”治疗:内服通窍活血汤。相当于色素沉着症。

  • 子鸣

    见《陈素庵妇科补解》。即子啼。详该条。

  • 小儿大衄

    指小儿眼、鼻、耳、口七窍出血。《普济方》卷三百八十九:“血虚受热,散漫失度,出于七窍者,为大衄。”《疡医大全》:“耳目口鼻窍中一齐出血,药不及煎,死在旦夕俄顷,用冷水当面喷几口,急分开头发,用粗纸数层

  • 神仙既济丹

    《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八方。黄柏(酒炒)四两,山药(酒蒸)、牛膝(酒洗)各三两,人参、姜杜仲、巴戟天、五味子、枸杞子(酒洗)、茯苓、茴香(盐炒)、酒肉苁蓉、酒山茱萸、远志(甘草水煮)、菖蒲、熟地黄

  • 穆世锡

    【介绍】:明代医家。履贯及生平事迹不详。撰有《食物辑要》、《痧疹辨疑》等书。

  • 饮气嗽

    病证名。指咳嗽由水气凌肺引起者。《外台秘要》卷九:“饮气嗽者,由所饮之物,停澄在胸,水气上冲,冲入于肺,肺得此气,便成嗽。久而不除,渐成水气。”又:“饮气嗽经久不已,渐成水病。其状亦不限四时,昼夜嗽不

  • 喉疳疮

    病名。《咽喉经验秘传》:“肺脾受热毒,口舌生疮,或肺胃受热,又或受酷热炎暑炉火之毒,俱生此症。”症见咽喉口舌生疮,色黄,或白或紫红,肿痛甚,有碍饮食与吞咽。治宜降火解毒。用野菊花、蒲公英、山栀、甘草、